運價飆漲、塞港的夢魘,正在折磨全球企業。
反映全球貨櫃航運運價的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已連漲十三週,今年迄今大漲將近一倍,已是二○二二年一月疫情最高峰時的七成。
全球前三大航運公司——地中海、馬士基及達飛海運,皆在七月一日調漲亞洲到歐美的運費。
台灣的陽明海運提前宣布,八月起調漲亞洲到美洲的運費。長榮、萬海正密切觀察,若陽明漲價成功,也不排除跟進。
九百萬個貨櫃壅堵,逼近疫情高峰
近八成企業憂:回不去疫前超低運價
場景來到全球第二大港——亞、歐之間最重要轉運港新加坡港,港口外停滿了無法進港的船舶。根據海運諮詢機構Clarksons的報告,全球貨櫃港口目前約壅堵九百萬標準箱,接近COVID-19大流行期間的峰值。
連結亞、歐的門戶蘇伊士運河,因戰爭而封閉;世界另一端的巴拿馬運河,今年也因乾旱,使通過的船隻銳減。
企業界擔心,這波運價上漲究竟是短期因素,還是長期趨勢?
為了找尋答案,商周針對五十四家企業做了一份問卷調查,包含營收數百億元的上市企業,以及經濟部定義的中小企業,結果顯示,雖然七成的受調者認為,運價不會漲至疫情時的高峰,但有高達近八成認為,運價也不會回到疫情前的那個超低價位。
這反映了,超低運價的時代,恐一去不復返。
關鍵因素除了全球兩大運河同時阻塞,還包括中國與西方的貿易戰升溫,甚至,川普(Donald Trump)若重返白宮,也會牽動運價漲勢。
運力大降!蘇伊士、巴拿馬運河受阻
新加坡港九成船隻,難如期到港
首先,從台灣向西走,做為連接亞洲和歐洲的門戶——蘇伊士運河,正籠罩在戰火之中。
中東烽火升起後,全球前五大貨櫃航商馬士基(Maersk)和赫伯羅德(Hapag-Lloyd)的貨輪,先後遭到攻擊,前往歐洲和地中海的船舶紛紛駛離紅海。
遠離紅海的船舶,被迫改繞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但捨近求遠的結果,就是船舶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將貨物從亞洲送抵歐洲。
據美國國防情報局(DIA)估算,船舶若繞道好望角前往歐洲,將徒增一至兩週的運輸時間。因航行時間變久,讓全球貨櫃航運運力減少約一至兩成、甚至更多。當運力大幅減少,運價自然攀升。
副作用還不止於此,因航行時間變久,船隻為趕時間,跳過原本要停靠的港口,造成碼頭邊堆積如山的貨櫃等不到船可以載運,這又引發連鎖效應,需要進港的船隻沒辦法卸貨,船和貨全部擠在一起,於是,令企業聞之色變的塞港,就此死灰復燃。
目前多個主要港口出現塞港現象,其中最嚴重的就是新加坡港。據新加坡港務局統計,約有九成的船舶無法如期到港。
需求狂升!中國電動車搶八月前出口
排擠艙位,台灣工具機有貨出不去
在世界另一頭,從台灣向東走,連結太平洋及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今年上半年因乾旱而水位驟降,每日通過運河船隻一度降至不到二十艘。
當通行的船隻數量受限,會迫使更多船舶繞道智利,這又壓縮全球整體運力。
運力減少同時,短期需求卻急劇增加。
上櫃貨物代理公司捷迅董事長特助楊永華表示,美國預計八月起,對中國電動車課徵一○○%關稅,加上歐洲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臨時性關稅,導致各大中國電動車品牌,趕在關稅生效前將車輛大量運往歐美。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陳忠平表示,中國電動車大舉搶櫃、搶艙,排擠到非常多的運量,很多從中國出發、中途停靠台灣的船舶,因已載滿電動車,就跳過台灣直奔歐美,「我們業者的貨就出不去了!」
更大隱憂是,前美國總統川普聲勢高漲,一旦重返白宮,恐兌現之前的承諾——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六○%關稅,甚至對全世界多數進口商品加徵一○%關稅。若真下此重手,勢必引發更全面的提前拉貨潮。
運價是否會急轉直下?
關鍵在中東戰事何時終止
那麼運價急漲會是曇花一現,還是長期趨勢?關鍵就在於中東戰事,能否走向和平。
戰事蔓延到何時,尚不得知,不過,即使反轉,也可能是緩降,而不是雪崩式的下跌,癥結點還是紅海危機。
陽明海運總經理杜書勤指出,只要船舶持續遠離紅海、繞行好望角,全球就有一成多的運力被消耗掉,就算大量新船下水,供需也很難短期內恢復平衡。
還有新變數!
歐美碼頭工人恐罷工,運價長期走勢難料
更要留意的是,歐美碼頭工人正在醞釀罷工,如果和資方談判破裂,多個重要港口將陷入停擺,其中包含全美三十六個港口,這恐怕使第四季原本該走跌的運價,又獲得強力支撐。
換言之,當前運價走勢受到多股力量的拉扯,包括戰爭、氣候變遷、新船下水、美國大選及罷工等,讓漲跌變得難以捉摸。企業應審時度勢,並靈活應變,例如勇於嘗試新的運輸路徑、出貨節奏,才能控制成本及交期穩定,確保貨暢其流。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商業周刊》網站。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留言 2
Kevin 🇹🇼
台灣經濟奇蹟,是蔣中正總統開啟的!
國民政府遷台初期,「美援」確實產生了功效。 但美援並非獨厚中華民國,當時全世界有一百多個國家接受美援。
這一百多個國家當中,發展最快速的國家有三個,分別是中華民國、以色列、希臘。因此,美援在民國54年七月正式終止,因為美國發現,中華民國已經具備自主發展經濟的能力。
美援終止後,隔年,民國55年,蔣中正總統推動加工出口區,大力輔導中小企業,帶動第一波經濟快速成長,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
從民國40年美援開始,到民國54年美援終止,我國經濟年成長率平均 9.1%。從民國55年加工出口區成立,一直到民國77年蔣經國去世,平均經濟成長率9.8%。
這代表,美援不是萬能,本國政府才是關鍵。如果當時讓民進黨執政,還會有經濟奇蹟嗎?
07月16日01:20
Alegría
塊桃!
07月11日08:5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