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常覺得自己是失格的媽媽?心理師許妮婷:妳要愛自己,才有能量給孩子最適當的愛

未來Family

發布於 05月13日01:30 • 黃啟菱(未來Family記者)

做媽媽,無比幸福,卻也艱難,心頭總有千斤重擔,似乎就是得扛。

多數人,扛著了,卻仍懷疑自己做得不好,或得面臨他人的指手畫腳,挫敗、自責、愧疚、被罪惡感啃食…「這太尋常了,當妳想吶喊,當妳陷入『我很差勁』的暗黑漩渦時,先記得,其實大家都會這樣,就連心理師也會。」許妮婷說。

就連心理師也會,在某些時候,懷疑自己是失格的媽媽,即便已用盡全力。

許妮婷,是心理師,是親職作家,是兩個女兒的媽媽。結合理論與實務,關於教養,她幾乎無所不能談,但無論聊什麼主題,到頭來,她總不忘提醒大家,媽媽啊,要愛自己。

「平常就得認識自己、讀懂自己,當挫敗時、自責時,更要照顧自己、疼惜自己。妳穩住,親子關係才會穩;妳愛自己,才有能量給孩子最適當的愛。」

來自澎湖小漁村,父母是漁夫,家中有八個孩子

來自小漁村的許妮婷,從小就對愛與關係,很有感。

她出生在澎湖西嶼最南端的外垵村,那兒與世隔絕,除了海、還是海,彷若桃花源,村子內幾乎家家戶戶都捕魚為生,她家也是。

宿命的,不只職業,還有觀念。許妮婷的父母,生了八個孩子,前七個是女孩,第八個是男孩;許妮婷排行第六,排行第五跟第七的,都在出生後便送養了,至於弟弟則小她四歲。

這情況,對她影響甚深,「我曾是最受寵的孩子,但弟弟出生後,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突然間,我曾擁有的愛與關注,就被剝奪掉了,我從可愛的小女兒,變成不重要的么女。」

弟弟出生後便失寵,自律向上只盼被父母看見

爸媽捕魚、賣魚,本就忙碌,迎來了期盼多年的兒子後,更是無暇顧及女兒。許妮婷回想,自己還小時,常是姊姊們照顧她,稍微長大了、能自理後,則多半是自己玩,也是在那時,她愛上了閱讀,國小時就看席慕蓉、徐四金,有著早熟的靈魂。

12歲時,她如所有澎湖孩子般,到馬公讀國中,從此離家。

懂事的許妮婷,明白父母的辛苦,也理解重男輕女非其所願,而是難以擺脫的枷鎖,畢竟,媽媽國小肄業,爸爸也僅有國小畢業;不過,孩子總想被父母看見,她自律又好勝,參加田徑隊,成績也優異,後來還成了家中學歷最高的孩子。

深知辛苦,對成家沒憧憬,卻23歲意外當媽

因為熱愛文字,許妮婷曾想過讀中文或新聞系,後來因緣際會迷上社會學,又在大四時發現自己的命定領域或許是心理學,便考上了東華大學的諮商所,正當她全力奔往未來時,發現自己懷孕了。

當時她碩一,23歲,說沒有掙扎,是騙人的,但糾結過後,仍決定走向不一樣的人生,「老實說,我沒想過自己會結婚生子,我喜歡小孩,覺得他們很天真、可愛、純粹,但從小看到我媽那麼辛苦,我還真沒想過要當媽媽…」

許妮婷自認,自己一方面很文青,另一方面又是務實的魔羯座,很清楚眼下該面對的是什麼,孩子是上天給的禮物,也是任務,既然要生,就得好好帶。

生大女兒時休學,生小女兒後又全職育兒兩年

她結婚、休學、生下大女兒,在大女兒八個月大時復學,取得碩士學位跟心理師執照後,又生下小女兒;由於小女兒高敏感被保母拒收,她還當了兩年的全職媽媽,無後援育兒,瀕臨憂鬱。

也是在那時,她開始在網路上寫作,原是作為出口抒發心情,卻因為文字細膩深刻,引發許多粉絲共感。

如今大女兒12歲、小女兒7歲,許妮婷逐漸有餘裕些,近日,她出版《親子膠水》一書,分享自身的母職體悟,書中指出,親子間的依附關係如同膠水,愛的黏附應該適時適量,避免氾濫成災或匱乏失能。

要做「剛剛好的父母」,得先照顧好自己

要有「剛剛好的愛」與「剛剛好的教養」,得先有「剛剛好的父母」,「我一直強調,愛孩子的同時,也別忘了愛自己,你照顧自己、滋養自己,才能好好的、才能剛剛好。」

照顧自己,有很多層面,包含與各種負面情緒共處。

育兒路上,外界的雜音從沒少過,彷彿誰都能來教你怎麼做父母。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許妮婷每年都會帶小孩出國,常有人對她說,小孩還小,也沒印象,幹嘛浪費錢、又把自己弄得那麼累?

「但對我來說,跟小孩一起出國玩,很開心啊,對我的情緒有幫助,就是對孩子好;當別人用他的主觀想法來告訴我、應該怎麼做時,我不見得要收,這一點是很需要練習的。」

教養路迢迢,媽媽難免失落、挫敗、自我懷疑

又例如,孩子鬧情緒時、行為失控時,旁人難免會指手畫腳,讓人更感挫敗,許妮婷強調,此時得先放下失落與自責,避免自己陷入「差勁父母」的暗黑漩渦中。

比他人的意見或評價更難處理的,是自己心中的聲音,尤其是媽媽們,總會有些時刻,覺得自己不夠好、害怕自己做錯了。

「我也曾想過,自己是不是個失格的媽媽?」許妮婷回想,在小女兒出生後,有大約兩年的時間,她把心力都花在帶小女兒,那時,大女兒剛上小一,面對新環境,有探索也有困擾,心情緊張又興奮,每天放學後,大女兒總嘰哩呱啦的急著分享。

正視心中的負面情緒,別被自責與愧疚吞噬

許妮婷坦言,那時,她壓力極大、狀態很差,聽到大女兒的熱切分享,只覺得煩、想關上耳朵,根本無力回應,僅能簡略搭話說「嗯嗯」、「好啦」,並在內心吶喊尖叫。

日子久了,大女兒也開始缺乏安全感。有一次,當全家在英國旅遊時,大女兒突然情緒爆發,跟爸爸起了巨大爭執,許妮婷一邊安撫與對話,一邊才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忽略,讓大女兒只能用很激烈、很反差的方法來討愛。

「現在想起這段過往,我還是會掉淚。」許妮婷說,她的混亂與不穩,造成了傷害,當然得盡力處理,讓親子關係重回穩定;而另一個重點,是正視內心的罪惡感,別讓自責與愧疚再消耗自己。

如何面對罪惡感?覺察、拆解、感受、適時處理

當罪惡感出現時,別慌,許妮婷建議,可試著覺察、拆解與感受,看看罪惡感背後是什麼。

比方說,她在大女兒兩個月大時,開始請保母幫忙照顧,當時她心中罪惡感也很深,但別人碰到類似的事時,可能不會如此罪惡,「那就是我有什麼議題或情緒還沒處理,例如可能我小時候很渴望父母的關注與陪伴。」

讀懂自己的心,明白癥結所在之後,接著得好好面對、適時處理。

許妮婷舉例,在大女兒初經來時,她很驚慌,交代大女兒一堆事之後,還是很怕自己教得不夠、是個失職的媽媽。後來,她發現,這可能是因為自己當年面臨初經,連衛生棉都不會用,出了糗,所以很介意,她便跟大女兒聊了往事,透過對話自我療癒。

要記得的是,也並非正視、面對後,罪惡感就會消散,它還是可能在某時某刻,突然冒出,但許妮婷強調,只要願意接納自己、與之共處,罪惡感的強度必會慢慢變低,從主題變成背景,不會一直騷動。

愛自己,照顧自己,然後,相信自己會是孩子生命中最美麗神聖的安全女神,誠如心理學家佛洛姆所言:「母親是我們由之而來的家鄉,是大自然,是土壤,是海洋。」

照片提供:許妮婷

>>免費訂閱《未來Family週刊》全方位教育教養媒體,教好孩子不求人!
>>加入《未來Family》好友!看更多內容!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2

  • black
    這個媽看起來年紀比我小,我記得我國小高年紀學校就有教怎麼使用這些衛生用品了,所以這個媽不會用是怎麼了
    05月13日15:51
  • black
    都讀到大學了,不想當媽不會避孕嗎?
    05月13日15:4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