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回覆聊天訊息,一回神半天就沒了!一個思維,讓你擺脫「立刻回覆」的壓力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02月20日23:00 • 大嶋祥譽

妨礙我們專注的,不只有電子郵件。「聊天訊息」反而比電子郵件更棘手。

無論是私生活或工作中,溝通的主流已逐漸從電子郵件,轉移至社群軟體。私生活中,逐漸理所當然地使用 LINE 等聊天 App,而在公司則是使用 Slack(雲端即時通訊軟體)和 Chatwork(雲端會議室)等工具。它們非常方便,我也常用。

然而,這些聊天訊息成為剝奪現代人專注力的一大原因。

原因之一是,聊天訊息遠比電子郵件更接近即時溝通。

不管你忙不忙,通知隨時響個不停。當然可以調成靜音,但是聊天訊息令人覺得必須馬上回覆,而且實際上,對方也如此要求。若是電子郵件,置之不理一天左右也不會太過在意,但是換作聊天訊息,別說是一天了,光是丟著不回覆一到兩小時,有時候對方就會納悶「這個人為何不回覆?」

尤其對於年輕世代而言,透過聊天訊息的溝通是理所當然的,「立刻回覆」是聊天訊息的基本。

按照主題,建立各個聊天室的「群組」這個功能也很方便,但是手上負責多個專案時,群組就會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增加,時常連自己也搞不清楚哪個群組正在進行哪種對話。

而忙於處理聊天訊息的過程中,赫然回神,已經傍晚了……不少人有過這種經驗。這種事好像不僅發生於日本,正在全世界發生。

不用說,聊天訊息也會占掉我們的「判斷」容量。我們被迫進行瑣碎的大量判斷,浪費判斷力的容量,喪失了專注力。

不疲勞的簡單方法

針對聊天訊息,在電子郵件時介紹過的「排出優先順序」這個方法很有效。

也就是說, 只判斷「要回覆哪個聊天訊息」,除此之外的聊天訊息先保留,藉此減少判斷的數量。

另一個影響判斷的重點是「即時回覆」。

透過聊天訊息的溝通,往往不會一次就結束。

「A 和 B 哪個比較好?」
「我覺得 B 比較好。」
「可是,B 會不會要擔心這種事?」
「確實令人擔心,但是我覺得 A 也一樣令人擔心。」
「可是,A 還有其他令人擔心的事。」
「什麼事?」

聊天訊息會像這樣沒完沒了地持續下去,而且每次回覆,你都要做「判斷」。

既然如此,直接找對方當面談或講電話解決比較快,而且「判斷的總量」應該也會減少。

但我認為, 最終問題是能否看開,做出「可以不立即回覆」這個結論。

或許你會覺得「不立即回覆會令對方反感」。可是,若是不立即回覆,這段人際關係就會消失,那就不必一輩子隱忍持續這種有負擔的人際關係。

工作也是如此。再說,假若是必須立即回覆的案子,對方應該會立刻打電話或約時間親自拜訪。

我本身不是迅速回覆電子郵件和聊天訊息的人。久而久之,對方就會理解「那個人不會那麼快回覆」,降低對我立即回覆的期待,給我寬裕時程做出回應的信件和訊息反而變多。

當然,若你能夠立即回覆也行。可是心裡放下「必須即時回覆」這種壓力,更為重要。

(本文出自《麥肯錫瞬間專注技巧》,遠流出版)

延伸閱讀

白天工程師、晚上當司機!計程車運將的啟示:想斜槓、多賺錢,怎麼開始會更開心?
如何面對討厭你的人?心理諮商專家:善用8個方法,不必讓所有人都喜歡你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