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社論〉拜規川隨不隨?台灣的考驗才剛開始!

中華日報

更新於 01月18日14:31 • 發布於 01月18日14:31
以川普的交易性格,台灣仍須提防會不會淪為美國與中共談判的籌碼?(路透,資料照)
以川普的交易性格,台灣仍須提防會不會淪為美國與中共談判的籌碼?(路透,資料照)

美國參議院密集舉行川普政府重要人事任命聽證會,包括與外交國安事務密切相關的國務卿魯比歐及國防部長赫格塞斯等,預期應可在共和黨掌握的參院過關。兩人皆將中國大陸視為美國的最重要競爭對手,準國安顧問瓦爾茲近期也提到將延續拜登政府的印太政策,包括加速交付對台軍售裝備等。很顯然,川普政府外交政策的起手式,就是直面中共的挑戰及威脅,台灣當然不可能置身事外,但也應以己身利益為最高考量。

塔弗茲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德雷茲納早在川普當選時就曾預測,川普重新入主白宮將重新定義美國過去塑造的霸權實力,其國安團隊的同質性較第一任期更高,對川普的制約力勢將更低。不過,川普已比八年前更容易被預測,因此各國對他的各種威嚇手段早有預案,但無論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能否真正貫徹到底,「可以肯定的是,美國優越主義(例外主義)已經結束」。

雖說這些已知的國安官員多以對陸鷹派著稱,唯實質的台海政策也要到上任後才會知曉。賴清德政府應預作準備,不能以為口號就能化解所有問題,川上拜下的國際新格局即將展開,美國的台海政策,像是經貿、兩岸、國防及外交等面向,都將迎來現實考驗。川普政府的台海政策基本面應該不會有太大改變,但實際操作可能與前朝有程度上的差異。

台美經貿談判已有些許成果,《台美二十一世紀經貿倡議》首批協定已於去年底生效,而台美《避免雙重課稅協定》也正在美國國會待審中,對提升兩國經貿互動與合作層級將有莫大助益。只不過,賴政府仍應關注川普政府是否會延續這些協商,抑或是藉著貿易逆差等理由,要求我方給予更多讓步。川普極端不樂見美國被他國占便宜,更無法接受高科技技術被「偷竊」,賴政府不能為了安撫川普而放任台灣高科技產業遭到掏空,更不能忽略其他產業所面臨的美方壓力。

美國的兩岸政策主軸其實很一致,就是基於《台灣關係法》、美陸三公報及對台六大保證的「一中政策」,反對兩岸任一方以非和平方式片面改變台海現狀。友台的盧比歐在聽證會就提到,美國對台政策是「《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的結合,包括協助台灣國防及不會在任何安排中對台灣施壓」。但是,以川普的交易性格,台灣仍須提防會不會淪為美國與中共談判的籌碼?

台美互動不會有太大落差,但能否參與更多國際組織及活動,端賴川普政府與中共角力。美國國務院日前發布關於美台年度工作會議的新聞稿,提到美國會持續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體系及其他國際論壇,因為此一作法符合美國一中政策。魯比歐長年支持台灣的國際參與,他對此應會大力支持,但也必將招致中共強烈反彈。

台美關係的最大變數應屬國防政策。美國雖然持續對台軍售,但由於俄烏戰爭干擾,使得多項對台軍售案遭到延宕。更重要的是,美國軍方與我國防部對台灣建軍備戰方向未必一致,賴政府能否據理力爭,找到更符合台灣建軍備戰的整體方向?將是對台美雙邊軍事合作的挑戰。

就像魯比歐等美國候任官員所言,中國大陸將是川普政府未來四年的最大挑戰,亦將決定國際局勢的走向。然而,川普接連強調將顛覆官僚體系的衝擊,是否會掀起華府政治圈的騷動,恐怕是其對外政策成功與否的關鍵,不容輕忽。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