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食品業者擦亮眼! 送檢請挑有「認證」的機構!

食力 foodNEXT

發布於 2018年07月04日16:00

撰文=編輯部

近年來台灣食安事件層出不窮,嚴重影響台灣人對食品產業的信心。為了夙整風氣,2016年政府即端出「食安五環」政策,從「源頭控管」、「重建生產管理」、「加強查驗」、「加重惡意黑心廠商責任」到「全民監督食安」等5大面向發展,五環中又首重「強化源頭控管」,當源頭食材原料品質不佳,後續的管理再多也是枉然,而台灣又有70%以上的食品原料來自進口,接續「加強市場查驗」也因此成為重要的把關點。

2015年依照《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國內部分的食品業者須開始自設實驗室,確實訂定食品安全監測計畫並強制檢驗,將食品安全分為「三級品管」,第一級為業者自主監測與檢驗,接著第二級為獨立機構驗證,最後第三級才是政府稽查評鑑。

自設實驗室規格規範為何?

食品業者的自設實驗室和一般民眾熟知的食品檢驗認證機構不同,食藥署公告「食品業者設置實驗室之企業指引」中指出,業者自設的實驗室設備,未必需要最先進精密的儀器,或所有產品項目都有能力自行檢驗。自設實驗室設備規模,可依據個別業者需要的檢驗項目而定,接著再按照食藥署公告的檢驗方法設置儀器,食藥署最後依設置標準進行查驗即可。

由於要建立一間能夠符合公告檢驗方式規模的實驗室,需要不少的技術與成本,因此,食藥署始終認為自設實驗室是大型企業的基本責任,至於中小企業,若為須強制性檢驗的「食用油脂、肉類加工食品、乳品加工食品、水產品食品、食品添加物、特殊營養食品、黃豆、玉米、小麥、麵粉、澱粉、食鹽、糖、醬油、茶葉、茶葉飲料及非屬百貨公司之綜合商品零售業者」等17類食品業者,則可自行評估是否委外檢驗,減少設立實驗室的成本支出,而例行性的自主檢驗則可採快篩的方式來替代。

食品業者自主快篩檢驗、委外送驗,有什麼不同?

食品業者的例行性自主檢驗,雖然可以採用快篩法或快速檢測套組,但在政府規定的最低週期強制性檢驗時間點上,還是得依照中央主管機關訂定或國際間認可之檢驗方法(如AOAC等官方方法)來做確認,同時衛生機關於執行法規符合性查核時,也會確認強制性檢驗所採用的檢驗方法確實符合公告事項的要求。

食品業者委外送檢時,需確認該檢測機構的檢測能力是通過認證考核,包含個別精密儀器、分析操作技術員需經過主管機關認證,並定期「盲樣」測試考核,同時建立「偵測極限」與查核系統。有了這些管理資料檔,才能了解檢測機構的分析檢驗水準。

尤其一套高階分析程序方法,絕非任何未經訓練與認證的分析人員照著SOP即可操作,否則就可能在分析過程判讀錯誤或產生無效數據,這就是認證考核的資格之所以不可或缺的原因。

想要送驗,請挑選具認證的機構!

目前國內已有多家合格的檢驗公司,如環虹錕騰、華測貝爾、振泰、暐凱⋯⋯等,皆可提供市面上許多少見而專精、具前瞻性的測項服務,而論及認證範圍的廣度,台灣檢驗(SGS)、全國公證檢驗(Intertek)、台灣歐陸檢驗(Eurofins)等國際企業,則皆有深厚歷史、規模、跨國資源等。此外,台灣獨資的台美檢驗,以國內微生物專業領域起家,同時也橫跨醫學、化學等領域,因應觀察台灣食品業者的經營痛點,也一系列推出法規測項查詢、營養標示換算等線上服務。

目前國內已通過認證之檢驗機構眾多,有關衛福部食藥署認證實驗室名單,可上食藥署官網的「實驗室認證」頁面進行查詢,只要通過認證,都具有一定公信力,在政府許可範圍之內,的確可以代表其產品符合國家標準。

但建議,業者自身也要把關好容易影響檢驗結果的因素,例如採樣、送樣的樣品代表性、保存方式,才能有助於支撐檢驗可信度,因為檢驗的意義不是在於花錢卻流於形式,應在於不符相關規定時,能立即採取有效的改善措施並紀錄,達到為企業與消費者確保食品衛生安全的共好目標!

延伸閱讀

「零檢出」其實並不存在

殘留超標的「標」到底是怎麼來的?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