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全世界都虧欠美國,中國欠最多!台灣能否勇敢向川普爭實質利益成關鍵…潘思亮:別讓企業單打獨鬥去談判

今周刊

更新於 02月19日07:00 • 發布於 02月19日07:00

鄭鴻達

圖片 擷取自川普臉書、鄭鴻達攝影 提供

「川普新政」為全球帶來不確定性,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形容,川普態度簡言之為「全世界都虧欠美國,中國欠最多」、「 對外加稅,對內減稅」,及不支持近岸外包、不容忍貿易赤字上升、不支持補貼政策、不支持對外結盟、不相信氣候變遷等「五不」。 劉大年認為,不論是川普或拜登當政,美國都堅信如今中國是全世界唯一能在綜合國力上,能與美國競爭的國家。台灣要注意的不外乎應對提升關稅、改善貿易失衡、增加對美軍購與投資,但都應試圖勇敢地向美國提出更多符合台灣利益的需求。 對於川普新政的挑戰,工商協進會常務理事潘思亮認為「這是一個機會」,就看如何與美國談到很好的「deal」。 他建議台灣能成立一個國家隊,不只談半導體,也包含國防需求等,來和美國政府整體談判,勿讓企業單打獨鬥(指與川普談判)。

一句話形容川普新政? 「全世界都虧欠美國、中國欠最多」

工商協進會周二(2/18)以「川普2.0對台灣及世界的影響」為主題舉辦工商講座,並邀請劉大年進行主題演講「從台灣看川普的經貿政策」,探討川普2.0時代到來後,川普新政、經貿政策對台灣的影響與因應。

劉大年表示,若要形容川普新政,簡言之就是「全世界都虧欠美國,中國欠最多」、「對外加稅,對內減稅」以及「五不」,包含「不支持近岸外包」、「不容忍貿易赤字上升」、「不支持補貼政策」、「不支持對外結盟」及「不相信氣候變遷」。

劉大年也分析,川普第一任與拜登任期這8年期間,對中國的政策基本上不會減少,且在川普第二任會再繼續加碼。他說明,川普兩任共同特點均是以關稅為主要的貿易工具,最大的不同是川普第一任目標主要針對中國,第二任則範圍更廣,遍及所有國家,但有程度上的差別。

川普深信全球經貿是零和賽局、公平貿易 「公平標準由美國定」

劉大年也表示,基本上川普篤信全球經貿是「零和賽局」,只要不在美國生產或購買進口產品,「對他國就是有利、對美國就是傷害」,所以才要求所有國家配合美國,落實以美國為軸心的「公平」經貿政策,而這「公平」的標準,是由美國人來定。

此外,劉大年也分析,川普也承認關稅可能會帶來「一些痛苦」,但這一切都值得付出必要的代價。不僅如此,川普新政下,也強調美國不會再做「愚蠢的國家」,美國將進入「黃金時代」。

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
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

▲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暢談川普新政議題。鄭鴻達攝影

從國防預算占比看對美談判 劉大年:川普具侵略性但非鐵板一塊

談到川普要求台灣提高國防預算至GDP占比10%,劉大年直言「這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他解釋,我國今年國防支出約6400億元、GDP占比約2.45%,在全世界已經是占比較高者,若要變成近5%、10%,幾乎是2倍甚至4倍。

雖然台灣增加對美軍購是不可避免的,不過劉大年提醒兩點:第一,台灣可以藉此和美國爭取一個更合理的交易條件;第二,無論是川普放話的10%或川普前國安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說的5%,都很難達到。

此外,劉大年也建議,川普提議雖然充滿侵略性,但絕非鐵板一塊而不可撼動,而台灣與美國的經貿關係,確實有特殊之處。他認為,台灣應由貿易到投資面、農產品到高科技項目、民生至國防,以及其他各層面,建構完整的論述;並透過各種管道勇敢向美國發聲,才有可能降低衝擊。

中國成美國唯一全方面競爭者 台灣應把握機會談判、爭取實益

劉大年結論,川普新政時代,美中對抗仍是綿延無期,因美國認為中國是全世界唯一可以在綜合國力上,能與美國競爭的國家,而非俄羅斯。因此,他提醒應關注川普新政對中國擴大制裁,會對中國有何經濟影響。

至於川普對台灣要求加徵關稅、改善貿易失衡、增加對美軍購與投資,劉大年直言重點在於台灣是否能勇敢地向美國提出更多符合台灣利益的需求,對於台灣企業而言,兩岸關係與美中對抗影響,仍是最大風險

因此劉大年建議台灣可以做好準備以因應川普新政。他說明,無論是哪個國家與美國談判,均是居於不對稱的劣勢地位,但也並非完全處於被動,因此台灣只要能先做好功課,在談判桌上仍可爭取更多實益。

川普新政是挑戰也是機會 潘思亮:與美談判勿讓企業單打獨鬥

對於川普新政,尤其是其對於半導體產業的挑戰,潘思亮在會後受訪補充表示「這是一個機會」,但端視台灣如何與美國談投資案,例如可以討論與美國合資,藉此嘗試去談到很好的「deal」。

潘思亮接著說,而且台灣也可以成立一個國家隊,趁這此時把台灣需要的東西,來與美國政府進行整體的談判,可以讓半導體與國防需求一起談,重點是不要讓企業單打獨鬥。

相關新聞:

國務院刪「不支持台灣獨立」是盧比歐扮黑臉?釋對台友好訊息,未必代表川普意志…最挺台的他能堅持多久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銀行員創業悲歌!新店豪宅區開有機店半年倒閉,被棉花田打趴「200萬All in只能等死」,他犯了什麼錯?
國中補全科要20萬,榨乾雙薪家庭!退休老人最後悔的事:孩子補習費,透支我的晚年生活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