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都可能有過這類經驗,他們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也不確定想做什麼,因此,會聽從父母或朋友的建議,開始朝別人的願望和夢想的方向前進,不一定自己真心想要的。這一點不足為奇,孩子都是先透過父母和其他榜樣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沒有其他參考指標。
有多少人是因為父母的期望而進入法學院?有多少人為了讓母親高興而結婚?有多少人選擇了一份「正當職業」,而不是追求電影或戲劇事業?每次只要看到有人中年轉行,你幾乎可以確定他們過去一直活在別人的夢想中,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雖然這種轉變可能帶來重大混亂,但他們比那些從未追求過自己夢想的人更幸運。
只有擁有自己的夢想,才有可能成真
許多人出於理性考量而忽略了自己內心的渴望,他們選擇一份職業,只是為了取悅父母、配偶或其他人。這麼做可能使他們盡了義務,但卻不會成功,因為你無法實現一個不屬於自己的夢想。
回顧你過去的生活,你的計畫、目標和願望是否受到他人的左右?你有沒有意識到這對你憧憬的未來產生什麼影響?你的夢想是否有可能來自於……
父母對你的期望?別人對你的期望?你對自己的期望?
還是來自於……真正的你和你的人生意義?
每個人都有責任為自己釐清這一點。事實上,只有在認清自己的夢想之後,才有可能活出上天只賦予你的人生。正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所言:「每個人的首要任務就是掌握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接受外界強加或規定的,無論看起來多麼崇高。每個人只有一次生命,我們也很清楚結局如何。如果將唯一的機會浪費在別人的觀感或經歷,將會多麼遺憾。」
如果你願意踏出那一步,想要擁有屬於自己夢想,請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如何擁有屬於自己的夢想?
一、願意下注在自己身上
如果沒人相信你,你還是可能成功,但是如果你不相信自己,你永遠不會成功。的確,如果你不相信自己,也很難相信其他任何事情,世界再大你也漫無目標,沒有向前邁進的動力。然而,那些擁有夢想的人相信自己,當他們有強大的自信時,就會願意下注在自己身上。
擁有一個夢想代表你對自己的信念超越了恐懼。如果你想成功,你必須相信自己有能力辦到,如果你想要實現夢想,就必須下注在自己身上。
二、好好過生活,而非僅僅接受生活
選擇權是一個人擁有的最大力量,可惜的是,許多人只是接受生活,而沒有掌握自己的人生,結果無法擺脫自己的困境。
選擇過你的生活,而非僅僅接受生活,對於實現你的夢想至關重要。大屠殺的倖存者艾莉.維瑟爾(Elie Wiesel)在《燃燒的靈魂》(Souls on Fire,暫譯)中寫道,當你死後去見造物主時,你不會被問到為什麼沒有成為救世主,或為什麼沒找到治癒癌症的方法,你唯一會被問的問題是:「你為什麼沒有成為真正的你?為什麼沒有全力發揮你的潛力?」實現上天賦予你的潛力需要對自己和個人生活負責,這代表要積極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該如何做到這一點?就是要對自己、對希望、和對夢想表達支持。每次你一說可以,都會開發自己的潛力和更大的可能性;如果你習慣說不行,可能會感到困難。如果你這正好是這樣的人,至少要願意對自己說「也許」。永遠不要忘記,你是個奇蹟,是獨一無二的,具備別人未曾擁有或永遠不會擁有的才能、經驗和機會。好好發揮你所有的一切是你的責任,不僅為了自己的利益,也為了每個人的利益。
三、熱愛你做的事,做你熱愛的事
那些追求個人夢想的成功人士,熱愛自己做的事,並做自己熱愛的事。他們會任由自己的熱情和天賦引導。為什麼?因為天賦、使命和潛力總是相輔相成的。我不相信上帝會犯錯,祂不會創造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有天賦,卻對另一個毫不相關的領域感興趣。只要我們有勇氣追求個人使命並願意承擔風險,天賦和熱情總會找到可能的契合點。
《這輩子,你該做什麼?》(What Should I Do with My Life?)作者坡.布朗森(Po Bronson)寫道:
我相信未來的事業成功取決於一個問題:我該如何規畫自己的人生?是的,沒錯。人們之所以成功,不會是因為追隨了一個「熱門」的行業(比方說網際網路),或是奉行某個特定的職場指導口號。他們的成功取決於關注自己的真實本質,將之與自己真正熱愛的工作結合起來(因而激發出不可思議的生產力和創造力)。
許多成功人士都附和布朗森的說法。惠普前董事長兼執行長卡莉.菲奧莉娜(Carly Fiorina)建議說:「熱愛你做的事,否則就不要做。無論是事業還是生活,做出任何選擇時,不要一心只想討好別人,或是因為這在他人的成功標準上排名很高。你選擇要做某件事,是因為這件事能觸動你的情感和思維,同時讓你想要全心投入。」不要成為別人夢想的奴隸。為什麼?因為一旦你有了一個夢想,夢想也將主宰著你,成為別人夢想的奴隸會變成一場噩夢。
四、不要將自己(或你的夢想)與他人比較
我認識的每個人都想成功,但幾乎每個人對成功都有不同的定義。你如何定義成功?你是否認同《韋伯字典》(Webster’s Dictionary)的定義之一:「獲得財富、名聲、地位等」?如果是的話,那麼多少財富或多大名聲才算夠成功呢?你應該選擇一個任意的目標嗎?應該將自己與他人相比較嗎?如果你決定全心培養有品格的孩子或為社區服務,這是否代表你不如那些取得高位或財富的人成功?我不這麼認為。
成功就是從生命的起點開始,充分發揮你擁有的,竭盡全力,做到最好。不應該任由他人為你設定標準,也不應該試圖活在別人的夢想中。與他人比較對自己沒有好處,不會讓我們更容易實現自己的夢想。當我們陷入比較遊戲時,就像牧場中的乳牛看到一輛牛奶貨車經過,標語寫著「巴氏殺菌、均質、標準化、添加維生素A」,於是一頭牛對另一頭牛說:「感覺自己好像有所不足,不是嗎?」
我的作家朋友喬依絲.邁爾(Joyce Meyer)有句話很有智慧:「上帝會幫助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但祂永遠不會幫助你成為別人。」如果你過於關注與他人的比較,和自己的不足,就會忽視自己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如今,我已經六十多歲了,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十八/四十/六十法則中蘊含著極大的智慧:你在十八歲時,會擔心每個人對你的看法;你在四十歲時,不再在乎任何人對你的看法;等到了六十歲時,你會發現根本沒人在乎你!
五、即使別人不理解你,都要相信自己對未來的願景
你不是偶然的存在,你來到世上是有原因的。思想家愛默生曾經說過:「相信自己是成功的第一個祕訣,亦即相信自己的存在是某個原因的天意安排,或是你的內在天賦中有一個明確的使命,只要你遵循自己的天命,就會很好並且成功。」
儘管你內在蘊藏著巨大的潛能和目標,但別人未必理解你。就像阿諾.史瓦辛格一樣,你可能看到自己的未來景象,但別人可能會覺得你傲慢或自以為是。不要讓這阻撓你追求自己的夢想,勇往直前吧。
你擁有無限可能,勇敢做自己吧!
記者安娜.昆德蘭(Anna Quindlen)於一九九二年獲得普利茲獎,在她心中有一個夢想和對未來的願景,使她走上了一條別人無法理解的道路。在二○○二年對莎拉.勞倫斯學院(Sarah Lawrence College)的畢業生致辭中,昆德蘭說道:「當我為了成為全職母親而辭去《紐約時報》工作時,外界的人都說我瘋了。當我再次辭去工作成為小說家時,他們還是說我瘋了。然而,如果成功不是按照自己的標準,即使在外界看起來很完美,若在自己的內心感覺很不好,那就不算是真正的成功。」
如果你的夢想真的是你自己的,對許多人來說會顯得很不可思議。我的意思是,你必然得克服一些貶損者,才能實現你的夢想。如果有人試圖扼殺你的希望或否認你追求夢想的進展,也許那個人並不是你的朋友。
《找對夢想 [全球暢銷經典]:世界領導學大師的10大關鍵問題,教你設定目標,再實現夢想》☛立即購書:商周Store、博客來
書籍簡介
《找對夢想 [全球暢銷經典]:世界領導學大師的10大關鍵問題,教你設定目標,再實現夢想》
作者: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
譯者:何玉方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4/03/20
作者簡介
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
國際知名領導學專家、演說家,以及《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暢銷書作家。他的著作暢銷五十國,在全球銷售超過三千萬冊。
2014年時,他榮獲美國管理協會(AMA)評選為第一名企業領袖,並由《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與《Inc.》雜誌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領導力專家。創辦約翰麥斯威爾公司(The John Maxwell Company)、約翰麥斯威爾團隊(The John Maxwell Team)、美國事工裝備(EQUIP),與約翰麥斯威爾領導力基金會(the John Maxwell Leadership Foundation),這些機構已在全球培訓超過五百萬名的領導者。2015年,他們達成一項里程碑──訓練來自世界各國的領袖。
麥斯威爾博士更榮獲立功領導網絡(Luminary Leadership Network)頒發的德蕾莎修女獎之全球和平與領導獎項。目前,他每年會對《財星》(Fortune)前五百大企業、國家領袖,以及許多全球頂尖企業領導人演說。
暢銷著作《與人同贏》、《與人連結》、《精準成長》、《與成功連結》,其中《領導力21法則》(The 21 Irrefutable Laws of Leadership)和《開發你心中的領導者》(Developing the Leader Within You)均銷售超過百萬冊。
欲知更多資訊,請見JohnMaxwell.com。
相關著作:《與成功連結 [全球暢銷經典]:用思考打造勝利人生!世界領導大師的11種高效思考練習》《精準成長[全球暢銷經典]:打造高價值的你!發揮潛能、事業及領導力的高效成長法則》《與人連結[全球暢銷經典]:成功不是單人表演!世界頂尖領導大師與人同贏的溝通關鍵》
責任編輯:高郁捷
核稿編輯:張勝宗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