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如何判斷兒童腦炎?什麼是肌躍型抽搐?黃瑽寧醫師用更簡單的方式解釋給你聽

媽媽寶寶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如何判斷兒童腦炎?什麼是肌躍型抽搐?黃瑽寧醫師用更簡單的方式解釋給你聽

兒童在確診新冠後,家長最怕的就是會惡化變成腦炎。病程快、發作嚴重,家長要是一有疏忽大意,可能就會有遺憾發生。

縱使疫情指揮中心有提供幾個症狀讓父母參考、提高警覺,但對某些家長而言,這樣的說明還不是很清楚,或是想了解更多以更積極預防。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便在自己的YouTube頻道為父母做更清楚、也更白話好懂的解釋。

兒童發燒|兒童腦炎|兒童確診
兒童發燒|兒童腦炎|兒童確診

(兒童確診後出現的腦炎讓專家都大吃一驚。圖/Shutterstock)

為什麼孩子確診後容易出現腦炎?

大部分的兒科醫師觀察症狀後,認為身體感染病毒後身體免疫系統失調,身體中的抗體以為腦部細胞也是病毒之一便群起攻擊。導致腦部發炎厲害、進而引起高燒反應。

兒童腦炎症狀

根據疫情指揮中心的公告,我們已經可以判斷腦炎的症狀有:

.體溫>41度

黃瑽寧醫師特別釐清家長的困惑:「孩子不是因為發燒、燒壞腦袋,而是大腦先已經受傷,才有後續的發燒反應。」

.意識不佳

.步態不穩

.持續昏睡

如何正確觀察孩子有以下症狀,前提是先讓孩子吃過「退燒藥」再來觀察。黃瑽寧醫師:「一般來說,吃過退燒藥後體溫會降1.5度左右,小孩的症狀會稍微恢復;但如果小孩吃了退燒藥,但還是精神狀況不佳,甚至是『不黏媽媽』了,或是沒力氣吵著要媽媽抱、要喝奶,就要特別提高警覺。」

.肌躍型抽搐

和癲癇抽搐不同,不會有明顯翻白眼、肢體僵硬、發抖抽搐的狀況。肌躍型抽搐的發作反應比較像是「快睡著前的瞬間抖動」。黃瑽寧醫師:「雖然發作的樣子跟睡覺前的抖動很像,但肌躍型抽搐的發作原因跟睡眠無關。當你發現孩子會無故的單一肢體抖動超過8次,且還沒有好好的睡覺,就要提高警覺,擔心是否為腦幹受損。」

.癲癇

.持續頭痛

.持續嘔吐

如何預防兒童腦炎?

根據目前的數據統計,5歲以上、可打疫苗的孩子,還是有40%的腦炎個案,因此黃醫師特別呼籲家長還是要盡可能的帶孩子去打疫苗,降低重症發生的機率;至於5歲以下的孩子,雖然還沒有疫苗可以打,但我們最好的保護方法,就是讓孩子不要與病毒接觸,且若是未來有嬰幼兒的疫苗可打,家長也要盡快幫孩子接種疫苗,減少發生腦炎的機率。

本文以上由《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Facebook: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接下來,《媽媽寶寶》將進一步帶大家了解兒童腦炎的相關資訊。

想了解兒童腦炎,先進一步了解腦炎和腦膜炎

腦炎和腦膜炎都是中樞神經系統發炎的現象。發炎的部位若是腦子本身則稱之為「腦炎」,若是腦膜(軟腦膜、蜘蛛膜、腦脊髓液、腦室)則稱之為「腦膜炎」。有時候同時有腦膜受侵犯又有腦子本身受到影響,稱之為「腦膜腦炎」。

絕大部分的腦炎或腦膜炎是微生物(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入侵中樞神經系統所導致,也就是說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感染,腦炎則以病毒感染為主。本文以腦炎為主,但略微提及腦膜炎,讓讀者了解兩者的不同,以下是腦膜炎的大致分類:

細菌性腦膜炎

由細菌所引起,大部份能進入人體內的細菌皆可能造成感染,致病菌依年齡層而有所不同。

  • 早產兒和三個月以內的新生兒中,常見病因為B型鏈球菌(亞型III通常存在於陰道,是新生兒出生第一周的主要病因)和存在於消化道的大腸桿菌(攜帶K1抗原)。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IVb型)則可能以產前垂直感染的方式傳染給新生兒,造成腦膜炎。
  • 大一些的孩子常受到腦膜炎球菌和肺炎鏈球菌(6、9、14、18和23型)感染,而不到五歲的孩子則常受到流感嗜血桿菌B型感染(在未提供疫苗的國家)。
  • 成年人中,腦膜炎球菌和肺炎鏈球菌兩者的感染佔了細菌性腦膜炎的80%。50歲以上的人受到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感染的風險較高。肺炎球菌疫苗的使用有效降低了兒童和成人罹患肺炎鏈球菌腦膜炎的機率。

顱骨創傷可能會使鼻腔細菌進入腦膜。同樣地,腦部和腦膜中的內置裝置,如腦室分流、腦室外引流或腦室儲存槽等,也會增加罹患腦膜炎的機率。在這些案例中,葡萄球菌、假單胞菌和其他革蘭氏陰性菌的感染較常見,有免疫缺陷的腦膜炎患者亦較常感染這些病原菌。頭部與頸部的感染,如中耳炎或乳突炎,也可能會在小部分人群中引起腦膜炎。人工耳蝸植入者則較容易罹患肺炎球菌腦膜炎。

病毒性腦膜炎

能引起腦膜炎的病毒包括腸病毒、單純疱疹II型病毒(以會引起生殖器潰瘍的II型病毒較常見,I型較少見)、帶狀疱疹病毒(導致水痘和帶狀疱疹的病毒)、腮腺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和淋巴球性脈絡叢腦膜炎病毒(LCMV)。莫拉雷氏腦膜炎為一種慢性且反覆發作的皰疹病毒腦膜炎,一般認為是由第二型單純疱疹病毒所造成。

其他類型腦膜炎

除了細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膜炎、無菌性腦膜炎,另外還有結核性腦膜炎、嗜伊紅性腦膜炎、非細菌性腦膜炎,以及無菌性腦膜炎

腦炎分感染性腦炎、非感染性腦炎

感染性腦炎

感染造成的腦炎當中以病毒感染為主(有些細菌、真菌、或寄生蟲的感染也可能造成腦炎),之前新冠疫情流行期間,台灣就出現兒童新冠腦炎死亡案例,讓家長大為驚慌。1998年腸病毒71型大流行,也曾造成多位兒童併發腦炎而死亡。

單純皰疹病毒與腸病毒

在過去還沒有發展出疫苗的年代,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水痘病毒、小兒麻痺病毒都是常見會造成腦炎的病因,但因為疫苗施打普及,上述這些病毒造成腦炎的發生率已經大幅降低。但是會造成腦炎的病毒,目前仍然有一些沒有疫苗可以預防,譬如單純皰疹病毒(HSV),而單純皰疹病毒現在也已經成為最常造成兒童感染性腦炎的第一名。而家長擔心的腸病毒則是引發兒童感染性腦炎的第二名(目前僅有腸病毒71型疫苗,自費疫苗)。

黴漿菌

黴漿菌是一種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的非典型細菌,其名稱中雖然有「黴」,但實際上與黴菌無關,是醫學界中目前發現最小且能自行繁殖的病原體。

黴漿菌主要透過飛沫傳播,常造成呼吸道的輕微感染,亦為社區性肺炎常見的致病菌之一。因為黴漿菌肺炎和一般肺炎不同,症狀通常較輕微,所以又稱為「會走路的肺炎」(walking pneumonia)。少數病人會併發腦炎,或是嚴重肺炎、氣喘發作、溶血性貧血、腎功能異常及皮膚疾病(史蒂芬強生症候群、多形性紅斑、毒性表皮溶解症)等嚴重併發症。

非感染性腦炎

非感染性腦炎的致病原因比較複雜,通常是在遭遇到前驅的抗原刺激後,病人體內產生了會對抗自身神經元細胞內蛋白質的抗體,於是導致受到攻擊的腦部發炎,這一類的腦炎可泛稱為自體免疫腦炎。

兒童腦炎與成人腦炎相較,為什麼嚴重性更高?

兒童腦炎的嚴重性高於成人,為何兒童腦炎更值得重視:

兒童腦炎的嚴重性1.兒童免疫系統尚未成熟

兒童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育,對病毒、細菌等病原體的抵抗能力較低。因此,腦炎在兒童中更容易發展為重症。而且許多病原體(如單純皰疹病毒、日本腦炎病毒)是首次感染時風險最高,而兒童因缺乏免疫記憶,更容易受到影響。

兒童腦炎的嚴重性2.兒童的神經系統仍在發展中

兒童的神經系統尚處於快速發展階段,腦炎對神經細胞的破壞可能造成長期甚至永久性的後遺症,如智力發育障礙、語言障礙、癲癇或運動功能異常。腦部組織損傷可能影響認知、行為和學習能力,嚴重時可能導致發育停滯或回退。

兒童腦炎的嚴重性3.症狀表現不典型

兒童可能無法準確表達症狀,早期可能僅表現為嗜睡、哭鬧、不願進食等非特異性症狀,容易延誤診斷和治療。而且因為兒童的代謝速度較快,感染性疾病可能迅速惡化為危及生命的情況,例如腦水腫或呼吸衰竭。

兒童腦炎的嚴重性4.後遺症風險更高

即使經過治療存活下來,兒童因腦炎導致的後遺症風險遠高於成人,包括長期神經學後遺症(如癲癇)和心理問題(如情緒障礙)。

兒童腦炎的嚴重性5.公共衛生考量

某些病毒性腦炎(如日本腦炎)在兒童中發病率較高,而且在沒有接種疫苗的情況下,在群體中發病率高,不僅影響患兒個體,也可能增加家庭及醫療系統的負擔。

談兒童腦炎的典型症狀之一,肌躍型抽搐

兒童腦炎,過去疫情指揮中心曾公布典型八症狀,大家最常問,什麼是「肌躍型抽搐」?最簡單的解釋是「像被驚嚇到時的抽搐動作」。這種動作在正常孩子睡覺時或是要入睡時,偶爾可以見到,但是如果每小時都觀察到發作數次,或是頻繁地從睡夢中驚醒,就屬於異常。

兒童腦炎
兒童腦炎

肌躍型抽搐(Myoclonic Jerks)在腦炎患者中可能是一個重要的臨床表現,腦炎導致腦部組織炎症,可能影響控制運動和肌肉協調的中樞神經結構(如大腦皮層、基底核或腦幹),從而引發肌躍型抽搐。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腦炎作為中樞神經系統的炎症性疾病,可能同時引發肌躍型抽搐和癲癇(Epilepsy) 這兩種現象,並使其產生關聯性。雖然可能在表現上有相似之處,但它們在病理機制、臨床表現及治療方式上有重要區別,醫師需根據病情的具體表現制定個性化的診療計劃,以確保最佳的預後。

許多家長都會在孩子發高燒時發現孩子有偶爾抽動一下的情況,但是正常的生理反應,那不是肌躍型抽搐,而是打寒顫,打寒顫時意識清楚,只是會不舒服,四肢同時冰冷、顫抖,不會只有單側或單肢顫抖。提醒,若孩子腦部受傷,意識會變差、持續昏睡,若孩子退燒後意識恢復不錯,可以玩來玩去,就不必過度緊張。這是簡單的區分方式,若確定不是打寒顫,而是抽搐,務必帶孩子至兒童急診看診。

腦炎的診斷檢查

除了腦炎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疾病也有可能造成頭痛、發燒、抽搐等症狀。所以醫師可能會先安排電腦斷層檢查。

當小朋友出現類似腦炎的症狀,腰椎穿刺通常是必要的檢查。做腰椎穿刺取得的腦脊髓液進行檢驗後,可以幫助確認是否有發炎的狀況,而且還可以進一步針對懷疑的病毒或其他病原體作化驗,才能夠對症下藥。

其他幫助診斷的檢查還包含腦部核磁共振以及腦電圖檢查。

不過儘管做了很完整的檢查,在美國的統計仍有約30%罹患腦炎的小朋友最終仍找不出明確的致病原因,這是目前醫學技術上的限制。

兒童腦炎,是否能完全康復?後遺症為何?

兒童腦炎的後遺症

腦炎後遺症的嚴重程度因病因、治療的及時性、腦部受損範圍及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以下是常見的後遺症類型:

兒童腦炎的後遺症1.神經功能障礙

  • 癲癇:腦炎患者中約有10%至20%的兒童會在病後發展為癲癇。這是由於腦炎造成的腦部疤痕或損傷影響了神經信號的正常傳導。
  • 運動功能障礙:腦炎可能導致局部神經受損,引發肢體癱瘓、肌力下降或協調困難(如共濟失調)。
  • 感覺障礙:包括聽力、視力或觸覺的減退甚至喪失,尤其在病毒感染(如腮腺炎病毒)相關腦炎中更為常見。

兒童腦炎的後遺症2.認知與學習障礙

  • 腦炎可能損傷大腦額葉、顳葉或其他控制記憶、語言及學習能力的區域,導致孩子在病後表現出認知功能下降。
  • 部分兒童可能出現專注力不集中、學業退步或需要特殊教育支持。

兒童腦炎的後遺症3.心理與行為問題

  • 腦炎可能影響控制情緒和行為的腦部區域,引起焦慮、抑鬱、易怒或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樣表現。
  • 某些病因(如抗NMDA受體腦炎)可能導致嚴重的精神病性症狀,包括幻覺或妄想。

兒童腦炎的後遺症4.其他後遺症

  • 腦積水:腦炎引起的腦脊液循環障礙可能導致腦積水,需通過手術(如分流術)治療。
  • 內分泌問題:若腦炎波及下丘腦或垂體,可能導致生長遲緩、性發育異常或其他內分泌紊亂。

兒童腦炎是否能完全康復?

1.病因的影響

病毒性腦炎如單純皰疹病毒腦炎(HSV腦炎),即使及時治療,後遺症的風險仍較高;而其他病毒(如腸病毒)引起的腦炎,預後通常較好。若是自身免疫性腦炎,部分患者在早期介入免疫治療後可以完全康復,但仍有一定比例可能遺留認知或精神障礙。

2.病程及治療的影響

越早進行治療(如抗病毒藥物、抗癲癇藥物或免疫調節療法),越有可能避免嚴重的腦損傷。如患者因腦炎出現腦水腫或癲癇重積狀態,需及時進行腦壓控制或抗癲癇治療,否則可能加重後遺症。

3.個體恢復能力

年幼患者的大腦具有一定的可塑性(Neuroplasticity),即使部分神經損傷,其他腦區也可能代償受損功能。但如果損傷範圍過大或干擾關鍵功能區域,完全康復的可能性將下降。

4.康復干預

多學科康復治療(包括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及心理治療)能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功能恢復。

預防兒童腦炎5件事

預防腦炎是降低兒童患病率和減少後遺症的重要措施,以下是幾個主要方向:

預防兒童腦炎1.疫苗接種

  • 日本腦炎疫苗:特別是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日本腦炎是主要的腦炎病因之一,疫苗接種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
  • 麻疹、腮腺炎和德國麻疹(MMR)疫苗:這些病毒可能引起腦炎,及時接種可有效預防。
  • 流感疫苗:預防流感病毒相關腦炎,尤其對於免疫力較弱的兒童尤為重要。

預防兒童腦炎2.避免蚊蟲叮咬

某些病毒性腦炎(如日本腦炎和西尼羅河病毒腦炎)是經蚊蟲叮咬傳播的,應採取適當的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帳、驅蚊劑和減少積水環境。

預防兒童腦炎3.加強個人衛生與環境管理

鼓勵兒童勤洗手,避免直接接觸病患或污染物。確保飲食和飲水的衛生,防止經口感染的病毒(如腸病毒)。

預防兒童腦炎4.及早治療感染性疾病

許多腦炎是由普通感染(如水痘、單純皰疹病毒)未能控制而引起的,因此,對常見感染的及時治療是降低腦炎風險的關鍵。

預防兒童腦炎5.提高警覺性

家長應了解腦炎的早期症狀(如發燒、頭痛、嘔吐、嗜睡或抽搐),一旦發現異常,應迅速就醫。

兒童腦炎雖然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透過及早診斷、及時治療和多學科干預,大多數患者可以顯著減少後遺症的影響甚至完全康復。更重要的是,藉助疫苗接種和其他預防措施,許多腦炎病例是可以有效避免的。家長和醫療專業人員需共同努力,確保兒童的健康成長,最大程度降低腦炎對孩子和家庭的影響。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兒童腦炎4特徵!兒科醫學會理事長籲:「兒童重症比例不少,家長回家最好還是戴口罩」
4歲女童確診併發腦炎!腦炎前兆6大警訊,5歲以下幼兒需特別注意!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