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藏富於民」,國際投資部位持續締造「三高」紀錄。中央銀行今(15)日發布每年一度的國際投資部位,2021年台灣對外資產、對外負債與資產扣除負債後的淨資產部位,均續創歷史新高,台灣淨資產排名也蟬聯全球第五。
國際投資部位表是記載一國中央銀行、銀行部門、政府部門與民間部門對外持有的金融資產與負債的存量統計。
央行統計顯示,去年底,我國對外資產總額計2兆7,183.1億美元,年增1,996.7億美元或7.9%,主要是國內保險業增持國外債券及國外股價上揚。
對外負債方面,去年底總計1兆3,076.1億美元,年增1,867.5億美元或16.7%,主要是外資所持股票價格上揚所致。
我國對外資產高於負債,兩相互抵後,去年底國際投資的淨資產部位達1兆4,107億美元,年增129.2億美元或0.9%,為全球第五大淨債權國。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曹體仁解釋,在對外資產方面,除保險公司增持國外債券外,因國外投資股價上揚,會使對外資產金額增加;對外負債則是外資持有台股,而台股去年股價大漲,促使對外負債規模增加。
曹體仁指出,「去年台股指數上揚24%,在全球股市表現相對非常好,雖然外資呈淨匯出,但因外資持股價格上揚,所以對外負債依舊增加。」
央行資料顯示,去年底,全球國際投資部位淨資產排名前五大,依序為日本、德國、香港、中國大陸和台灣,其中,日本淨資產金額為3兆6,397億美元,德國為2兆7,644億美元,香港2兆1,255億美元,中國大陸為1兆9,833億美元。
央行官員指出,對外淨資產名列前茅者,都是經常帳順差的國家。而台灣國際投資部位寫下三高,除代表「藏富於民」外,也顯示國人對外參與金融活動非常活絡、涉入程度也愈來愈深,且台灣資本市場持續開放,外資也積極參與台灣資本市場。
在淨負債國部分,美國蟬聯淨全球第一,淨負債金額高達18.1兆美元,續創歷史新高,並遙遙領先其他國家。另外,英國、法國、西班牙與愛爾蘭,也依序擠入全球國際投資部位淨負債排名前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