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礦產|中國、美國、歐盟加強稀土戰略:格陵蘭是否為長期佈局的好選擇?

優分析

更新於 02月17日09:34 • 發布於 02月17日13:00 • (Victoria)-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2025年2月17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稀土金屬(Rare Earth Elements, REEs)是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關鍵原材料,廣泛應用於電動車、風力渦輪機、消費電子、軍事設備以及各種高科技產品。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資料,全球超過70%的稀土供應來自中國,使得各國政府與企業積極尋找中國以外的稀土來源,以降低供應鏈風險。

全球稀土供應鏈與Kvanefjeld的重要性

格陵蘭的Kvanefjeld礦床被視為世界最重要的稀土資源之一,其蘊藏量可供應全球高達15%的需求,使其成為歐美國家積極關注的戰略資產。

該礦區不僅擁有豐富的鑭系元素(Lanthanides),同時還含有鈾(Uranium)、鋯(Zirconium)和鋇(Barium)等關鍵礦物,進一步提升了其商業與戰略價值。

美國與歐洲對格陵蘭資源的關注

美國近年來加強對格陵蘭的關注,特別是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曾公開表示有意收購格陵蘭,引發國際社會熱議。

美國政府擔憂,中國在全球稀土供應鏈上的主導地位可能影響西方的能源轉型與軍事發展,因此,美國國防部與國內礦業公司積極尋求建立獨立於中國的稀土供應鏈。

歐洲聯盟(EU)同樣將稀土列為「關鍵原材料」,並在2023年提出《歐洲關鍵原材料法案》,旨在減少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格陵蘭政府政策變動與礦業發展受阻

儘管Kvanefjeld礦區的商業價值不容忽視,但其發展歷程卻因政治與環保因素一再受阻。

2013年,格陵蘭政府解除對鈾礦的禁令,使得該項目獲得進展。2021年格陵蘭左翼政黨堅決反對鈾礦開採,認為其可能對環境與當地社區帶來負面影響,並迅速頒布法案。

然而,執政聯盟中的Siumut黨對於該禁令的態度較為保留,該黨在黨章中提及,應允許開發鈾作為副產品的礦床。

除了政府政策變動,當地居民與環保團體也對該項目持強烈反對立場。擔心開採過程可能導致放射性污染,影響格陵蘭脆弱的生態環境。且該礦區距離當地小鎮Narsaq僅幾公里,居民擔心一旦礦場開發,將破壞水資源,並影響傳統捕魚與狩獵文化。

中國的參與與供應鏈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盛和資源(Shenghe Resources)持有Energy Transition Minerals 7%的股份,並可能在未來參與項目開發。

若格陵蘭政府解除禁令,該公司計畫在未來3至5年內建立獨立於中國的稀土供應鏈,使西方國家能夠降低對中國的依賴。

經濟影響與未來展望

儘管爭議不斷,開發Kvanefjeld將能為格陵蘭經濟帶來多元發展的機會,減少對漁業的高度依賴,並可能促進格陵蘭在經濟上減少對丹麥的依賴,進一步推動當地的自主發展。

若新政府最終選擇解除鈾礦禁令,這將重新吸引國際投資者進入格陵蘭礦業市場,並使Kvanefjeld成為全球稀土與能源供應鏈重組的重要一環。

然而,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取得平衡,將是格陵蘭政府與企業必須面對的重大挑戰。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