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國際觀」這三個字,似乎是家長和老師們,拼命努力「栽培訓練」,巴不得我們立即擁有的一樣東西。
它被包裝得與「要努力用功念書考上名校」的原因一樣:彷彿擁有了「它」,才能與主流社會接軌,才能拿到「人生勝利組」的起碼入門券──「它」有助於求職、融入所謂菁英社群、擁有更高的視野⋯⋯還有那雖未言明,但我總隱約感覺到的,所謂「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沒錯,「擁有國際觀」的目的,似乎為的是讓你「贏在起跑點」,遠遠地把同伴甩在背後。
而為了「擁有國際觀」,坊間提倡的許多方法總是大同小異:有錢的出國念書、沒錢的在家訂閱外文雜誌或報紙(那年帶哀鳳和哀配還不盛行)、必要時還要定期收看 CNN 和收聽 ICRT。
當然最主要的,就是瘋狂地學習英文,以方便在和其他人交流時,不論必不必要,都烙個兩句英文替自己增加氣勢。要不然就是在中文對話中穿插個 “you know you know” ,來表示自己的“international”視野,當個出口成章的「國際人」。
關注國際間的大小事,和學另外一種語言都並沒有錯,但這與真正「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還是有著十萬八千里的距離──深深覺得我的一位老師說得好:與其培養學生成為「雙語人」,她更希望學生成為「雙文化人」,不只是多了解一種語言,更要擁抱那些「在課本上學不到的文化」。
她以台灣的在地生活文化作範例:台灣的長輩不太會問「你好嗎?」而是問「甲飽沒?」;年輕人講話後面常加個語助詞以示親切(比如唷、喔、啊、嗎);進別人家門前要先脫鞋以示禮貌;餐廳裡的帳單常要死命地和對方搶一下以示客氣或禮貌等。
來到「以為很有國際觀」的美國,才發現事實絕非如此
國小畢業之後,我飄揚過海來美國加州留學,待的地方是親戚家住的洛杉磯郊區橘郡(Orange county)。
當時我以為,來美國或許就能夠「打開眼界和視野」,遇到正港的「國際人」。後來才慢慢發現,我的想法天真可笑!──美國人其實比起其他國家,很多時候更沒有國際觀,甚至大部分我身邊的人,不要說出國,連出過加州都沒有過。
根據政府資料顯示,有大於 64% 的美國人都沒有護照,換言之只有 36% 的美國人有出國經驗。出不出國倒未必等於國際觀,但美國人其實更時常被其他國家批評:「除了對美國國內的議題之外一無所知」,而且一股腦地覺得「美國好、美國妙、美國呱呱叫」。
甚至就連那少部分真的出國的美國人,在出國的時候,也非常討厭的事事都和美國相比,其中一個口頭禪還是:「喔那所以你剛剛說的價錢,在真正的貨幣價格來算的話是多少?」(原文"So how much is that in REAL MONEY?")氣死其他國家的商家。
我這才發現,不是外國的月亮就比較圓。井底之蛙到處都有,真正願意跳出舒適圈的人,還是少數,這點倒無論國情都相當一致。
美國人其實比起其他國家,很多時候更沒有國際觀,甚至大部分我身邊的人,不要說出國,連出過加州都沒有過。圖/ Sorbis@Shutterstock
真正國際經驗豐富的人,表現越是友善謙卑
我在高中時所就讀,由教會創辦的國際學校,則是恰恰相反──它讓我有機會一瞥最貼近我心目中「國際人」的視野。
我同學的父母親,大部分都是宣教士,長年在亞洲各個地方傳教,因此將小孩放在一個能和國外課程接軌的住宿學校,休假時才回來探望。
當時我的室友 M,便是我認為「非常有國際觀」的美國人:金髮碧眼的 M,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沒事就是窩在房間裡看《魔戒》小說外加聽周杰倫的 CD(那年代是周杰倫剛出第一張專輯,手機還是黑白螢幕的時候)。
M 告訴我,每當別人問他從哪裡來的時候,他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爸媽雖說來自美國威斯康辛州,比起美國,他更熟悉亞洲文化,最喜歡吃的食物不是漢堡薯條,而是學校附近巷口的炒飯配蒜蓉空心菜,外加一杯珍珠奶茶。M 從不會放大單一國家的角度來看世界,也從來不認為美國優於其他國家,而是在亞洲居住多年之後,能夠持平客觀的看待美國的優缺點。
另外一位高中好友 T,爸爸是奈及利亞人、媽媽是台灣人,T 從小便中英流利,還會做傳統三菜一湯的台式料理。雖說她本身因著皮膚顏色,有過被欺負的經驗,但因著信仰和自身的經歷,對人極其謙和包容──T 的朋友閨蜜中有各種膚色,對她來說只有合得來和合不來的人,沒有必須待在某種文化裡的舒適小圈圈。
從常春藤名校畢業之後的她,因工作關係在世界各地走透透,最後結婚時,還辦了亞洲、美洲、非洲三大洲的婚禮。優秀如 T,在她身上卻看不到自以為是的高傲氣息,更從來沒有聽過她仗著自己的多元經歷,而看輕任何一種文化,反倒大力擁抱那些不同文化的人。
「我們之間的相同之處,遠遠超過彼此的不同」
我想起在三個不同文化影響下長大的醫師娘友人 Y 告訴我的一段話:「你知道嗎?其實文化再多不同、習慣再多南轅北轍,接觸越多種文化,你越會慢慢發現,我們的相同,遠遠超越我們的不同。」
Y 提醒我,無論是未開發還是已開發國家,我們都是人。你不需要過多的金錢才能解決問題或去表達關懷。在她成長過程中,她也一再的被這些不同膚色和不同語言的人,他們所表達出來的真誠所打動。
在面對不同文化的人群時,我們總會執著在文化的不同,很多時候當我們習慣於外國文化之後,又轉過頭來抱怨我們生長文化裡「缺少國際觀」,甚至多了一種「高高在上」的氣勢。
反觀真正在不同文化中打滾長大的「國際人」,在面對異文化時,往往充滿著虛懷若谷的謙卑,也更願意敞開心胸地接納包容不同意見。
在我眼裡,國際觀不該是讓你高高在上的理由,而是讓你更加願意放低姿態,了解學習不同的文化,激盪新的思維。
正如 Y 所說,其實放下那些外表所看到的外在膚色、不同種族、文化差異之外,
一顆想被了解也願意了解他人的心,沒有國界,毫無分別。
《關於作者》
Dr. Phoebe,從台灣小學畢業,就背著行囊到美國當起小留學生,開始像候鳥一樣的飄泊飛行。大學畢業於UCLA分子生物系,研究所畢業於NYU牙醫系,曾走跳於紐約和舊金山,目前在洛杉磯執業的小牙醫師。
熱愛牙醫的工作,尤其傾聽病患訴說千奇百怪的真實故事。同時熱愛到處旅行,因而愛上寫作,成為兼職旅遊作家。
換日線專欄:Dr.Phoebe/小牙醫的觀察站
執行編輯:HUI
核稿編輯:張翔一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