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國泰及台新金控公司等,繼富邦金之後也發行了高配息的特別股,台新戊特(2887E)配息率甚至高達4.76%,國泰特(2882A)也有3.77%,2017年初柏瑞投信也發行了國內第一檔特別股基金,感覺特別股有百花齊放的氛圍。
的確,特別股是一項不錯的投資標的,雖然名為股票,卻有固定收益的特質,因為配息固定但沒有到期日,可看成是一檔沒有到期日的債券,更是最像定存的定存股。風險介於股票及債券2者間,所以報酬率比債券好一些,比股票則差一點。
只是這些好康也不多見,國內只有5檔特別股可選擇,不容易有效分散風險。不過,國外的特別股,尤其是美國,不但有非常多檔可供選擇,報酬率也比國內高,殖利率6%以上的產品比比皆是,唯一缺點是購買比較麻煩,只能透過複委託或國外券商。
特別股適合穩健投資者
其實,特別股最好的投資方式是,持有追蹤美國特別股指數的ETF,因為ETF持有的標的相當多,即便個別股票出現問題,對整體資產影響也不大。又因為是一籃子股票,就算某些股票當季沒配息,平均配息率也不會差多少。
美國特別股規模最大的一檔ETF是iShares PFF,資產規模約170億美元,PFF追蹤標準普爾美國特別股指數,2007/3/26成立,截至今年3月底的1年報酬率為5.26%,3年年化報酬率5.76%,5年年化報酬率6.11%。期間只有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大跌,其他時候都穩穩地往上走。
要注意的是,特別股也有利率風險,美國若再升息,殖利率會跟著攀升,代表特別股股價會往下掉。即便如此,若不是急著賣掉,每年可收到的股利一毛錢也不會少。意思就是說,只要這筆資金是閒錢,不急著賣出,光是收息就有不錯的獲利了。
投資ETF反正是追蹤指數,投資標的都是由指數編製負責,什麼時候換股,通通不需投資者傷腦筋。每隔一段期間,指數公司會檢討資產組合,發行ETF的公司也會跟著調整,投資者只要蹺著二郎腿等著收息就好。當然,這些服務不是不用錢,但還好PFF的費用只有每年資產的0.45%而已。
簡單說,特別股是另一種固定收益商品,很適合穩健投資者持有,尤其透過ETF的方式持有,既簡單又方便。巴菲特的特別股淘金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