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半球的夏天酷熱,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是10萬年來最熱,7月已經3次打破地球平均溫歷史高溫紀錄,高溫不只會熱死人,帶來的極端天氣,使得各地農作物欠收,大型水災、旱災、火災輪番上陣,讓世界變得更不安。
公開透明的認證才是真實減碳的基石
各國政府、民間機構,甚至企業,無不殫精竭慮找救世的解方,除了技術外,最吸睛(吸金)的就是減碳淨零的財務金融機制,從2006年開始的聯合國的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的,到未來一、兩年內正式啟動的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所涉及的資金以億兆計,引起各界的關注,甚至演變成層出不窮的詐騙、犯罪。
唯有透明公開,應用科學方法,記錄真實可追溯的減碳過程,才能確保減碳淨零真實性與有效性,才能解決氣候變遷危機,碳交易等財政金融機制才能有效,否則只會成為犯罪溫床。
全程透明公開,鼓勵公眾參與的「台灣小農種碳專案Small Farmers’ Carbon Farming Project 」是台灣第一個在國際減碳標準認證機構黃金標準登錄立案的農業減碳專案(專案代號GS11818),集結了300多位農民,長良里的優質米產銷二班、三班的144公頃農田,是台灣第一個全區水稻田加入全球農業碳權減碳認證的區塊,即將進行20公頃先期減碳方法示範與實驗,導入生物有機資材,並公開展示,以期社會各界認識小農也可以加入國際減碳的行列。
長良淨零減碳第一米
7月14日在長良里陳文華里長的1公頃田地中實施了示範減碳耕作,陳文華表示,長良里近幾十年來都是使用化肥、農藥的慣行農法,土壤的肥份越來越少,但是也無法一下實施有機,但是參與「小農種碳」,可以逐步走向有機,相信會提高長良米的品質,通過國際減碳認證,也可以促進銷路。
年初長良里即展開減碳專案基準線的土壤有機碳測定,土質偏酸性,而且有機質只有2%,相對偏低。七月完成第一期稻作的收割,準備第二期稻作,引進大統生技集團的「大統四季旺(5-09禽畜糞堆肥) 」,並針對水稻特性再添加加生物炭/草木灰、羽毛粉提高有機碳含量,實現循環再生農業,長期使用會提高土壤有機碳的含量,這都需要實際應用的驗證,並經過實質土壤有機碳的檢驗,和國際認證。
減碳開發單位天地和氣引用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全球土壤再固碳》中「德國砂質土壤上糞處理的長期實驗」5712平方公尺(0.517公頃)案例作為標竿,因長良里是實際的農田,將實驗擴大到20公頃,以對照其他田地的固碳效果。
由於農業試驗所長期研究全國各地農田土壤情況,長良里的歷史土壤有機質比附近地區都低,而其水源來自台灣護國神山玉山的清水溪,水質清澈純淨,開發已有百年歷史,從未缺水,是一個適合的研究場所;今年2月農試所也在該里進行大規模土壤採樣,所以其土壤的資訊也比較完整可信,可作為長期研究的基地。
花東是台灣第一個減碳認證的起跑者
小農種碳專案的參與機構慈濟大學通識中心主任江允智認為,花東雖是台灣的後山,卻是台灣有機農業的最前線,現在也是第一個減碳認證的起跑者,不論農民、企業都應該把握全球氣候行動的契機,慈大也可以協助各界善盡社區責任。
台東大學友善環境農漁業中心主任劉烔錫指出,台灣推動有機、友善農業多年,社會也有高度共識,此時引進國際減碳認證,不僅幫台灣的有機、友善農業打開一扇新的窗戶,也可以讓農業不僅是健康,更是環境的守護者。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也是小農種碳專案的推手,他強調這次認證不但是SDG13氣候行動,也是SDG2糧食安全,SDG3健康福祉,SDG4優質教育,SDG8有尊嚴的工作和經濟成長,SDG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的量化認證,這些對小農、企業都是非常重要的普世價值,未來成功固碳也可以實現健康的土壤,健康的糧食,健康的人,值得大共同關注、參與。
大統哈拉灣總經理魏秉鍵表示,一般人以為有機肥料會成本比較貴,但總體的使用成本卻比較低,而以有機農產品的價格高,所以CP值還是比較高的,而且現在有國際減碳認證和碳權的加持,再加上有國際SDG的認證和標章,將可以再將產品價值提高,未來消費者或企業認購,不但吃到優質、有機、口感良好的米,更同時實現減碳的全球公民責任。
農業是氣候變化的問題,也是解方
農業減碳在2015年巴黎協議中受到重視,因為法國農業部長高舉「千分之四」大旗,以土壤是地球最大的碳匯,只要每年增加千分之四的土壤碳的儲存,就能解決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問題;另一方面,聯合國糧農組織也宣稱農業的碳排放量,包括水田湛水,畜牧糞便、牛屁排放的甲烷,以及農機使用化石燃料,和翻耕造成的碳排放達到1/4的人類活動碳排放量。
農業減碳成為近年來減碳的熱門話題,但是實際從事農業減碳的卻不多,因為大多數人並不了解要如何增加土壤有機碳,以減少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地球的在25-15億年前,二氧化碳濃度超高於現在,因為有細菌出現逐漸吸收二氧化碳,後來有光合作用的細菌、植物,更加速了二氧化碳吸收,才創造出其他生物、物種出現的機會,從現代生態、氣候學角度來看,就是維持地球的碳循環平衡。
有人試圖以科技手段進行碳捕捉、封存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迄今都沒有可以長期(100年以上)穩定、安全儲存的實證,所謂碳封存在實務並尚未成熟。
然而葉綠素光合作用,集造化之功,不論AI多先進,科技可以登月、登火星,人類尚無法模擬葉綠素的功能,例如光反應把水分裂成氫氣、氧氣,如果做到了,則可以大量廉價且安全的產生氫氣,轉化為氫能源;暗反應則是把二氧化碳和氫氧離子組合成葡萄糖分子,這就可以產生食物,也解決了糧食安全。
同時解決糧食安全、氣候變遷、減碳淨零
在人類能夠模擬光合作用前,最好的還是農業的耕作,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時可以解決糧食安全,和氣候變遷減碳淨零的問題。
很多人以為有機農業、有機肥就可以讓土壤的有機質增加,這是望文生義的誤解。如果有機肥只是像豆粕、苦茶粕這類的有機物,沒有生命,放在土中,大部分會被細菌快速分解成二氧化碳,進入空氣,少部分才會被植物吸收。要增加土壤中的有物質,長期穩定存在土壤中,還是要靠土壤中的微生物繁殖滋生。
健康的有機土壤,一立方公分的土壤中,會有數十億隻的微生物,而且還會繼續繁殖,微生物細肥存放了有機質。
動植物排洩或死亡後,其排洩物或屍體也含有有機物,但這些死亡的有機物在短期內(從數日到數年)又會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唯被微生物吸收的碳,成為有生命的有機質,才會成為長久的碳保存在土壤中。簡言之,土壤中的微生物多寡,決定了土壤有機碳的多寡。
我們測定土壤中的有機碳含量,是以土壤乾燥去除水分的重量(A),再灰化後的重量(B),乾燥土壤失去的重量(C=B-A)就被認為是變成CO2,其重量差即為碳的重量,(C)X44/12=CO2的重量,即為當年固碳/種碳的結果。
希望長良里,台灣最偏遠的小農種碳,是台灣小農種碳的第一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