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韋伶
圖片 攝影:林韋伶 提供
在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時不時拋出驚人發言,讓2025年金融市場動盪不安。面對震盪的投資環境,台北金融基金會在週二(2/18)舉辦債券研究聯誼會新春會議,請到台新投信董事長鄭貞茂與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教授陳松興,分別以「2025全球債市展望」與「2025全球總體經濟趨勢」為題進行演說,為投資人提供2025年投資建議。
回顧過去幾年,全球市場歷經了巨大變化,特別是通膨與利率的劇烈波動。「過去兩年,美國聯準會(Fed)經歷了快速升息,市場原本預期2024年開始降息,甚至希望能降2到3個百分點,回到3%左右的區間,但現在看來,這樣的預期已經不再主流。」台新投信董事長鄭貞茂這樣分析。
緩降息成2025年基調 債券投資人心態應調整
「現在的市場預測,認為2025年聯準會可能只會降息一碼,甚至要到下半年才開始動作。」鄭貞茂指出,這背後的主要原因在於通膨依然存在,且美國財政赤字問題嚴峻,「大家原本以為川普會推動降稅政策,但如果赤字增加,國債問題無法解決,利率下行的空間恐怕會受限。」
台北金融基金會舉辦債券研究聯誼會,前排左四為台北金融基金會董事長周吳添。(照片來源: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提供)
此外,貿易戰與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也讓市場陷入迷茫,鄭貞茂分析:「川普的團隊不認為關稅會推高通膨,但市場有不同看法。現在的關鍵問題是,關稅政策是否真的會影響物價?這是市場觀望的重點。」
「美國10年期公債利率要回到4%以下,可能沒那麼容易。」鄭貞茂直言,目前市場仍處於高利率環境,美國國債的利率居高不下,使得資本利得機會有限,「如果你去年在4.3%進場放空,等它升到4.8%再平倉,那確實能賺一波。但如果現在才進場做多,利率下行的空間並不樂觀。」
儘管如此,美債市場仍是全球資金配置的重要標的。鄭貞茂判斷:「雖然美債的資本利得空間有限,但它仍是最穩定的選擇。相較之下,歐洲債市的前景可能更值得關注,因為歐洲央行的降息步伐較積極。」
債券市場怎麼選?鄭貞茂:歐債、新興市場值得關注
談到歐洲市場,鄭貞茂認為:「歐洲央行已經開始降息,經濟表現疲弱,這使得歐債的投資吸引力增加。但投資歐洲公司債時,必須慎選標的,因為歐洲企業的違約風險相對較高。」
至於新興市場,則是投資機會與風險並存,「新興市場債券的表現極端分化。例如,阿根廷因為施行『震盪療法』,通膨快速下降,導致債券價格大漲。但相對來說,巴西和印度的表現就不那麼亮眼。」鄭貞茂提醒,投資人需要針對不同國家的財政狀況與貨幣政策進行細緻分析。
整體來說,鄭貞茂認為今年降息空間減少至2碼,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約介於4%~4.6%。在公司債的部分,利差雖低,但獲利穩健使信用風險可控,但必須留意歐洲經濟走勢,避開體質較差的企業。
此外,由於川普2.0時代政策不確定成為常態,鄭貞茂建議,新興市場債券風險較高,配置以穩定性較好的新興市場企業債為佳。
黃金價格飆漲案情不單純 陳松興:破3千美元跑不掉
在近期價格飆升的黃金部分,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教授陳松興直言:「我覺得黃金價格突破每盎司3000美元應該是跑不掉」。
他進一步分析:「近期黃金價格飆升,反映出市場的不安。隨著各國央行減少美元資產,轉向黃金作為儲備資產,黃金的避險價值再次受到重視。全球局勢動盪,投資人開始尋找相對穩定的資產配置,而黃金正是其中之一。」
圖為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教授陳松興。(攝影:林韋伶)
「各國央行已經連續幾年大量購入黃金,而市場資金也開始流入黃金相關的ETF和避險基金,這顯示出大家對未來美元體系的信心正在動搖。」陳松興補充說,當市場對全球經濟與金融系統的穩定性產生懷疑時,黃金通常會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在這樣的環境下,投資人應該思考,是否要在資產配置中納入適量的黃金,以平衡整體風險。不過,陳松興也提醒投資人,黃金的價格會受到利率變動的影響,如果未來聯準會的政策發生轉變,黃金價格可能會出現波動,因此仍需審慎操作。
此外,陳松興也提出他對全球「科技政變」的有趣觀察。他點出:「現在的市場變局,已經不只是經濟和政治的問題,而是進入一場『科技政變』。」也就是美國科技業正在主導全球經濟與政治格局,甚至影響政府決策,從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被稱為「地下總統」、科技巨頭與政府的關係前所未有地緊密可看出。
美試圖掌握全球技術發展主導 台積電成要角
「不只是美國,歐洲也在這場科技競賽中找尋自己的定位,但目前看來,歐盟的監管政策對科技產業形成了很大挑戰。」陳松興指出,美國政府在AI領域的政策,正試圖掌控全球技術發展的主導權,「這也是為什麼美國不惜一切代價要掌握台積電,因為半導體是未來的關鍵基礎。」
陳松興認為,川普關心的不只是關稅,還有台積電與新台幣匯率,「現在市場關注的焦點,都放在川普的關稅政策,但其實,川普真正關心的,可能不是關稅,而是『那家公司』以及新台幣匯率問題。」
陳松興直指,台積電對美國來說,已經不只是企業,而是關乎國家安全與科技戰略的核心資產,「美國政府的態度很明確,他們要的不只是台積電赴美設廠,而是希望整個台積電都變成美國的一部分,這樣他們才能真正掌控半導體供應鏈的主導權。」
在新台幣匯率的部分,陳松興分析:「台灣對美國是順差國,因此美國財政部一直在關注台灣央行是否刻意壓低新台幣匯率,來維持出口競爭力。」美國可能會在未來的貿易談判中,施壓台灣調整匯率政策,甚至可能影響台灣的貨幣政策走向。
台北金融基金會董事長周吳添總結指出:「投資的最大風險,並不是我們已知的市場波動,而是那些在風險框架之外的突發變數。」他提醒投資人,所有在風險管理範圍內的挑戰,都有機會提前準備,並透過資產配置來降低影響。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金融巨擘驚爆大裁員!多人無預警金飯碗碎滿地 首波公告鎖定亞洲員工:這類職位危險了…
國中補全科要20萬,榨乾雙薪家庭!退休老人最後悔的事:孩子補習費,透支我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