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一名13歲國中生於2月24日凌晨突然痙攣昏迷,緊急送醫後不治,其遺體被疑似驗出毒藥物中毒反應。家屬悲痛指出,孩子疑似在校內長期遭受霸凌,甚至曾被同學帶往廁所強迫餵毒(咖啡包)。目前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檢警將進一步解剖釐清死因。
圖片來源:pexels(示意圖非當事人)
家屬悲痛發聲,質疑孩子遭強迫餵毒
死者母親於2月27日在社群平台發文,表達對孩子猝死的疑問,並希望喚起社會對 校園霸凌與毒品危害 的關注。她表示:「有學生出面指證,阿翰在學校長期被同學霸凌,還有被帶到廁所強迫餵毒(咖啡包)。現在的社會真的太恐怖了,希望大家多注意孩子在學校的狀況。」
圖片來源:翻攝當事人臉書發文
警方表示,案件於2月24日接獲家屬報案後,隨即向台南地檢署報請相驗,並於25日進行初步檢驗,後續將擇期解剖,釐清詳細死因。
校方回應:已啟動校安通報與調查
針對家屬指控,校方也發布聲明:
1.本校林生因故自2月20日起請假在家,直至2月24日接獲家屬通知學生於家中因身體不適送醫後不幸離世。我們對此深感哀痛,並向該生家屬致上最深切的慰問。
2.本校已主動完成校安與社政通報,並依規受理家長申請疑似霸凌案件與啟動調查。
3.家長另已向警察局報案,本案已進入司法程序,學校也會全力配合檢調之調查,在真相尚未釐清前,請外界不要穿鑿附會,增加不必要的困擾與傷害,也期待司法早日釐清調查結果。
4.對於本校學生,學校已請輔諮中心入班進行團體輔導,並請導師及家長持續關注學生們的情緒反應,後續也將持續給予家屬輔導關懷及協助。
圖片來源:校方臉書發文
「咖啡包」是什麼?如何防範?
所謂的 「咖啡包」,並非真正的咖啡,而是 偽裝成咖啡、奶茶等飲品包裝的毒品,內含第三、四級毒品成分,如K他命、FM2、喵喵(Mephedrone)等,嚴重影響人體健康,可能導致 中樞神經損害、意識模糊、嘔吐、昏迷甚至死亡。
這類毒品常見於校園、夜店、KTV等場所,許多不法分子會利用飲料包裝掩飾毒品,甚至威脅、誘騙未成年學生服用,一旦上癮,將影響孩子的學習、健康甚至生命。
圖片來源:毒品防制中心
如何預防毒品危害?
教育孩子辨識毒品偽裝手法:讓孩子了解 「免費請你喝」、「讓你提神醒腦」等說詞可能是毒品陷阱,千萬不要輕信。
提醒孩子不接受來路不明的飲品與食品:任何外表看似咖啡、奶茶、果汁等的可疑飲品,都應提高警覺,拒絕飲用。
關心孩子在校的交友狀況:家長應定期與孩子溝通,關心交友圈,若有異常行為,應及時介入。
學校應加強校園安全巡查:加強廁所、操場、樓梯間等隱密空間的巡視,防止霸凌與毒品交易發生。
建立舉報機制,讓學生勇於求助:若發現同學有疑似遭受霸凌或毒品誘騙,應立即向導師、輔導老師或家長求助,並可撥打 110(報警)、113(婦幼專線)、0800-770-885(戒毒專線)。
本案仍在調查中,校園霸凌與毒品問題需要社會共同關注與防範。家長、學校與學生都應提高警覺,防止「咖啡包」等偽裝毒品入侵校園,守護孩子的安全與健康。如需掌握更多防毒資訊,可至內政部警政署「反毒大本營」官網查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