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完全禁止超加工食品不實際!營養專家:聰明搭配也能均衡飲食

聯合新聞網

更新於 03月24日03:10 • 發布於 03月23日23:48

根據「Women's Health」報導,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長Robert Kennedy Jr.推動「讓美國再次健康」(MAHA)運動,致力於改革醫療、慢性病預防等議題,並特別強調應解決超加工食品對健康的影響。雖然研究顯示,這類食品與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健康問題密切相關,但專家指出,單純禁止超加工食品並非最佳解方,應從飲食均衡的角度出發,採取更務實的策略。

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 UPF)指的是含有人工添加物、防腐劑等成分,並經高度加工以延長保存期限的食品,例如冷凍食品、碳酸飲料、加工肉品、零食、速食等。營養學家Scott Keatley表示,這類食品含有高糖、高鹽與不健康脂肪,長期食用可能增加多種慢性病風險,因此應盡量減少攝取。但由於超加工食品在美國飲食中占比高達70%,幾乎不可能完全避免,因此專家建議,應從不同的加工程度來評估食品,而非一概而論。例如,植物奶雖屬超加工食品,但其健康風險遠低於洋芋片或速食。

哈佛大學醫學院講師Julia Menichetti指出,目前的食品分類系統過於簡化,無法準確區分各類食品的健康風險。因此,營養學界主張,應優先選擇富含必需營養素、加工程度較低的食物。例如,以氣泡水搭配新鮮水果取代含糖飲料,以堅果、未加工爆米花取代洋芋片或包裝餅乾,進而減少人工添加物攝取,提高飲食品質。

專家強調,完全拒絕超加工食品並非現實可行的選擇,更重要的是維持整體營養均衡,適度搭配天然食物,避免過度依賴加工食品。未來,如何讓民眾在現代飲食環境中做出更健康的選擇,將是公共衛生政策的重要課題。

秒讀即時話題不費力 點我加入聯合新聞網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