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美股盤勢分析】特斯拉飆逾6%,帶動標普及那指創新高!(2024.05.22)

CMoney

發布於 05月22日00:42 • 李珣廷 Terence
【美股盤勢分析】特斯拉飆逾6%,帶動標普及那指創新高!(2024.05.22)

▲大盤解析

輝達 (NVDA) 將在台灣時間週四凌晨公布財報,市場對其財報寄予厚望,今年以來輝達已上漲超過 90%,昨日又創下收盤歷史新高。另外,微軟 (MSFT) Build 開發者大會發表 AI 成果,推動微軟股價盤中創下歷史新高。

另外,標普 500 指數及那指再創新高關鍵為特斯拉 (TSLA) 上漲逾 6%,主因其在拉斯維加斯 先進清潔交通博覽會 ( Advanced Clean Transportation Expo ) 中展示全電動卡車Tesla Semi,並表示百事可樂 (PEP) 已在車隊中部署 50 輛 Tesla Semi,特斯拉也正在內華達建造一家 Tesla Semi 工廠,預計 2026 年開始交付。特斯拉的上漲幾乎貢獻標普 500 指數及那指所有漲幅。

▲強勢類股

圖片來源:Finviz
圖片來源:Finviz

▲財報速覽

勞氏第一季財報優於預期,進軍專業承包商市場成效顯著

  • 財務表現

  • 營收和獲利:勞氏 (LOW) 第一季營收213.64億美元,雖低於去年同期的223.47億美元,但高於分析師預估的211.37億美元。每股獲利3.06美元,也優於分析師預期的2.95美元。

  • 毛利率:第一季毛利率7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約6%,但高於分析師預期。

  • 營運分析

  • 同店銷售下滑4.1%,優於分析師預期的下滑5.5%,表明小型居家裝修需求穩定。

  • 根據Placer.ai的數據,4月客流量年增0.2%,而3月和2月分別下滑1.1%和2.8%。

  • 通膨與高利率影響:高利率和通膨影響消費者購買大型商品的興趣,但對小型維修的需求仍然存在,這提振了勞氏的營收。

  • 專業承包商市場:專業建築商和承包商的需求穩定,幫助抵消了家庭DIY客戶的疲軟。

  • 未來展望

  • 全年預測:預計全年銷售額介在840億至850億美元之間,每股獲利在12美元至12.30美元之間,同店銷售下滑2%至3%。

  • 新策略:計劃推出DIY忠誠計畫和擴大當日送達服務,以吸引更多客戶並增強市場競爭力。

結論

勞氏在2024會計年度第一季的財報顯示,儘管營收和獲利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但仍優於華爾街預期。特別是同店銷售降幅小於預期,表明居家裝修需求穩定,專業承包商市場的拓展也成效顯著。展望未來,勞氏預計全年銷售額將在840億至850億美元之間,並持續推出吸引客戶的策略,如DIY忠誠計畫和當日送達服務,這些措施有助於增強其市場競爭力。

梅西百貨公布第1財季業績超預期,強調轉虧為盈戰略

  • 財務表現

  • 獲利超預期:梅西百貨 (MACY) 第1財季調整後每股獲利27美分,高於預期的15美分。

  • 營收略低於預期:調整後營收48.5億美元,略低於預期的48.6億美元。

  • 營收與銷售

  • 營收下降:淨銷售額較上年同期下降約3%,至48.5億美元。

  • 淨利下降:第1財季淨利下降60%至6200萬美元,合每股22美分。

  • 經營策略

  • 關閉門市:計劃關閉約150家同名門市,占總數的四分之一以上,並裁員2300多人。

  • 投資表現強勁業務:將投資於繼續營業的約350家梅西百貨門市,開設更多Bloomingdale’s和Bluemercury門市。

  • 特定業務表現

  • Bloomingdale’s和Bluemercury表現優異:Bluemercury的可比較銷售額增加了4.3%,Bloomingdale’s成長0.3%。

  • 前50家門市銷售增長:這些門市的可比銷售額成長3.4%。

  • 長期展望

  • 調高全年財測:預計淨銷售額在223至229億美元之間,調整後每股獲利在2.55至2.90美元之間。

  • 轉型與投資:2024年被視為轉型和投資年,專注於吸引更多千禧世代和Z世代購物者。

結論

梅西百貨在第1財季成功實現了預期獲利,儘管營收略低於預期,但其轉虧為盈的策略已初見成效。公司調高全年獲利預測,並持續縮減規模,關閉表現不佳的門市,同時投資於表現強勁的業務單位。儘管面對經濟背景變化和消費者謹慎購物的挑戰,梅西百貨對於長期恢復永續獲利成長充滿信心。

▲焦點新聞

產業

歐洲理事會批准《人工智慧法案》,全球首部 AI 監管法規即將生效

1. 《人工智慧法案》概述

  • 風險分類:法案將 AI 系統分為「不可接受風險」、「高風險」、「有限風險」和「極低風險」四類,並針對不同風險類別制定相應的監管策略。
  • 逐步適用:法案內容將分階段適用,禁止性規定在生效 6 個月後適用;通用型人工智慧的義務和規則在生效 12 個月後適用;法案完全適用則在生效 24 個月後,高風險 AI 系統的部分規則在 36 個月後適用。

2. 高風險 AI 系統

  • 涵蓋範圍:包括自動駕駛汽車、醫療設備、金融服務和教育領域的 AI 應用,這些系統需要特別監管以防止對公民健康、安全和基本權利構成風險。

3. 法規影響

  • 監管和罰則:歐盟委員會可對違反法案的公司處以最高 3,500 萬歐元或全球年收入 7% 的罰款,以較高者為準。
  • 全球影響:美國科技公司將密切關注此法案,確保其 AI 系統符合新規,這些規則對全球 AI 行業具有重大影響。

4. 歐盟的立場

  • 數位部長聲明:比利時數位部長米歇爾表示,法案的通過強調了歐盟在處理新技術時的信任、透明度和問責制的重要性,同時促進技術創新。

5. 實施挑戰與過渡期

  • 實施挑戰:Clifford Chance 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Dessi Savova 表示,法案對生成式人工智慧系統的嚴格限制要到生效 12 個月後才開始,並且有 36 個月的過渡期以達到合規要求。
  • 過渡期安排:目前商用的生成式 AI 系統(如 OpenAI 的 ChatGPT、Google 的 Gemini 和微軟的 Copilot)將有 36 個月的過渡期來符合新法規的要求。

6. 未來展望

  • 專家意見:Cripps 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Matthew Holman 和 Clifford Chance 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Dessi Savova 均強調,接下來的重點在於法案的有效實施和執行,以確保法規能夠真正促進 AI 行業的健康發展。

結論
歐洲理事會批准《人工智慧法案》,標誌著全球首部針對 AI 技術的全面監管法規即將生效。這一法規將對 AI 技術的應用和發展進行嚴格監控,確保技術的安全和合規。全球 AI 行業尤其是美國科技公司將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必須適應和遵守歐盟的新法規。

個股

微軟亮相最新Copilot+,攜手全球OEM廠商推出搭載Snapdragon X Elite的PC
1. 合作與推出

  • 微軟與高通合作:攜手推出搭載Snapdragon X Elite和Snapdragon X Plus的PC,將Copilot+體驗引入日常裝置。
  • OEM廠商參與:宏碁、華碩、戴爾、惠普、聯想、三星等將推出多款產品,進一步推動市場普及。

2. 技術與效能

  • NPU效能領先:Snapdragon X Elite的NPU效能比蘋果M3高出2.6倍,比Core Ultra 7高出5.4倍。
  • 高效能CPU:Snapdragon X Elite搭載高通Oryon CPU,在每瓦效能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功耗較競品低60%。

3. 產品特性

  • 多樣產品:各廠商推出多種型號,涵蓋不同尺寸和價位,如Acer Swift 14 AI、ASUS Vivobook S 15、Dell XPS 13等。
  • 電池續航力:新一代PC具備突破性的AI功能和數日的電池續航力,滿足用戶長時間使用需求。

4. 市場影響

  • 重新定義PC體驗:高通和微軟的合作將PC使用體驗提升到全新水準,特別是在生產力、創造力和娛樂等方面。
  • 技術前沿:搭載Snapdragon X系列的Copilot+ PC,使Windows PC處於技術前沿,推動整體市場的技術進步。

5. 業界展望

  • 突破性AI功能:雙方合作實現了突破性的AI功能,為個人運算體驗帶來革命性變革。
  • 領先效能與續航力:Snapdragon X系列PC為Windows生態系帶來領先的每瓦效能和無與倫比的電池續航力,是PC市場的重要轉折點。

結論
微軟與高通攜手推出搭載最新Snapdragon X Elite和Snapdragon X Plus的PC,藉由這些高效能平台,實現了Copilot+的強大功能,改變了PC的使用體驗。這些新一代PC不僅在效能和電池續航力方面領先,更在AI運算上突破了極限。多家全球知名OEM廠商,如宏碁、華碩、戴爾、惠普、聯想、三星等,將推出多款基於這些技術的新產品,這預示著PC市場即將迎來一波技術革新浪潮。

微軟 Build 開發者大會聚焦 AI 軟體與擴充功能,推出 Team Copilot 和 Azure Cobalt 100

1. Team Copilot

  • 功能介紹:Team Copilot 是將 AI 代理程式導入 Microsoft Teams 中的聊天和會議功能,可在會議中擔任主持人,負責做筆記、總結重要資訊和追蹤截止日期。
  • 推出時間:預計今年稍晚向企業客戶推出。

2. Cobalt 100 處理器

  • 預覽版發布:周二起開放 Cobalt 100 中央處理器的預覽版,供 Azure 雲端運算服務的客戶試用。
  • 市場影響:雖然 Cobalt 100 並非專為 AI 提供動力,但對於微軟在運算租賃業務中的競爭力是一大里程碑。

3. 其他公告

  • GitHub Copilot 擴充功能:發布新的擴充功能,進一步提升開發者的編程效率。
  • 與可汗學院合作:為美國教師提供免費的 AI 工具,支持教育領域的數位化轉型。
  • AI 分析平台 Fabric:推出即時智慧功能,提升數據分析的效率。

4. 與 Meta 的合作

  • Windows Volumetric 應用:將 Windows Volumetric 應用導入 Meta 頭戴裝置 Quest,開發者可以將應用擴展到 3D 空間。

5. GPT-4o 發展

  • 奧特曼演講: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在會後談論了 GPT-4o 的發展。
  • 合作深化:微軟將 GPT-4o 直接整合至 Copilot 和 Azure AI 雲端套件,顯示微軟與 OpenAI 的合作正在深化。

結論

在今年的 Build 開發者大會上,微軟展示了其在 AI 和雲端運算領域的最新進展,包括 Team Copilot 的推出和自製晶片 Cobalt 100 的預覽版。Team Copilot 旨在提升 Microsoft Teams 的功能,為企業客戶提供強大的 AI 支持。而 Cobalt 100 處理器的發布標誌著微軟在雲端運算市場的重大進步。此外,微軟還宣布了與 Meta 的合作、GitHub Copilot 的擴展以及與可汗學院的合作。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在會後談論了 GPT-4o 的進展,顯示微軟與 OpenAI 的合作正在深化。這些舉措表明,微軟正積極推動其在 AI 和雲端運算方面的競爭力。

特斯拉更新 Tesla Semi 項目:2026 年交付,續航達 500 英里

  • 生產計劃

  • 工廠建設:內華達州的新工廠將於 2026 年開始交付 Tesla Semi,並逐步提升至每年 50,000 輛的目標產能。

  • 目標交付日期:2026 年按生產規格交付給客戶。

  • 車型與續航

  • 長續航版:續航里程達 500 英里,車輛重量 23,000 磅。

  • 標準續航版:續航里程 300 英里,空車重量 20,000 磅。

  • 實際測試

  • 試點計劃:與百事公司的 FritoLay 部門合作,進行試點測試,百事公司將接收 50 輛卡車,目前測試約 35 輛。

  • 運行數據:在實際測試中進行了 250 英里和 520 英里的長距離運行,總重達 82,000 磅。

  • 里程積累:試驗車隊已積累 350 萬英里的測試里程。

  • 技術與性能

  • 充電效率:卡車可在 24 小時內行駛超過 1000 英里,快速充電技術使其成為可能。

  • 極端環境測試:使用 Semi 在極端天氣和山區地帶運送電池,驗證其性能。

結論
特斯拉最近宣布其 Tesla Semi 將於 2026 年開始按生產規格交付,目標年產能為 50,000 輛。此次更新強調了車輛的續航里程和載重量,並展示了在實際測試中的性能。與百事公司的合作試點計劃進一步驗證了 Tesla Semi 的長距離行駛能力和實際運營效益。隨著這些新細節的公開,Tesla 正在穩步推進其在電動卡車市場的布局。

▲放大鏡觀點

儘管聯準會官員的態度保守,但也讓市場保持理性,且有 AI 題材當靠山,恐慌指數 VIX 降至 2019 年以來最低。與先前看法一致,目前市場大抵對聯準會官員的鷹派言論免疫,經濟數據才是王道。微軟 Build 開發者大會持續推出新應用,AI 依舊是驅動股市上漲最重要的催化劑。輝達將在台灣時間週四凌晨公布財報,市場預估其 2025 財年第 1 季營收 246 億美元,年增242%;EPS 年增超過 411%,達 5.58 美元,建議投資人關注四大議題:1) 財報數字能否達到市場的高標準期待、2) 毛利率是否登頂、3) GB200 AI 伺服器系統今明兩年的增產速度、4) 最新款 Blackwell 架構晶片出貨前,既有產品銷售成長幅度是否放緩。

整體而言維持先前看法,資訊科技及通訊服務類股重回主流,有利於多頭攻勢延續,謹慎防美股創高後可能出現震盪,但預期整體呈現驚驚漲走勢,長多趨勢不變,投資人無須擔心,逢低皆是布局的好時間。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