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美股盤勢分析】輝達一枝獨秀,美股綠油油(2024.05.24)

CMoney

發布於 05月24日00:19 • 李珣廷 Terence
【美股盤勢分析】輝達一枝獨秀,美股綠油油(2024.05.24)

▲大盤解析

輝達 (NVDA) 財報傲視群雄,昨日股價直奔雲霄,大漲 9.3% 突破千元大關來到每股 1037.99 美元,帶領資訊科技類股開盤攻高。然而,美國初領失業金人數較前值滑落,且低於市場預期,加上標普全球 PMI 初值上升至兩年來新高,投資人再度下修聯準會今年降息服務預期至 1 碼,早盤漲幅收斂。另外,下週一美國因將士紀念日休市一天,短線賣壓出籠,美股回落。道瓊受到波音 (BA) 下跌逾 7% 拖累,下跌超過 1.5%。類股方面,僅資訊科技股逆勢收紅,公用事業、房地產等利率敏感型類股跌幅最重,皆超過 2%。

▲強勢類股

圖片來源:Finviz
圖片來源:Finviz

▲焦點新聞

總經

美國5月商業活動創兩年新高,通膨壓力增強

結論

美國5月商業活動以兩年來最快速度成長,主要由服務業強勁推動,製造業也顯著擴張。然而,投入價格飆升暗示未來幾個月商品通膨可能加劇,這不僅解釋了聯準會高利率政策將維持更久,也透露2%通膨目標難以實現。企業雖然對未來一年前景更為光明,但面對通膨和利率的不確定性,仍保持謹慎態度。

重點摘要

PMI數據分析

  • 製造業PMI: 5月初值報50.9,市場預期50.0,前值50.0,創2個月新高。
  • 服務業PMI: 5月初值報54.8,市場預期51.2,前值51.3,創12個月新高。
  • 綜合PMI: 5月初值報54.4,市場預期51.1,前值51.3,創2022年4月以來新高。

需求與訂單狀況

  • 新訂單指數: 4月從49.1升至51.7,顯示需求回升。
  • 就業指標: 連續第二個月萎縮,但下滑速度減緩。

成本壓力與通膨預期

  • 投入價格上升: 製造業投入指數達一年半以來新高,主要涉及金屬、化學品、塑膠、木材產品、能源和能動力成本。
  • 服務業成本轉嫁: 高人力成本推高服務業成本,企業透過漲價轉嫁消費者。

經濟與政策前景

  • 經濟活動加速: 5月綜合PMI創新高,意味著第二季中期經濟活動加速。
  • 企業信心與不確定性: 雖然商業信心有所提升,但企業對通膨和利率走勢不確定性以及地緣政治和美國大選仍保持謹慎態度。
  • 通膨動力: 主要來自製造業,通膨和銷售價格均高於疫情前標準,Fed的2%通膨目標難以達成。

美國初領失業金人數下滑,勞動力市場仍然緊張

結論

美國初領失業金人數創去年9月以來最大連續降幅,顯示就業需求和企業裁員狀況有所緩解。儘管勞動力市場降溫速度放緩,但整體仍處於緊張狀態。企業對裁員的擔憂減少,但勞動力短缺問題仍然存在。這些數據和趨勢表明,就業市場仍然強勁,未顯示大規模崩解跡象,聯準會對就業市場的平衡需求和供給持樂觀態度。

重點摘要

失業金申請數據

  • 初領失業金人數: 截至5月18日當周,初領失業金人數報21.5萬人,低於市場預期的22.0萬人,較前值22.3萬人減少8千人,創去年9月以來最大連續降幅。
  • 續領失業金人數: 截至5月11日當周,續領失業金人數報179.4萬人,符合市場預期,較前值178.6萬人增加8千人。

就業市場狀況

  • 裁員速度放緩: 最近6個月內,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一直在歷史新低範圍內狹幅波動,顯示企業裁員速度有所放緩。
  • 雇主招聘放緩: 最新就業報告顯示雇主招聘速度有所放緩,勞動力市場降溫但速度緩慢。

市場分析與企業反應

  • 就業調查數據: 在5月就業調查的參考周,申請失業金人數略有下滑,表明就業市場降溫過程緩慢。
  • 企業裁員趨勢: 最近的財報季中,企業提及裁員部分減少,並提到勞動力短缺問題有所緩解。

專家觀點

  • Robert Frick: 表示初領失業金人數的下降顯示勞動力市場仍然強勁,未出現加速的失業現象。
  • Christopher Rupkey: 強調就業市場未顯示大規模崩解跡象,企業無需進一步裁員,經濟表現相對良好。

聯準會觀點

  • Fed會議記錄: 聯準會認為就業市場降溫速度放緩,但需求和供給趨於更好的平衡,整體就業市場仍然緊張。

產業

跨界SUV和皮卡需求推動美國5月新車銷售增長,電動車市場需求疲軟

結論

美國5月新車銷售量預計將較去年同期增長,主要由跨界SUV和皮卡的高需求推動。然而,電動車的需求持續下降,汽車製造商正轉向利潤率更高的混合動力和汽油車型。電動車市場正處於「低潮時刻」,面臨充電設施不足、價格高昂、行駛距離有限等問題,導致買家對其興趣下降。未來新車銷售平均價格和利潤率下降,反映出市場供需失衡和折扣增加的趨勢。

重點摘要

新車銷售增長

  • 銷售數據: 2024年5月新車銷售預計達到144.68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2.9%。
  • 銷售價格: 本月平均交易價格約為45033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045美元。
  • 折扣增加: 每輛車的平均折扣支出比一年前增加48.1%,達到2640美元。
  • 利潤下降: 本月零售商單位總利潤預計將下降31.5%。

電動車市場疲軟

  • 需求下降: 電動車需求自去年以來持續下降,24%的買家表示有可能在2024年考慮購買電動車,較一年前的26%有所下降。
  • 拒絕理由: 買家對電動車的拒絕理由包括缺乏充電站、價格高昂、每次充電的行駛距離有限、充電時間長,以及無法在家或工作時充電。

汽車製造商策略

  • 產品轉向: 汽車製造商將注意力轉向利潤率更高的混合動力和汽油車型,因電動車需求波動促使它們削減對電動車的投資。
  • 庫存增加: 生產數量多於銷售量,導致庫存增加,隨時間推移,折扣可能性也增加。

三星高頻寬記憶體未通過輝達測試,市場憂慮增加

結論

三星的高頻寬記憶體 ( HBM ) 產品未能通過輝達的測試,特別是HBM3和HBM3E版本,這使得三星在與競爭對手SK海力士和美光的競爭中面臨更多挑戰。儘管三星正在與客戶合作優化產品,但市場對其能否迅速滿足輝達需求抱有疑慮。這一情況反映出高頻寬記憶體市場的競爭激烈,特別是在AI需求驅動下,對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更高。

重點摘要

測試結果

  • 測試失敗: 三位消息人士稱,三星自去年以來一直未能通過輝達對HBM3和HBM3E的測試,最近一次的失敗結果在4月公布。
  • 發熱問題: 8層和12層HBM3E晶片的測試失敗主要因發熱問題,尚不清楚能否容易解決。

市場影響

  • 競爭壓力: 測試未通過增加了三星可能進一步落後於SK海力士和美光的擔憂,這兩家公司在高頻寬記憶體市場具有競爭優勢。
  • 市場預期: 由於AI需求激增,市場對HBM的需求也在增加,預計今年HBM市場將增長超過一倍,達到近90億美元。

公司反應

  • 三星聲明: 三星表示HBM是訂製產品,需要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優化,並正在與客戶密切合作。三星拒絕對特定客戶發表評論。
  • 高層變動: 三星本週換掉半導體部門負責人,顯示出對在HBM市場中落後地位的擔憂。

其他供應商

  • 輝達未置評: 截稿前,輝達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
  • AMD合作: 儘管未能成為輝達的供應商,三星已向AMD供貨,並在2024年第一季通過AMD MI300系列的驗證。

專家觀點

  • Jeff Kim: KB證券研究部門主管表示,市場對三星能迅速通過輝達測試抱有很高期望,但像HBM這樣的專業產品需要時間來滿足客戶效能評估。

HBM技術背景

  • 技術優勢: HBM是高性能DRAM標準,晶片垂直堆疊以節省空間和降低功耗,適用於處理AI應用的大量數據。
  • 市場需求: 隨著生成式AI熱潮中對複雜GPU需求激增,HBM需求也隨之上升。

個股

波音因中國交付延遲現金流轉負,拖累道瓊指數下跌超600點

結論

波音公司因中國市場交付延遲問題,預測2024年自由現金流將為負值,對其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導致股價急跌超過7.5%。由於中國民航局對波音737 MAX 8的駕駛艙錄音機電池進行監管審查,波音未能按計劃交付飛機,進一步打擊了其現金流和市場信心。此外,波音還面臨787機型供應鏈限制和國防領域利潤率為負等挑戰,預計第二季飛機交付量不會顯著增長。這些問題綜合影響,導致道瓊指數下跌超過600點。

重點摘要

中國交付延遲

  • 監管審查: 由於中國民航局對波音737 MAX 8駕駛艙錄音機電池進行監管審查,波音推遲了向中國的飛機交付。
  • 影響財務狀況: 波音首席財務長表示,第二季現金流預計將比第一季更差,2024年自由現金流將為負值。

市場反應

  • 股價急跌: 波音股價週四急跌超過7.5%,導致道瓊指數下跌超過600點。
  • 道瓊指數影響: 波音的財務問題和交付延遲問題拖累了整體市場表現。

供應鏈挑戰

  • 787機型供應鏈: 波音787機型的供應鏈限制依舊存在,限制了波音提高產量和交付量的能力。
  • 預計交付量: 波音預計第二季787的交付數量將與第一季持平,短期內不會有明顯改善。

國防領域挑戰

  • 國防利潤率: 波音預計第二季國防領域的利潤率為負,進一步增加了公司的財務壓力。

綜合影響

  • 飛機交付量: 綜合各種挑戰,波音預計第二季飛機交付量不會大幅成長,很可能接近第一季的數量。
  • 庫存問題: 截至去年底,波音庫存約有140架737 MAX 8飛機,其中85架預定為中國航空公司提供,截至4月底,波音已向中國交付22架飛機。

▲放大鏡觀點

就業市場展現韌性,加上聯準會官員鷹派發言,市場下修今年降息幅度至 1 碼,引起賣壓出籠。股市漲高本身就是最大風險,輝達的財報可能是短期利多出盡的跡象,留意是否出現連續性修正。

不過莫忘初衷,目前影響股市的兩大因子為降息預期及企業獲利。降息倚靠的經濟數據可望在未來漸漸看到曙光,短期修正預期其實是創造新的空間與機會;財報季過後的空窗期則需要 AI 相關科技股的發表會與新品展示,

綜合以上,雖然美股股價持續墊高,本益比繼續上修終究會面臨短期獲利了結賣壓,因此目前追高風險較大,但長期基本面未明顯轉變的情況下,修正可視為下次多頭攻勢的寶貴布局機會。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