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年菜再油膩也不怕!中醫解膩妙招,過年腸胃零負擔!

姊妹淘

更新於 01月27日22:52 • 發布於 2天前 • 皮膚專科中醫師 艾莉絲
pexels-angela-roma-7363743
圖:pexels

年菜大魚大肉常讓人消化不良,讓艾莉絲中醫師幫你輕鬆解膩,每逢過年,餐桌上總少不了豐盛的年菜,像是紅燒肉、佛跳牆、炸春捲等大魚大肉,讓人食指大動。但美食的背後,也常伴隨著腸胃的負擔。許多人在節日期間,常感到胃脹、消化不良、甚至口中油膩不適。

身為中醫師,最常接到粉絲詢問:「吃了那麼多油膩的食物,如何才能快速解膩?」今天,就讓我來分享一些中醫的實用小技巧,幫助大家輕鬆應對年菜的美味負擔,讓你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守護健康!

圖:pexels
圖:pexels

解膩的中醫原理:健脾祛濕助消化

中醫認為,年菜中的高油高脂食物,容易損傷脾胃功能,導致「脾虛濕滯」,表現為食後腹脹、胃口下降、消化變慢等。要緩解這些不適,關鍵在於健脾祛濕和促進腸胃運化。以下是艾莉絲中醫師推薦的三種中醫藥材,既能幫助解膩,也方便日常運用:

1.山楂

•功效:山楂是消食健胃的好幫手,特別適合應對大魚大肉後的消化問題。它能幫助分解脂肪、加快胃腸蠕動,是年菜解膩的首選藥材。

•使用方法:可以用山楂製作茶飲,或直接加入湯品中增加風味。

2. 陳皮

•功效: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能緩解食後脹氣和胃腸不適,還有助於消化油膩食物。

•使用方法:將陳皮泡水或與其他藥材搭配煮茶,清香的口感也能增添飲品的層次感。

3. 砂仁

•功效:砂仁有醒脾開胃、化濕行氣的效果,對於腸胃功能較弱的人尤為適合。

•使用方法:砂仁可以加入湯品或研磨成粉沖泡,非常方便又實用。

這些藥材都是中醫實踐中常用的解膩佳品,適合節日期間幫助緩解腸胃不適。

圖:StockSnap
圖:StockSnap

推薦解膩茶飲:DIY健康輕飲,清爽又舒暢

除了藥材,中醫的茶飲更是解膩的不二選擇。以下是艾莉絲中醫師親自推薦的兩款簡單易做的解膩茶飲:

1. 山楂陳皮茶

•材料:山楂10克,陳皮5克,冰糖適量(可省略)。

•製作方法:

1.將山楂和陳皮洗淨,放入鍋中。

2.加入500毫升清水,煮沸後轉小火慢煮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幫助消食健胃,緩解胃脹和油膩感,特別適合飯後飲用。

2. 荷葉普洱茶

•材料:乾荷葉5克,普洱茶3克。

•製作方法:

1.將乾荷葉撕成小片,與普洱茶一同放入茶壺中。

2.加入熱水浸泡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除體內多餘油脂與廢物,減輕腸胃負擔。

這些茶飲製作簡單,口感清香,是年菜過後清爽解膩的最佳選擇。粉絲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來選擇,也可以準備好食材,隨時泡上一杯解膩茶!

實際應用:解膩的簡單穴位按摩

除了飲品外,中醫還可以透過穴位按摩來幫助緩解油膩不適,以下是兩個特別推薦的解膩穴位:

1.中脘穴

•位置:位於肚臍和胸骨下緣的中點處。

•功效:調理脾胃,促進食物消化,緩解胃脹、消化不良。

•按摩方法:用拇指輕輕按壓穴位,順時針方向按摩2至3分鐘,感覺局部微熱即可。

2. 神闕穴

•位置:肚臍正中央。

•功效:溫中健脾,調理脾胃功能,幫助排除體內濕氣與消化油膩。

•按摩方法:雙手搓熱後,以掌心輕揉肚臍周圍,每次3至5分鐘,力度適中。

每天利用這些穴位進行按摩,不僅能幫助解膩,還能促進腸胃蠕動,改善整體消化功能。

結語與建議:適量飲食,健康過年

雖然中醫解膩的方法多樣,但艾莉絲中醫師還是要提醒大家,控制飲食才是關鍵。過年期間可以適量選擇清蒸、少油的烹調方式,減少炸物與過甜食品的攝取,例如用清蒸魚代替油炸魚,或以燙青菜替代炒青菜,這樣才能從源頭減輕腸胃的負擔。

新年新氣象,讓我們從健康的生活習慣開始,享受每一餐的同時也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跟艾莉絲中醫師使用解膩小技巧,度過一個輕鬆無負擔的春節!
新年新氣象,讓我們從健康的生活習慣開始,享受每一餐的同時也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跟艾莉絲中醫師使用解膩小技巧,度過一個輕鬆無負擔的春節!

女生健康大小事,我們比妳還重視
▼ 姊妹淘最新IG「中醫師聊開了」▼

延伸閱讀

大魚大肉後的救星!中醫穴位按摩減重法,過年輕鬆甩脂不發胖!

過年通宵沒在怕!5個中醫養生妙方,讓你熬夜後輕鬆滿血復活!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