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4天捕殺8隻!巨口鯊存活億年、僅記錄226隻,花蓮外海流刺網濫捕、成珍稀鯊魚墳場

太報

更新於 2020年06月19日15:02 • 發布於 2020年06月19日09:12
巨口鯊(圖片來源/魚骨書籤臉書)
巨口鯊(圖片來源/魚骨書籤臉書)

海洋生態悲歌!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近日披露,花蓮外海自6/15起,連續4天共有8隻「巨口鯊」遭到捕殺,讓美麗海洋瞬間成為珍稀鯊魚的墳場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呼籲政府及民眾重視巨口鯊遭捕殺的問題。(圖片來源/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臉書)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呼籲政府及民眾重視巨口鯊遭捕殺的問題。(圖片來源/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臉書)

去年、前年台灣東部外海已捕殺72隻巨口鯊

根據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動社)6/18在臉書發文,近日在花蓮外海有一艘流刺網漁船,非常目的性、毫無節制地在同一個經緯度海域捕殺珍貴稀有的「巨口鯊」。而去年及前年,另外三艘花蓮的流刺網漁船,同樣專捕巨口鯊,一共在花蓮外海抓了70隻、宜蘭外海捕抓2隻,共計72隻巨口鯊。

每年4至8月,巨口鯊在隨著黑潮強大而溫暖的洋流,由南向北遷移,前往具有豐富北太平洋磷蝦的覓食地。黑潮洋流經過菲律賓、台灣、日本,在這個區域範圍中發現的巨口鯊就占了全球目擊記錄的74%。

巨口鯊自1976年被發現並命名以來,全世界僅記錄到226隻,其中146隻在台灣被捕獲,超過全球紀錄的一半(64%),且大多在花蓮外海一再被四艘漁船所獵捕。動社指出,這四艘漁船,可以說已經完全將每年巨口鯊通過台灣東部海域的「熱點」據為私有。

巨口鯊播稱為珍貴古老的溫柔巨獸。(圖片來源/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臉書)
巨口鯊播稱為珍貴古老的溫柔巨獸。(圖片來源/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臉書)

巨口鯊行動溫和緩慢、至少在白堊紀晚期就已出現

巨口鯊和保育類鯨鯊一樣巨大,行動溫和、緩慢,是鼠鯊目(又稱鯖鮫目) 現存最原始物種。科學家根據分子研究,認為巨口鯊至少在白堊紀晚期就已出現,存活在地球至少有一億年。在歷史上,巨口鯊被觀察到的次數少於300次,可能為現今世界上最稀有的鯊魚之一。

巨口鯊有一張明顯的大嘴,但只吃浮游生物,和鯨鯊、姥鯊(象鮫)同為濾食性的三種鯊魚。與其他鯊魚最大的差別就是牠驚人的體型,大部分的鯊魚體型都偏小,成巨口鯊個體體長從1.77公尺到7.10公尺,體重從13.8公斤到1,137公斤都有紀錄成為世界上已知的鯊魚類中的第三大。

動社:巨口鯊並非台灣仰賴的經濟物種,請阻止珍稀物種因濫捕而滅絕

動社指出,就是因為巨口鯊太過罕見,科學界缺乏對其族群結構、數量、變化的生態資訊,且對其遷移模式也不了解,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竟將巨口鯊的生態風險列為無危(LC, Least Concern),而台灣政府也就據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消極以對。

動社副執行長陳玉敏表示:「大型鯊魚成長緩慢、性成熟較晚、繁殖能力亦低。如此濫捕,絕對加劇巨口鯊滅絕。用陸地珍貴的台灣黑熊做比喻,這樣的濫捕獵殺真的讓人痛心!」動社也呼籲,巨口鯊並非台灣漁業或民生魚食所必須仰賴的經濟物種,希望政府能正視此議題,也請民眾一起關心台灣東部外海的珍貴瑰寶,讓台灣成為「保育巨口鯊」的國家,阻止珍稀物種因少數漁民的濫捕而滅絕。

延伸閱讀

賴芳玉律師觀點|媒體爆料庇護所供過期吐司,讓我想起多年前曾因狗仔偷拍導致關園
潛入屠宰場、臥底調查保育類野生動物買賣 陳玉敏投身動保25年:「直視苦難才有改變的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心中好新聞吧!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