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詐團 到底有多神氣
台灣詐團行騙天下、舉世聞名,國人早見怪不怪,政府頻頻宣誓打詐,抓了又抓,可惡的台灣詐團卻毫未收歛,還是全球趴趴走。
台灣詐團到底多「神氣」,姑不論他們足跡早遍及亞洲、歐洲、非洲及大洋洲,調查發現,目前有319名台灣人因涉詐被關押在8個國家,這還不包括已經被送到大陸偵審的涉案者。
成員悔改端盤子 昔日同夥買新車
曾查獲海外詐團的官警說,東南亞不少國家的監獄及看守所環境惡劣,舍房髒亂不堪,飲水及伙食不乾淨,服刑或羈押常水土不服上吐下瀉,且天氣炎熱易生皮膚病,但有錢人待遇與窮人不同,可透過管道行賄,享受菸、酒或女人,「除了沒有自由,什麼都有!」
官警說,監所環境差對詐騙集團沒有嚇阻力,因詐團不缺錢,且犯嫌普遍具「賭徒」性格,只要有利可圖,甘冒被關風險,某次押解詐團成員返台,一名年輕女犯嫌滿臉輕鬆,還濃妝豔抹戴假睫毛,「看起來以為是出國觀光,一點都不像在國外被關過!」
有詐團成員向警方透露,在話務機房打電話可領二、三萬元底薪,不輸剛畢業出社會的新鮮人,若運氣好釣到大魚上鉤,每月賺廿、卅萬元不是問題,有同夥在國外服刑,返台洗心革面去餐廳端盤子,看到「老同事」幹完一票返台買新車,忍不住又走回老路出國行騙。
詐團為何喜歡抱團出國
據指出,詐團成員多是沒有正職的年輕人,他們玩線上遊戲彼此結識,「一個拉一個」被詐團吸收,明知從事詐騙,卻向家人謊稱出國旅遊或打工。
不過,加入詐團沒有想像中輕鬆,機房採「集中式管理」避免犯行曝光,無論上下班都把成員關在機房,由廚師料理三餐及專人採買生活用品,有成員受不了想返台,卻人生地不熟,不敢脫團落跑,且詐團幕後分子多有黑道背景,會恐嚇對其不利。
近期大陸常強勢押走在海外查獲的台籍詐欺犯嫌,因陸方依詐騙金額多寡量刑,最重可判處無期徒刑,詐團十分忌憚,有的收山返台避鋒頭、有的跑往更遠的歐洲國家發展。
修法治詐團 有什麼新武器
台灣法律規定,海外電信詐欺可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但詐團機房被查獲時常把資料「毀屍滅跡」,被害人又多在大陸,遣返回台的詐欺犯多半只判刑1、2年。
今年3月立法院3讀通過「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修正案」,納入詐團犯罪。詐團主嫌可處3年以上、10年以下徒刑,參與成員或招募者可處6月以上、5年以下徒刑,刑度超過詐欺罪。
新法明確化「組織犯罪」定義,指3人以上,實施強暴、脅迫、詐術、恐嚇為手段或最重本刑逾5年有期徒刑,具「持續性」及「牟利性」的結構性組織,可適用於詐團。
首件詐欺案被依組織犯罪條例移送的就是上月在刑事局與泰國合作,在曼谷查獲的海外詐團,不只在曼谷市查獲詐騙話務機房,逮捕9名詐團成員,其中台籍兩人,同時在台拘提幕後金主。
跨國辦案 如何跨過外交泥沼
為了打擊境外詐騙,刑事局去年成立「打擊詐欺犯罪中心」,加強跨國合作,但台灣在許多國家沒有外交部代表處或警察聯絡官,談合作困難重重。
刑事局最近提出「任務型警察聯絡官」構想,獲法務部、外交部支持,未來若掌握台籍詐欺犯嫌藏身海外,將機動派遣短期警察聯絡官,在最短時間內了解該國司法制度並交換情資,合作打擊海外詐騙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