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吃飯也與專注力和日後學習力的養成有相關。孩子湯匙與筷子拿得好,手部肌肉才會更靈活有力,這對以後學習寫字的握筆很有幫助,而且孩子自己吃飯吃得愈好,日後寫字的持續度也會更高。
想協助孩子好好吃餐飯的家長,要把握兩到四歲的關鍵期。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肢體動作發展漸趨成熟,加上出現了「我想要和大人一樣」的心情,會讓此階段的孩子特別喜歡練習自己吃飯。
從孩子的小肌肉與肢體動作發展歷程來看,兩歲孩子已可以自己拿湯匙吃飯,三歲可以拿筷子吃飯,並練習保持桌面乾淨,四歲是嘴巴不靠著碗,飯粒也不會掉到桌面,五歲是用湯匙喝湯,也不會灑出來,六歲則是能獨立取餐與完成餐點。
好好吃飯也與專注力和日後學習力的養成有相關。孩子湯匙與筷子拿得好,手部肌肉才會更靈活有力,這對以後學習寫字的握筆很有幫助,而且孩子自己吃飯吃得愈好,日後寫字的持續度也會更高。
根據臨床觀察,如果孩子可以自己端著碗吃飯三十分鐘,他寫字的持續力也可能達三十分鐘。因此,媽媽努力餵孩子吃飯,卻剝奪了孩子的手部肌肉發展,等到孩子六歲時,卻要求孩子拿筆寫字要寫好,是很為難孩子的一件事。
此外,由於中文書寫較為複雜,盡早讓孩子學習用筷子吃飯,是提供孩子一個絕佳的精細動作發展及運筆練習的機會。
AGE 2-4
兩到四歲是養成孩子吃飯好習慣的關鍵期,這時孩子小肌肉正發展,可以掌控比較精細的動作,是練習正確拿湯匙與筷子的好時間點,建議父母多給孩子耐心與信心,陪著孩子一同學習。
孩子從兩歲起就可以練習拿筷子,有些孩子甚至認為筷子比湯匙好使用,對他們來說,筷子像一支大牙籤,孩子只要會戳就能取得食物,但湯匙還要有翻轉動作,取食物反而容易掉。
不過孩子練習使用筷子仍有階段性歷程,兩歲只會戳與扒,慢慢練習到了四歲以後,才有辦法真正用夾的方式使用筷子。
同時,這階段孩子的手部與背部肌肉漸漸有力,可以開始練習抬起頭與端著碗吃飯,不要再讓孩子趴在桌上或以口就碗的吃飯,這對於未來孩子的寫字持續力才有幫助。
1.湯匙與筷子的練習法不同
湯匙與筷子的練習方法可用食物的形狀、大小來區分,若要孩子練習湯匙,食物要剪成碎小狀,若要孩子練習筷子,食物就不要剪,或者先拿來練習吃麵,不是吃飯,否則會造成孩子的挫折感。
此外,一開始也可讓孩子用學習筷練習,讓他們先熟悉手勢,但不能過度倚賴,只要孩子熟悉手勢後,就能直接拿真實的筷子練習,才能真正提升孩子的手指靈巧度與手部肌肉力量。
2.練習孩子的咀嚼肌
如果孩子位於耳朵下方、腮幫子後側的臉部咀嚼肌沒力,吃飯的效率與耐力就會比較差,這樣的孩子通常吃飯超過二十分鐘就覺得很累,不想再吃。而且比起食物原狀較多的中式料理,孩子也會偏愛澱粉類食物較多的西式料理。
譬如中式料理的雞大多是帶骨的白斬雞或三杯雞肉等,而西式料理會有裹粉去炸的雞塊,對孩子而言,雞塊比起白斬雞更易咀嚼。
臨床觀察發現,咀嚼肌沒力的孩子嘴巴常會不自覺開開的,父母不妨在點心時間,給孩子一些需要咀嚼的食物,譬如豆乾、鱈魚香絲等,透過咀嚼練習增加孩子的咀嚼肌力量,進而提高孩子吃飯的效率與耐力。
生活自理能力檢核表: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