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科技業人才荒」聯發科也搶不到人!工程師超搶手,為何畢業生爆減萬人?

Cheers 快樂工作人

更新於 2021年09月24日02:43 • 發布於 2021年09月13日04:25 • 張毓思
「科技業人才荒」聯發科也搶不到人!工程師超搶手,為何畢業生爆減萬人?
「科技業人才荒」聯發科也搶不到人!工程師超搶手,為何畢業生爆減萬人?

讀完這篇文章,你可以學到什麼:

  • 除了少子化以外,學生選擇出國也是人才缺口的原因之一,海外產業規模更大,薪水往往更有競爭力。
  • 要解決科技人才荒,產業與學校唯一的路是「國際化」,除了吸引更多海外人才,企業內部溝通與文件也必須逐漸採用英語。
  • 想要求人才更高的產值,企業對人才的投資也要到位,「珍惜人才」是一門值得所有企業深思的課題。

根據104人力銀行發布的2021《半導體人才白皮書》,半導體業的人才缺口將近2.8萬人,是6年半以來的新高。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更罕見投書媒體,呼籲重視高中教育與人才培育政策。

「他(蔡明介)肯定是對人才政策感同身受,」晉麗明說,「聯發科已經是金字塔頂端,人才吸力最強的公司,連他們都找不到工程師,可以想像中小企業的狀況有多嚴峻。」

疫情間全球晶片需求高漲,半導體產業的人才需求也跟著水漲船高,但是要搶理工人才的產業,早已經不只是半導體。

「這兩三年不一樣了,大家都要數位化,連銀行做 FinTech都要找工程師,」晉麗明指出,理工人才不再只是半導體產業的市場,金融業、電子商務甚至是遊戲產業為因應新的商業模式,紛紛加入搶工程師大戰,然而台灣的理工人才卻是供不應求。

根據國發會調查,「應屆畢業生不足」已經是科技業人才缺口的首要原因。

產業需求增,理工人才卻每年減少

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2020年的高等教育理工畢業生(108學年)為9.2萬人,較前一年減少5359人。若拿2020年與2017年相比,更是硬生生減少了9110人。

在科技產業欣欣向榮之際,不過3年的時間,理工畢業生人數就減少將近1萬人。

究竟台灣的教育體制出了什麼問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少子化,」清華大學電資學院院長黃能富說,「進入大學的人數正在下降,而且下降的速度非常快。」

攤開教育部的數據,少子化的衝擊著實驚人,在2019與2020年之間,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即自然科學、資通訊科技、工程製造及營建、數學及統計領域)畢業人數減少5000人之際,教育部資料推估大專院校學生人數就減少29000人。而未來,學生人數減少的狀況只會愈來愈嚴峻。

頂尖生外流,會成為張忠謀嗎?

除少子化衝擊,學生往國外移動的比例卻也愈來愈高。「這幾年的出國人數,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師大附中教務主任陳雅萍坦言,10年前每年選擇出國學生不過10幾人,近5年卻動輒就是50人。

疫情影響下,雖然暫時緩解了出國人數,但陳雅萍以長期趨勢判斷, 高中生出國就讀的意願恐怕只會繼續增加

這些優秀學生高中畢業後提前出國,通常也意味台灣人才的流失。師大理學院院長賈至達是培養台灣物理奧林匹亞選手的重要計劃主持人,他指出,不少頂尖理工人才出國就讀,最後選擇在美國的亞馬遜、Google與IBM等海外軟體科技產業就業。

「很多人才不一定願意回來,因為海外產業規模更大,薪水往往更有競爭力,」晉麗明指出,在國內人才不足的同時,鄰近的日本、韓國與新加坡同樣吸引台灣人才向外流動。

人才外流加劇理工人才不足的窘境。但高中生出國深造是壞事嗎?黃能富認為,人才進出應該樂觀看待,反而應將赴海外工作者視為台灣的海外人才庫。

賈至達也說,「這些學生或許是未來的『張忠謀』,或是張忠謀的左右手。」

科系與出路選擇愈來愈多

更關鍵的是大學科系愈趨多元,選擇理工科系者比例跟著下降。

根據教育部資料,STEM畢業生佔整體畢業生的比例穩定下降,2005年以前,還佔整體畢業生40%以上,到了2020年只剩下32.3%。

以師大附中為例,陳雅萍觀察,高中端的文理組學生比例實際上相當穩定,選擇理組者佔所有學生比例為六至七成,實際進入大學理工類組則有五至六成,「理工畢業生減少,主要的因素在於大學開設的科系種類,」她判斷。

大學校系這幾年變得愈來愈多元,陳雅萍舉例,部份大學開設「人文科技」系,雖隸屬社會組,卻吸引理工組學生,文理組的邊界愈來愈模糊,「大學這一端開出的名額,很可能影響學生分布的板塊。」

不只是大學科系選項更多,理工科系畢業後出路也愈來愈廣泛。「電機系畢業生選擇愈來愈多樣化了,」陽明交通大學電機學院院長唐震寰指出,過去主要專攻半導體IC設計的電機系,近年有愈來愈多學生往軟體科技發展。

賈至達則指出,台灣在半導體產業有國際優勢,但是年輕學生更傾向於軟體、量子電腦甚至是人工智慧產業,因為海外的軟體科技產業更成熟,對這些學生更有吸引力

吸引外國人才,大學英語授課

隨著學生人數持續減少、理工學生比例微幅但穩定地下滑,台灣本土的理工人才數量似乎注定繼續走下坡,晉麗明憂心地說,「人才持續不足,部份半導體供應鏈恐怕被迫外遷。」

究竟科技業人才荒的解方是什麼?「少子化是不會逆轉的,」黃能富說,「產業與學校唯一的一條路是國際化。」

換句話說,本土人力的供給只會愈來愈緊縮,唯一可能滿足產業缺口的方法,是引進外國人才。

但外國人才要去哪裡找?晉麗明認為,企業可以先從在台灣留學的外國學生著手。以陽交大的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為例,就吸引不少來自印度、印尼與越南的碩博士學生,其中又以印度學生為大宗。

「我的學生就是做IC設計的,他回印度不會有比較好的職涯發展,留在台灣的意願其實很高,」唐震寰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仍具有國際優勢,對來台灣的留學生相當有吸引力。這些在台灣就讀的半導體人才,回到印度或是東南亞母國,往往成為台商招募的對象,幫助台灣產業的海外佈局。

「台灣的生活環境好,大部份的國際留學生多希望能留在台灣工作,」黃能富指出,清大擁有全台最多的印度學生,學生英文能力佳,很容易受到如台積電等國際化企業的重用。

但要吸引更多海外人才,大學必須進行國際化改革。首先,大學必須增加英語授課比例,才能夠提供外國學生有吸引力的課程,而台灣學生的英語能力也需提升,以免在提升英語授課比例的同時,反而排擠台灣學生的學習經驗。

「我們的人才不足,學生出國愈來愈多,一定要加快開發更多國際學生,」黃能富說,「教育部應該要有配套措施,長遠規劃大學逐年提升英文授課比例。」

需才孔急的企業,內部也要開始國際化。台灣要善加利用國際人才,企業內部的溝通與文件必須逐漸採用英語,黃能富建議,大學可以利用實習計劃與中小企業合作,讓企業熟悉國際學生,有助於彼此逐漸磨合。

企業也應該思考,如何對人才提高吸引力。

「為什麼優秀的人才不回來?我們一直要求人才更高的產值,但是企業對人才的投資也要到位,」晉麗明語重心長地說,「不能只是用薪水回饋,如何讓人才得以發揮與提升價值?珍惜人才其實是一門課題。」這一點,值得所有企業深思。

(本文出自天下雜誌,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真正人緣好的人都懂「人際美感」:不攀關係,才能贏得更好的關係

★ 一鍵加入Cheers【LINE@】好友:職場最新資訊完整掌握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1

  • 智堯
    都跑去做外送了
    2021年09月22日08:16
  • Zac
    學學韓國,企業直接自己開立大學,直接培養自己需要的人 台積電 這種大企業,真的該學習 多角化 跨足手機部門或是其他可以更大利潤的產業鏈 不要只在代工鏈,微利薄利
    2021年09月20日05:17
  • 何阿賢
    人材?奴才吧。
    2021年09月17日18:21
  • Fong
    現在的工作環境薪資爆肝沒個人生活,慣老闆一堆,就算理工畢業,寧願當網紅賣雞排...培養人才最後被糟蹋...
    2021年09月17日11:31
  • 阿邦
    不用再替政府的無能跟台灣多數老闆的自私講話了吧~海外產業規模更大,薪水往往更有競爭力,其實以多數先進國家的消費跟所得來看,台灣在已開發國家中難道不是後段班嗎?多數貪婪的老闆不是一聽到要調漲工資就各式各樣的藉口嗎?另外如果真的是人才又何必屈就,如果國內的經濟狀況真有那麼好,所有的人都有感,生育率又怎麼會逐年下降導致少子化,通篇內容倒果為因,這樣也解決不了問題啊~
    2021年09月14日00:2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