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喝鮮乳」政策匆促上路,由乳廠至校園的運輸配送,是關鍵爭議之一。儘管有 75% 的學校擔心冷鏈不足選擇保久乳方案,但亂象依舊未解。有國小一次收到數千瓶保久乳,發放、儲藏都成燙手山芋。有孩子一次被分配 8 、12 瓶保久乳回家,幫全家人補鈣。(延伸閱讀政策背景)
然而運送亂象並非必然。以台中市為例,雖僅有一成校園勾選鮮乳,且不乏偏遠地區,亦不見得有充足冷藏設備,但負責配送的地區經銷商─華中乳品因對各校狀態熟悉,透過事前分裝、輔以保冷袋、配合各校適合的運送時間,讓師生皆大歡喜,亦無食安疑慮。
華中乳品的案例,呼應了雲林、嘉義兩縣自辦鮮奶進校園的成功經驗,關鍵在於「權力下放」,各校因地區、資源差異大,與其中央統一招標,不如讓學校有更多的自主權,尋找適合的廠商,執行更有彈性且游刃有餘。(閱讀「嘉義成功經驗」)
部分偏遠學校被迫喝保久乳,甚至被放棄
今年 9月下旬起,各縣市的學校陸續開始配送鮮乳及保久乳,但時至今日,全國各地飲用狀況落差極大。
有的學校自 10 月才開始配送,為補足 9 月份飲用次數,每週喝 3 次以上,或是一次發一個月份的保久乳帶回家,幫全家人都補充了鈣質。台中市區有國小一次收到數千瓶保久乳,發放、儲藏都成了燙手山芋,更有教師在社群媒體上自嘲:「像是 1 打 30 的家長」。
有的縣市鄉鎮則無法享用,例如:中部某縣市保久乳無法足量供應,有些則是廠商無法配送到偏遠學校,勾選鮮乳的學校只能被迫改成保久乳;也有得標廠商無法配送部分東部極偏遠鄉鎮或是離島。
提前以小保冷袋分裝,冷藏運輸鮮乳
位在台中市潭子區的華中乳品,負責配送鮮乳與保久乳給 9、19 所國小。經營人曾志成是乳品經銷商,過去 20 餘年為學校學童晨間配送牛羊乳,對於配送乳品到校相當有經驗。
因每間學校人數、冷藏設備、座落地點都不同,曾志成早早訂購了「小」尺寸的保冷袋,他從過往的晨間訂購數量發現,班級人數因少子化降低,每袋最大裝載數應落在 30 瓶左右。保冷袋到貨後,他實際裝入鮮乳、靜置於室溫下測試,發現保冷時間可達 3 小時以上。
曾志成目前每週二、四、五配送,乳品廠將小包裝鮮乳、保久乳送達後,他會在配送前一日先分裝,依照國小提供的統計表,每個保冷袋會標示對應的國小、班級、數量。配送當日再從冷藏庫中拿出一袋袋鮮乳,用籃子把同一校的鮮乳集中,送上冷藏車,上午 8 點開始出發配送。
偏遠地區送鮮乳利潤低,接單為求長遠經營
《上下游》跟著冷藏乳車出發,開車的曾先生是資深物流司機,凌晨 3 點先到南投送菜,接著送鮮乳。華中乳品接到的鮮乳訂單多位於偏遠地區,採訪當天,曾先生要送鮮乳到 6 家國小,分別位於石岡、東勢、新社,里程數超過 100公里,載運瓶數約 800 至 900 瓶。
曾志成坦言,政策的定價過低,乳品廠分給經銷商的利潤每瓶不到 3 元,送奶到偏遠地區「只能求打平」,若遇到道路維修、落石,還需繞遠路,也更容易遭客訴,但他願意承接是為了「長遠經營」,且偏遠地區若能穩定、成功運送鮮乳,「那要送其他地方就絕對沒問題!」
抵達學校時,曾先生先是搬下鮮乳,讓學校教師核對數量、點收,並將前一次飲用鮮乳所用的保冷袋收回,除了袋子,一同回收的還有一疊疊折好、壓扁的鮮乳紙盒。曾志成說明,為減少學校處理回收的困擾,所有紙盒必須帶回廠內統一回收,保冷袋則需用無異味的清潔劑擦拭、晾乾才會繼續使用。
依各校需求設定送乳時間、地點
鮮乳送達學校的時間、地點都不同,有的要放在廚房裡,有的要先送到辦公室,有的國小安排在一、二節下課飲用,有的則併入營養午餐。
《上下游》隨機詢問教師,為何選擇鮮乳?得到的回應是,中央政府表示鮮乳和保久乳營養差異不大,保久乳在執行上更方便,但考慮到學生的適口性,且經銷商可協助分裝、解決冷鏈問題,便還是勾選鮮乳。
過往保久乳不受孩子歡迎,中和國小選鮮乳
上午 9 點 20 分下課鐘一響,位於新社區的中和國小廣播:「請小朋友到辦公室前領取鮮奶」,全校學童排成一列,由總務教師一瓶一瓶分發,領取前,每個孩子報上班級,接著在包裝上註記,如此一來,因故未到或是無法即時喝完的鮮乳便可先冷藏。
中和國小表示,學校位於偏鄉,過往偏鄉學校有額外點心,但過往發放的乳品多為保久乳,「小朋友並不喜歡,常常喝不完」。此次政策勾選鮮乳,全校僅一位因乳糖不耐症無法飲用,其他學童都非常喜歡喝鮮奶。
對送乳車司機曾先生來說,鮮乳送達時,看見學童的笑容,內心充滿無法言喻的喜悅。儘管偏遠學校路途遙遠,送一趟鮮乳「可能不合經濟效益」,但他認為每個學童都是父母的寶貝,同為人父的他將心比心,「如果我的孩子可以喝到鮮奶,那不是很好嗎?」
一位學童告訴記者,與之前飲用的保久乳相比,冰冰涼涼的鮮乳更好喝。所有小朋友喝完鮮乳後,便來到洗手台,轉開水龍頭、沖洗包裝盒,洗淨後壓扁並全數集中。
東寶國小選鮮乳,唯一困擾是幼兒園喝不完
台中市潭子區東寶國小同樣選擇鮮乳,校長陸朝炳表示,學校每次約需 800 瓶,雖然校內有冰箱,但無法冰入全部鮮乳,起初因不知廠商是誰、如何運送,校內教師一度很擔心、想選保久乳,但後來發現有經銷商服務,考慮到經銷商會提供保冷袋、解決冷鏈問題,教師們多次開會評估,最後考慮到鮮乳的營養成分更完整、學童愛喝,所以選擇鮮乳。
每天 10 點前,東寶國小便收到鮮乳,學校會廣播、每班鮮乳由兩位學童帶回班級,因故未到校的學童則會保留鮮乳,標記姓名班級座號,放入冰箱,等後續到校再喝。
陸朝炳透露,目前所有學童都喝得很開心,沒有發生食安問題。唯一發生困擾的是幼兒園,幼兒園裡最小的孩子不到 3 歲,地方政府有補助幼兒園點心,校內通常上午 9 點半發放,緊接著 10 點喝鮮乳,年紀較小的孩子食量有限,鮮乳可能喝不完,或是中餐吃不下。
對於幼兒園喝鮮乳的困擾,東寶國小改將幼兒園的鮮乳先冷藏,下午放學時,再讓學童帶回家喝。
學校建議政策釐清職責,標案保留彈性
日前全教總開記者會批評政策,並表示許多教師淪為送乳員。陸朝炳表示,教師並不是廠商的員工,學生數量越多,行政工作量越大,政策規劃標案時,應統一規範要求廠商先以班級為單位分裝後才能運送,但同時,標案也應留有彈性,例如:執行次數。
陸朝炳進一步說明,「班班喝鮮乳」政策設定每週喝 2 次,每個學期約 20 週,理論上一學期要喝 40 次,但不見得每週都有五天,可能會因戶外教學、畢業旅行、運動會補假等因素,當週只剩 2 至 3 天,因此標案規劃時,應保留 1 至 2 週作為緩衝,設定執行時間為 18 至 19 週,才不會有執行壓力。
此外,陸朝炳也希望,中央制訂學童相關政策時,必須考慮學教師福祉,教師是政策執行的關鍵人物,以「班班喝鮮乳」政策為例,儘管經銷商可以減少分發工作,但學童領鮮奶、喝完、清洗、壓扁、集中回收,都需要教師引導,任何要發給學童的食物數量,應一同考慮教師人數,政策執行前也務必先收集、聆聽學校的建議。
陸朝炳也認為,中央政府此次政策並未細緻地研議執行細節,且 6 月、8 月調查時,問卷內容似乎有意引導學校勾選保久乳,例如:鮮乳選項裡會標註、提醒各校「留意冷藏設備」,部分原本勾選鮮乳的學校紛紛轉勾保久乳,但現在保久乳缺貨,許多廠商還一次運送一個月的數量,造成困擾。
華中乳品經驗:權力下放各校,找出各自適合模式
為何華中乳品能成功配送,許多學校卻陷入分裝地獄?根據《上下游》掌握,出現問題的多是乳品大廠直送,對大廠來說,礙於政策定價無利潤,加上一趟出車要送成千上萬瓶,因此每間學校所需配送數量經常是「一次下放」,包裝也未事前拆分。
曾志成表示,相較於乳品大廠,各地乳品經銷商必須經營客戶,因此更了解各地學校的狀況,他原本經營的晨間學童乳,訂單明顯因班班喝鮮奶政策萎縮,為了生存,他勢必要轉型,並讓每間學校省力且滿意,才有可能長久經營。
曾志成表示,中央政府制定政策前並未仔細溝通,也不夠了解學校現場的實況,中央統一招標的結果造成廠商與學校的困擾。雲林、嘉義兩縣之所以能執行無礙,關鍵便是「權力下放」,學校有更多的自主權可以去尋找能配合的廠商,執行更加有彈性且游刃有餘。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