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捷運運量回到疫情之前的狀況了嗎?上一篇我們討論了台北捷運旅運量在2023年以及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期間的變化,本文讓我看向位於南台灣的高雄捷運(以下簡稱高捷),它在2023年以及COVID-19疫情期間的變化情形。
高雄捷運2023年總旅運量觀察
2023年高捷總體旅運量約有1.1億人次,其中紅線總體運量較高,共有9133萬9077人次,橘線則有2808萬6479人次。
整體旅運量最高的站是位於紅線的左營站,2023年總共有1239萬9297人次的旅運量,其次是巨蛋站862萬9705人次,第三名也是位於紅線的高雄車站,旅運量818萬6282人次。
2023年旅運量最低的三個站分別是橋頭糖廠、青埔以及鳳山站,橋頭糖廠站只有65萬2814人次的旅運量,青埔站約有99萬人次,而鳳山站則約為107萬人次。
分開線路來看,紅線上旅運量最高的三個站是左營、巨蛋和高雄車站,倒數三個站是橋頭糖廠、青埔以及後勁。
美麗島站、哈瑪星站和鹽埕埔則是橘線上旅運量排名前三的車站,分別有573萬8882、293萬8773以及245萬1895人次的旅運量。旅運量最少的站是鳳山,僅有約107萬人次旅運量,接著是鳳山國中站及苓雅運動園區,各有約112萬及114萬人次。
疫情後各捷運站回升情況
和台北捷運一樣,在2020年疫情爆發後,高雄捷運各站旅運量就開始下降,總運量從2019時的最高點1.3億人次,降低至2021年的7422萬人次,約下降了5613萬人次,並同樣在隔年開始回升,去(2023)年回到了疫情前的87%。
分線路來看,紅線和橘線的運量都已達到疫情前的八成以上,紅線回升到2019年的88%左右,橘線則回升到85%左右。
紅線上以世運站的回升最多,甚至超過2019年的運量,比較2019年運量增加21%,來到1215萬人次。回升最少的則是高雄國際機場站,2023年運量只有2019年運量的62%,同時也是高捷全縣恢復最慢的站點。
信義國小是橘線回升最多的站,2023年運量已經達到疫情前的98%,約1810萬人次。回升最少的站是鹽埕埔站,2023年運量回到疫情前的75%。
和北捷系統相似的地方是,銜接機場的捷運站點在疫情期間波動較大,而位於高雄捷運交會點的美麗島站同樣擁有較高的旅運量,不過回升的量較其他站點少。
高雄捷運各站詳細的年運量資料,請參考以下互動圖表,資料蒐集期間為2015至2023年。
資料來源:高雄市統計資訊服務網
核稿編輯:林奕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