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一天不罵小孩很難?黃瑽寧:良好親子溝通有4大關鍵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更新於 2021年11月23日07:56 • 發布於 2021年11月23日07:56 • 韋冠宇
一天不罵小孩很難?黃瑽寧:良好親子溝通有4大關鍵
一天不罵小孩很難?黃瑽寧:良好親子溝通有4大關鍵

最適合你的親子溝通課程—《薩提爾的對話練習》,買課贈書獨家優惠中>>>

一天不罵小孩真的很難嗎?到底怎麼樣才能和孩子好好溝通呢?這些都是許多父母的痛點。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提出,良好的親子溝通包含四個元素,除了時時刻刻用心去了解孩子的內心、調整對孩子說話的方法,也要試著減少自己情緒失控的時刻,保持輕鬆的心理狀態。

◎減少衝突

親子相處時有衝突在所難免,但衝突太多,一整天都和孩子在斥責聲、叫罵聲中度過,彼此壓力都會很大;黃瑽寧醫師建議爸媽,不妨把和孩子說的話,切分為「快樂時間」與「管教時間」,並以「七比一原則」為目標,也就是對孩子說正面的、中性的話,必須是規勸、管教時間的七倍。責罵少了,衝突少了,親子關係就不會那麼緊張。

另外,絕大多數的幼兒,都會有一段喜歡說「不要」的階段,這是因為他們覺得大人說「不要」、「不可以」就是在展現禁止的權力,當他們開始有想要掌握權力的想法,就會說出源源不絕的「不要」,這也是非常容易造成親子衝突的時刻。

所以要改善這個現象,大人自己不能常把「不可以」掛在嘴邊,試著把「不要」變成「要」,把「禁止錯誤行為」變成「去做正確的事」,清楚表達指令,就是一個減少衝突的方法。(延伸閱讀|黃瑽寧:不可妥協的問題,別問「要不要」

◎試著同理

嬰幼兒的身心都還在成長發展,大人眼裡稀鬆平常的小事,對孩子來說可能是很嚴重的事;如果爸媽不去同理孩子,一味地指責「這有什麼好怕的!」、「一點小事也哭成這樣!」只會讓他們更難跨越心理的障礙,無法排除心中的恐懼。

同理孩子的感受,並且清楚地幫他們說出來,像是「我知道你很害怕」、「我知道你想睡覺了」、「我知道你想這樣/那樣」……可以讓孩子知道他們的感受是被理解的,即使慾望沒有被滿足,情緒也比較能緩和下來,才會達到有效的溝通。

◎控制情緒

雖然很多爸媽都表示,自己也很不希望用吼叫來管小孩,但孩子脫序、失控、不聽話的情形一多,就實在忍不住厲聲飆罵了,所以和孩子相處,對耐心和脾氣真的是相當大的考驗。

然而,黃瑽寧醫師強調,孩子從六個月大開始,情緒就可能會受到大人影響,爸媽心情不好時,孩子就特別會鬧;爸媽平靜時,孩子也會比較安靜。因此家長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隨時保持冷靜,也能降低親子衝突發生頻率。

◎做正確的反應

情緒控制好之後,再去正視自己吼罵孩子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並找到解決方案。比方說若是因為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太大、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好好休息放鬆、或渴望強而有力的支援系統,不妨試著降低自己的標準、定期犒賞自己、暫時把孩子交給另一半照顧,享受獨處的時光,心情輕鬆之後再面對孩子,溝通上就會理性得多。

*本文經【BabyHome】授權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LINE好友,健康、教養資訊不錯過!

延伸閱讀:

黃瑽寧:一念之間,轉換育兒壓力

黃瑽寧:婆媳矛盾,起因這些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勞動部公告違法雇主 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 台灣大哥大 放任員工被性侵害騷擾 人資洩漏個資? 許櫻懷陳俞安余麗媺顧自珍
    2021年11月23日10:2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