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每週喝酒罹下咽癌機率增19倍!喝酒會臉紅的人風險也倍增

早安健康

更新於 2019年12月17日02:04 • 發布於 2019年12月17日06:00 • 新聞中心余宗翰

【早安健康/余宗翰報導】別以為偶爾小酌一杯沒什麼,國衛院發表研究指出,只要每週喝酒一次,罹患下咽癌機率增19倍!

下咽癌比較少為人知,其實它與大名鼎鼎的口腔癌,以及口咽癌、喉癌都是「頭頸癌」的成員之一,知名棒球教練郭泰源先前正是因為下咽癌而開刀治療。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口腔癌研究團隊副研究員張書銘表示,頭頸癌每年約有7900名個案例、奪走2900條生命,而且發生率有漸漸攀升的趨勢。喉癌及下咽癌雖然不在國人十大死亡癌症中,卻是耳鼻喉科常見的惡性腫瘤,依據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的衛教資訊,台灣每年大約有500人罹患喉癌,發病率占全身所有癌症的1~5%,好發於40~60歲,男性病患占大多數。

不管喝多少,每週喝酒一次下咽癌罹患風險增加19倍

除了抽菸、吃檳榔,喝酒也是頭頸癌的主要危險因子之一,根據研究,只要每週至少喝一次酒,不管喝多少,罹患頭頸癌風險都會比一般人高出1.6倍,其中口咽癌增加3.8倍、喉癌增加1.5倍、口腔癌增加1.15倍,增幅最大的是下咽癌,罹患機率增加19倍!

另一個重點是,酒精不僅增加罹癌風險,還會增加頭頸癌生長與轉移的風險,增加死亡率;據研究,有飲酒習慣的頭頸癌患者的死亡率比沒有飲酒的患者高1.5倍。國衛院的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以及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喝酒能力世界最差,50%台灣人無法處理酒精造成的一級致癌物

為何喝酒會對身體造成顯著的危害呢?張書銘說,關鍵在於酒精的代謝產物「乙醛」,乙醛是國際癌症研究中心認定的一級致癌物。他解釋,酒精進入體內會先由「乙醇去氫酶」代謝成乙醛,再由「乙醛去氫酶」代謝成醋酸、排出體外;若乙醛去氫酶基因產生變異或缺損,乙醛這個一級致癌物會累積在體內,破壞DNA。

乙醛去氫酶這麼重要,偏偏很不幸的,約50%台灣人的乙醛去氫酶基因出現變異,變異率高居全球第一名。乙醛去氫酶出現變異的話,喝酒習慣導致的頭頸癌罹患風險就不只提升1.6倍了,而是3倍!

乙醛去氫酶基因產生變異或缺損的人在酒後會出現臉紅、心悸等症狀。因此,喝酒容易臉紅的人,可能是天生代謝酒精能力較差的人,受到酒精的危害比一般人來得大,盡量不要喝酒。

國衛院提醒:台灣人這習慣是下咽癌推手!遠離致癌因子,請繼續看下一頁

台灣人「愛乾杯」的習慣助長下咽癌罹癌率

為何飲酒增加的罹癌風險以下咽癌最顯著呢?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所長劉柯俊認為,這可能跟台灣人喜歡「乾杯」的牛飲習慣有關,因為這種習慣拉長了酒精在下咽部的暴露時間,增加了下咽組織的病變風險。

國健署統計,台灣從1997年實行菸害防制法之後,男性抽菸的盛行率從1996年的55.1%降至2017年的26.4%,男性嚼檳榔的盛行率也從2007年的17.2%降到2017年的6.1%;至於飲酒,盛行率不降反升。張書銘指出,依衛福部國健署調查,2013年男性喝酒盛行率為71.5%、女性則為45.7%。

張書銘強調呼籲民眾應盡早戒掉喝酒習慣,並定期健檢,以免發生罹癌且太晚確診的遺憾。需注意的是,除了酒精的危害,很多因素都會增加罹患咽喉癌的風險,國泰綜合醫院衛教資訊統整出5種致癌因素:

  • 長期大聲講話、過度使用聲帶
  • 暴露於環芳香碳氫化合物、甲醛、殺蟲劑、石棉等有害物質
  • 受到乳突病毒感染
  • 長期胃酸逆流
  • 經常接受放射線治療

而咽喉癌的症狀包含聲音沙啞、喉部有異物感、呼吸困難、吞嚥困難和咽喉疼痛等等,若本身是高風險族群,且出現疑似咽喉癌症狀,請務必盡速就醫,檢測自己是否罹癌,多多留心身體狀況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週週抽​【健康好禮一份​!】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