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河豚中毒死亡率達6成 食藥署:最快10分鐘內全身發麻

NOW健康

更新於 2023年11月29日06:30 • 發布於 2023年11月29日06:40 • 連慧婷 報導
▲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主要存在於河豚的卵巢、肝臟、腸道、皮膚,甚至是肌肉組織中,毒性約為氰化鈉1000倍以上,食用後嚴重可能致死。(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主要存在於河豚的卵巢、肝臟、腸道、皮膚,甚至是肌肉組織中,毒性約為氰化鈉1000倍以上,食用後嚴重可能致死。(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連慧婷/台北報導】食藥署資料顯示,109年河豚中毒2件4人送醫,加上最近南投1死8住院,近3年多來,造成1死12人住院,而關於南投河豚中毒案,副署長林金富表示,已收到生魚片樣品,預計下週一檢驗報告出爐,將透過DNA檢測,判別是哪種河豚,另檢驗屬於哪種河豚毒素,此外,他也提醒,河豚種類繁多,光靠肉眼不易辨識,民眾請勿捕捉及食用河豚,以降低中毒風險,另建議餐飲業者不要供應河豚,避免消費者誤食。至於是否仿照日本推行處理河豚證照制,食藥署採開放態度,如果需要修法,則需跨部會討論。

河豚毒素烹煮也難去毒素 食用後嚴重恐致死

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主要存在於河豚的卵巢、肝臟、腸道、皮膚,甚至是肌肉組織中,毒性約為氰化鈉1000倍以上,即使加熱煮熟,仍無法將毒素破壞,目前也無解毒劑。一旦吃到河豚毒素,10至45分鐘內就會產生唇舌發麻、手麻、腳麻、頭痛、眩暈、嘔吐等症狀,嚴重時則可能導致死亡,死亡率約為61%。

林金富提醒,河豚被稱為「最接近天堂的食物」,但民眾仍應有風險概念,此外,依照「食安法」規定,提供有危害人體疑慮的食物,罰則相當重,甚至必須負起刑責,商家必須特別注意。

▲致命的美味「河豚」內含的毒素約為氰化鉀的1000倍以上,常見症狀與預防方式如上。(圖/食藥署提供)

連毒物專家也不敢吃河豚? 招名威揭其中原因

招名威在粉專《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貼文中表示,日本美食多,唯獨河豚料理是一直讓他望之卻步的美食。他說,河豚毒素是名為「Tetrodotoxin」的化合物,而非網傳的氰化鈉,此種化合物不僅結構複雜,毒性也非常強,大多存在河豚的卵巢、肝臟、消化系統及皮膚等,有些種類的河豚肉也含有此成分。

招名威表示,大家都知道吃未處理乾淨的河豚會中毒,但往往還是會發生,原因有三。第一,過往發生的河豚毒素中毒案件,大多都是因不明瞭自己吃的是河豚,還是吃到其他非河豚卻含有河豚毒素的水產品,如蝦虎、貝類、螺類及不知名魚種而中毒。

再者,台灣產河豚種類約30餘種,以肝臟及卵巢毒性最高,部分河豚肌肉雖無毒,但其內臟部位可能有毒,在料理時毒素恐汙染魚肉。第三,則是加工業者缺乏對魚種的辨識能力,誤把台灣產河豚製成「香魚片」,常引發食物中毒。

更多NOW健康報導
▸黴漿菌入侵校園? 關於肺炎黴漿菌感染症疾管署全解析
▸腸篩陽性別慌!進一步做大腸鏡診斷 揪出病灶腸保健康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3

  • 傳勝
    三條河豚在日本佛堂的訴控https://youtu.be/6xeb4_mvocM?si=cPs8L83zmbyjWt_A
    2023年11月30日01:22
  • 王正建
    這既天真又可愛的魚,竟然有人吃得下去,太不可思議了
    2023年11月29日23:38
  • K
    復健師一句:你就這麼相信鬼話勳說的話啊!這裏一堆都是術後症候群來的!驚醒了我!第一次減壓並騙裝滑脫彈簧,住院第三天拔尿管下床,原只右兩腳趾麻卻成五指神經像電流亂竄般的刺痛,股盆壓迫腰也無法挺直!因沒減壓到且因彈簧壓的更嚴重!半年後又二次減壓術中割傷神經還緊急用止血劑!隔天右大腿皮膚麻木,一個月後腰椎發炎,腰臀雙腿骨頭極度酸麻僵痛!三個月後又開腰椎融合支架術,病情更嚴重!期間又做四次無效的神經阻斷術!醫跳針堅稱手術成功,部屏專員也幫忙圓謊!硬說是術後症侯群,就被扔進復健科。就兩根腳指走路麻痛,哄騙現開脊椎是小手術!一刀就導致我整天都要躺在熱敷墊舒緩骨頭酸麻痛,無法站坐且被低溫燙傷不知脫了幾層皮!,五年來吃了大量止痛藥,花了上百萬做了幾十次手術也改善不了,且坐骨神經持續惡化中。第一次開刀就被鬼話勳開到懷疑人生,活著就是個痛苦,千萬不要只是個小麻痛就被騙去開刀!
    2023年11月29日08:3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