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肺部好多黑點,若肺腺癌3個月就掛了…謝金河肺癌篩檢驚魂記!台大權威解析如何自救:免年花百萬抗癌

今周刊

更新於 06月05日03:22 • 發布於 06月05日03:22

作者 : 林韋伶

圖片 : 攝影:翻攝自網路

「有一次有個朋友叫我去照256切,一照以後發現肺部有很多黑點,主治醫師跟我說,如果這個有癌細胞,3個月就掛了,我那時候一聽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最新一集《數字台灣》節目中,分享過去做肺部檢查的驚悚經驗。

所幸,後續醫生發現,這些黑點僅代表他早期可能有曾有肺結核病等肺病,導致肺部有結節;但在發生此事件後,謝金河每1、2年就會定期進行檢查。

本集節目邀請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分享肺腺癌發生原因以及如何早期篩檢、治療方式。

梁永煌表示,《今周刊》在2017年8月5日出刊的封面命題為「最要命的新國病──肺癌」,「我會開始關心這個新國病,是因為有個偶然的機會認識陳主任(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陳主任說臺灣癌症死亡人數最多的就是肺癌,有新國病的架式」。

總發生數、死亡人數衝第一 肺腺癌成為新國病

從數據來看,肺癌的死亡率、死亡總人數,在18年前就已超越肝癌,而肝癌是舊國病,因此可說是「有新國病的架勢」。

此外,陳晉興也發現,肺癌診斷人數不斷上升、健保花費也不斷增長,在2021年總人數達1萬6800人,已超越大腸癌,成為癌症發生總人數、死亡總人數第1名。

由於罹患肺癌的人數不斷攀升,對健保來說也是沈重壓力,健保支付已連續2年超過220億,陳晉興更分享:「從2016年到2021年,5年內支付費用成長了總共1倍,由110多億到220多億。」

陳建仁也曾是肺腺癌患者 早期發現住院3天就能回去上班

事實上,若能早點發現肺腺癌,對生命並不會產生威脅,梁永煌分享,若能在第一期時就發現肺腺癌,5年存活率高達93.1%。以中華民國前副總統陳建仁來說,也曾是肺腺癌患者,他特別接受《今周刊》訪問、拍攝短片分享:「很多人都很擔心檢查出來罹患肺腺癌怎麼辦?其實也沒有那麼嚴重」。

他因為是早期發現,在住院3天後就可出院上班了,也因此梁永煌疾呼:「及早發現是最根本,去做這個篩檢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在台灣有53%的人是等到第4期才發現,此時存活率驟降到只剩下11%。為何肺腺癌如此難察覺?梁永煌指出,關鍵點在於肺癌初期沒有症狀,且部分患者是不抽菸、每天運動、作息正常,很難想像到竟然是罹患肺腺癌的高危險群。

梁永煌也指出,參與當期封面故事製作的其中一位32歲的同事,因為自己有抽菸,於是動念去做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沒想到竟然發現罹患肺腺癌,趕緊手術處理。後續,《今周刊》推動資深同事做檢查,從2017年至今,已有4個同事發現罹患肺腺癌,「這4個同事都覺得自己很幸運」。

肺腺癌成因成謎 定期進行檢查才是解決之道

若進一步探討肺癌發生原因,過往大家認為暴露在抽菸、二手菸、煮菜油煙、空污等環境下的人,是罹癌的高危險群,但根據台灣一項肺腺癌的研究,家族遺傳才是最重要的因素。由於肺腺癌成因並不明確,最好的解決方法便是定期進行低劑量斷層檢查。

但陳晉興在節目中提醒大家,若真的去做低劑量斷層檢查,可能有一半的人有結節,因此就算看到有結節也不用太驚慌。

「事實上,出現結節後被判定真是癌症的很少,大概僅1%~2%,大部分是發炎或以前曾經發炎過留下來的結疤。」

檢查發現結節不用擔心!0.8公分以上才需要找專家評估

陳晉興依據國健署的指引教導大家應該如何解讀檢查結果:「結節是0.6公分以下的,基本上就把它當正常;如果是0.8公分以上,根據國際一般的建議,可能要進一步看胸腔內科或外科評估,甚至要切片或做手術。至於在0.6公分到0.8公分之間的結節,算有異常但也不用馬上處理。」

陳晉興以自己一位病人的案例為例分享,這位病人是一位老菸槍,被檢查出有約1公分左右的毛邊結節,「我要他先戒菸,然後我一段時間再幫他照、3個月後再照、3個月後再照,結節就變小了,到4個月結節都完全消失」。因此,陳晉興強調,當發現結節時,大部分不是癌症,不需要太緊張。

早期發現,除了對生命的威脅較低,對健保的負擔來說也較輕。陳晉興以過往因肺腺癌而逝的前法務部長陳定南為例,說明當時肺腺癌還沒有藥物可以治療,但現在新的治療法與藥物不斷推陳出新,對病患來說是福音,但同時也成為健保的負擔。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治癒率高且能減輕健保負擔

相反地,若能早期診斷肺癌,透過手術治療、局部治療,只需要定期追蹤,可能花不到1萬元;但如果你是第4期,需要標靶、免疫、化學治療,1年可能1個人就要花健保破100萬元,活越久花費越多。

延伸閱讀:身體有10種警訊恐罹癌!不抽菸、沒家族病史…「社會菁英」得肺腺癌:別以為人生跟癌症是平行線

「最重要是要有預防跟篩檢的概念,把第4期變成第1期,才能減少健保花費。」陳晉興這樣分析。此外,他也提醒民眾,現在醫療團體與醫生希望能提高健保財源,並非因為需要多賺一點錢,而是因為人口老化。

「癌症就是老人病,我們預估大概在最近5到10年之內,所有的台灣人裡面大概有50%、60%的人會有癌症,所以這就是一個老人病。」陳晉興如此示警。

在節目的最後,梁永煌也再度呼籲民眾,自己與家人都應該盡快去做檢查。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碗不要再洗一遍,給客人看到,難看!」街頭賣麵30年的攤販父親,用身教教會我什麼叫「職業道德」
魏哲家接劉德音董座棒子,台積電最嚴峻2大挑戰等他!張忠謀口中「準備最齊全CEO」如何迎戰?

加入今周刊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32

  • 黃邁綸
    厚德載物!? 偏偏不適用有錢的綠殂,因為他們可以用錢續早該掛掉的命……
    06月04日16:47
  • cheng
    滯台綠蛆畜牲群<天譴之>... 早已屢見不鮮了...
    06月04日22:57
  • Kevin
    你沒掛掉 真是台灣的損失
    06月05日01:11
  • Jason Huang
    民進黨的政績之一,大家掌聲鼓勵?
    06月04日23:30
  • MAY
    肺癌第一名死亡綠政府不用核電而用燒煤發電以致空気汚染造成人體吸太多不好的煤的毒,日本等國相繼推行核電發電,以前用核電發電肺癌比較少各位要想一想0
    06月05日00:4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