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國防預算遭立法院凍結近新台幣900億、刪減84億。外界擔憂將影響潛艦國造等建軍備戰進度。對此學者表示,相關預算遭凍刪,雖對國防事務可能造成衝擊,但仍在可控範圍;但國外差旅費遭刪2億元,可能嚴重影響我國國軍部隊,出國移地訓練的成效。
2025年度中央總預算日前三讀通過,其中國防部所屬之海軍潛艦國造預算最後遭凍結50%、中科院民雄航太(無人機)園區預算被凍50%、國防部「業務費」凍結30%;另外「軍事裝備及設施」統刪3%、「國外旅費及出國教育訓練費」統刪15%等。
對此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認為,2025年度國防預算遭刪除或凍結的金額,與往年相比的確高出不少,但持平分析其對國防政策運作的衝擊,仍在可控範圍內;另外細看預算內容,雖然外界多半關注潛艦的預算,但實際影響最大的是「國外旅費及出國教育訓練費」。
揭仲進一步分析,有關潛艦國造的預算,不論執政黨或國防部都曾強調,相關量產預算都會在原型艦海試通過後才會動支,因此與在野黨主導的凍結五成預算,要求海試通過才能解支的決議相近,即便有可能會因立院的政治氛圍而產生變數,但由於預算並未刪減,等於立院已經同意潛艦國造計畫,因此對於國防部而言,應仍在可掌控的範圍內。
揭仲點出相關國防預算凍刪影響最大的,其實是「國外旅費及出國教育訓練費」。由於國防部的出國差旅與其他部會不同,主要是以「移地訓練」為主,而非單純「開會」,因此預算刪除將對出國計畫的執行成效,產生更為巨大的影響。揭仲說:『(原音)包括行之多年的F-16去美國做專精訓練,還有海軍每年的敦睦艦隊,所以當你做大比例的刪減時,這兩項移地訓練計畫一定會受到影響,可能減少受訓人數,或是減少訓練項目。但這些移地訓練對國軍戰力提升是幫助很大的,因為有些科目在台灣就是沒辦法做。』
另外有關業務費部分,揭仲強調,軍、警、消、或是海巡等單位,在業務執行上具有「部隊性質」,有經常性的人力在輪值,相關水電等業務費預算遭通刪後,影響最大的其實是日常在第一線執勤待命人員的工作環境,可能打擊一線部隊的工作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