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報導】資深藝人賀一航3日因大腸癌於醫院病逝,享壽64歲。他曾在2011年被診斷罹患大腸癌第3期,雖接受手術但拒絕化療,原本健康狀況看似良好,未料傳出病逝消息,震驚各界。
國內大腸癌罹癌人數已連續11年蟬聯第一,但有賴於政府推行篩檢,近年已有下降的趨勢,「只要及早發現,大腸癌的存活率其實很高,」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春吉日前於《康健》舉辦的「癌症趨勢論壇」中提到。
注意6大症狀 定期篩檢早期發現 大腸癌不可怕
因為篩檢的普及,這兩年發生大腸癌的人數有些微下降的趨勢。林春吉指出,大腸癌第1期治癒率高達9成以上,但第4期僅約1成,因此透過篩檢在早期就發現病灶,或在癌前病變就加以治療,就能降低死亡率甚至預防癌症發生。
如果出現下列症狀就該盡早接受檢查:
1.大便中有血或有粘液
2.排便習慣改變(一下子腹瀉,一下子便秘)
3.大便變細
4.經常性腹瀉或便秘
5.體重減輕
6.貧血
大腸鏡也是民眾常使用的篩檢方式,在檢查中如果發現有瘜肉,醫師可以直接移除,就能減少癌變的風險。林春吉提醒,50歲以上的民眾就該接受篩檢,但如果是高風險族群如瘜肉病史、家族史、慢性腸道發炎,要提早接受檢查。
要多久做大腸鏡檢查,要看第一次檢查的結果。如果腸道清得很乾淨或沒有瘜肉,那麼10年做一次即可,但如果瘜肉較大、切片後發現有特殊病變,早期癌變或擔心切不乾淨,那麼可能1~3年就得再追踪。「大腸鏡不用每年做,因為前置準備麻煩,檢查過程中也有腸穿孔、出血等風險,所以多久做一次要跟醫師討論,」林春吉說。
如果怕大腸鏡這種侵入性的治療,台北榮民總醫大腸直腸腫瘤個管師許惠梅指出其他還有「鋇劑灌腸X光檢查」這種相對非侵入式的檢查,但無論何種方式,都建議一定要受檢。
大腸癌術中、後調理6個問題
- 治療期間可以吃中藥嗎?
許惠梅指出,醫師不會阻止病人看中醫,甚至還會推薦病人到中醫癌症門診,由中醫師開藥緩解治療期間的不適,「中醫不會要你停止西醫的治療,一般是輔助的角色。」許惠梅也建議,化療前和期間不要吃中藥,而是在打完後的隔天再吃。
- 化療讓經期大亂,可以吃賀爾蒙調經期嗎?
化療會造成賀爾蒙失調,會停經、亂經,病人就很緊張,「化療過後就會慢慢恢復周期,不用擔心,」許惠梅說。
- 化療期間腹瀉怎麼辦?
化療會導致腸道黏膜受損而腹瀉,而如果是較低位的直腸癌,有時手術就會拿掉一部份的直腸,容納糞便的空間減少,病患跑廁所的次數自然增加。如果真的很困擾,醫師會開藥物來調整,也建議少吃容易產氣、刺激的食物並搭配肛門括約肌運動來控制排便。
- 化療期間可以吃甜食或紅肉嗎?
甜食、紅肉跟癌症和腫瘤復發有關,但林春吉認為,這些食物對治療效果影響不大,重點是病人願意吃、適量、均衡飲食,有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撐過化療,其實不需要過多的限制。
- 如果治療期間產生譫妄的情形,家屬該怎麼辦?
林春吉指出,在病房碰到譫妄的情形其實不少,尤其年紀較長、曾中風過或身體狀況較差的人,開刀之後可能會產生譫妄。這時醫師會尋找可能的原因,包括可能中風、血氧或電解質有問題或肝腎功能等等,大部分病因解決了譫妄就會改善。
許惠梅也建議,病患產生譫妄,不認得家人、不知道自己在哪裡、脾氣暴躁,家屬不要緊張或沮喪,只要找出原因、解決,病患都會回到正常的情況。
(註)譫妄:是一種急性症狀,特徵主要為意識清醒程度降低、注意力變差、失去定向感、情緒激動或呆滯、有時清醒有時又變得昏睡,常常伴隨著妄想(例如相信有人要抓他)、幻覺(例如看到不存在的東西)。起因可能是使用藥物、生理疾病、腦部創傷等等。
- 回診時該提供什麼資訊給醫師?
開完刀後約兩個禮拜會回診,主要是看傷口恢復和解便的狀況,「覺得有任何跟平常時不一樣的情形,都建議跟醫師說,」許惠梅說曾有病患回家一個禮拜都沒排便,肚子痛到受不了,起初以為是腸阻塞,後來才發現肚子裡都是糞便,所以要告知醫師這兩個禮拜身體有什麼狀況,讓醫師評估要立即處理或是做衛教。
如果還沒回診就出現不適或有疑問,可以提早連絡個管師,個管師會協助處理或諮詢醫師,心裡也不會這麼焦慮。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2
🍁
掌握了自己的命運,8年值得了。那些藉機指責放棄化療的人,應該自己先去體驗化療或是簽立保證療癒的切結書以示負責。
2019年06月05日05:54
蔡岳宏
106年初我因血便,老婆要求我盡早到醫院做大腸鏡檢查,竟然發現有兩顆息肉,切除後化驗結果最大顆息肉將成癌化,直至今年初又切除三顆息肉,兩年來已切除六顆而且都綫瘤息肉,若有綫瘤息肉不理會易成為腫瘤,為了自身的健康早做大腸鏡檢查
2019年06月05日05:5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