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器是我們生活周遭常見的生活用具,其中陶器更是人類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有1萬1700年的歷史,它們的材料都是鬆軟或者有黏性的土,但怎麼從黏土變成堅硬耐熱 甚至不吸水的器皿、或是藝術品?今天生活科學力,就要帶您一塊來體驗點"土"成金的神奇過程。
這是一個塵埃化成意念的過程。
鶯歌陶瓷博物館 導覽員陳宣如:「早期我們黏土是怎麼來的呢?是從岩石風化慢慢而來,那我們又將黏土經過燒製,形成堅硬如石頭般的陶瓷。」
由地球最原始的岩石風化的塵土,經過高溫的燒製,達到700℃可成為陶器;到1230℃則瓷化,成了不吸水且耐高溫耐腐蝕的瓷器。
不同成分的黏土,做出的陶瓷器特色不太一樣,大致都得經過這幾個流程。
練土、塑型、裝飾、陰乾、上釉和窯燒。
鶯歌陶瓷博物物館 解說員陳宣如:「早期要有經驗的師傅去尋找,他們去探土,甚至有一些專門探土的工具,甚至我們這土要加水去揉它搓圓搓長,甚至它的塑性好不好,其實我們使用的 製作陶瓷的 都是天然的黏土礦。」
塑型裝飾,是最重要的階段,是工藝師意念的傳達,也是最終成品是否受歡迎的關鍵。
工藝師 林秀蘭:「現在畫的是那種堆線,我現在做的是染色,比較跟傳統的平塗比較不同。」
乾燥並經過工藝師雕塑繪畫後,送進窯裡鍛燒。等待一個令人驚豔的結果。
鶯歌陶瓷博物物館 解說員 陳宣如:「溼潤的黏土到乾燥的過程 其實是一種物理的變化,等到我們作品上好顏色,經過窯燒的過程,它就開始因為加熱的關係,這個黏土材料水結晶會燒掉,形成收縮,將空隙越來越緻密的狀態,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化學變化,黏土就好像變成了石頭的一個過程。」
陶瓷迷人之處,就在於創作過程中,可能會因為人為、天氣、溼度甚至窯火的狀況,釉色的交互影響,每次都有不同的變化。
鶯歌陶瓷博物物館 解說員 陳宣如:「其實窯變是一種在你正常的一個製程,可能有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 或是預料外的一些(因素),最後出現可能是很漂亮或是有瑕疵,可能這是再也無法燒製出來的,可能獨一無二的作品,通常我們就把它稱為窯變。」
柴燒窯的窯變,是落灰和陶土結合的古樸效果,而上釉的窯變是化學變化的過程。釉彩上色是一種「眼見不能為憑」的例子,綠色變青色,褐色變黃金色。
臺華窯經理 廖義勝:「釉藥的來源是來自大自然當中 礦物材料裡面含的金屬成分,那比如說 我們最熟知的青花瓷,它還有沒燒製之前 它只是一些粉末,很純很純一個墨綠色材料,但是經過高溫燒製還原出來的顏色,就是我們熟知的藍色。」
爐火,是把鬆軟的黏土變成堅硬陶瓷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早期鍛燒使用木材和煤炭,現在有了瓦斯窯和電窯可就方便多了,而人為可控制的成分變高的現代窯窯變機會也就少了。鶯歌以前最常見的就是四角窯。
鶯歌陶瓷博物物館 解說員陳宣如:「那當我們從窯頭開始燒陶的時候,火焰會衝到窯頂,然後往下竄到底下的煙道,然後溫度是可以在裡面循環,底下的煙道是很容易積***炭(碳)***的,一段時間就需要進去裡面清積碳,那這個大人是進不去,通常都是小孩身上綁條繩子,小孩鑽到煙道裡面去幫忙清炭這樣子。」
大自然岩石風化造就的塵土,經由人類意念巧手轉化成了岩石般堅硬的器皿和藝術,逆轉了曾經滄海難為水的結果,也讓人們生活增添了更多驚奇的美感!
採訪撰稿 鄭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