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常見野菜「龍葵」,幸運的話,一年四季在市場都有可能見到它。冬末初春到梅雨季這段時間,更是它盛產的時刻,在價格上也更加實惠。由於它的外型與口感,也被稱為「烏甜仔菜」、黑珠仔菜或「苦菜」,然而這款野菜,也由於自帶「龍葵鹼」而被食藥署宣布為有毒食材,外型相似的還有活力菜「赤道櫻草」,龍葵究竟能不能吃?該如何烹飪?
有「龍葵鹼」的龍葵(黑珠仔)能吃嗎?該怎麼料理?
龍葵(Solanum nigrum),又俗稱為烏田仔菜、黑子菜、黑珠仔菜或苦菜。屬茄科茄屬,是兼具園藝觀賞、藥用、食用性的植物,若要當藥草使用時,須依據醫師指示。也如其名,龍葵具龍葵鹼(Solanine)全株有毒,尤以未成熟果實毒性較大。
龍葵鹼(Solanine)是一種生物鹼,對人體神經系統有一定影響,食用過量就會有嘔吐、抽蓄、意識喪失等症狀。大家對龍葵鹼肯定不陌生,它正是馬鈴薯發芽時會產生的龍葵鹼,龍葵鹼變性的溫度約為 270°C,就算是將整顆馬鈴薯煮熟、油炸(約 160~170°C)後毒性仍殘留,因此才建議馬鈴薯一發芽,整顆都不該食用。
而龍葵中所含龍葵鹼毒性最多的部位是未成熟的龍葵果、與生的龍葵葉,每公克生龍葵葉的龍葵鹼含量約在 1.5~5.7mg,當龍葵鹼達到 2mg/kg 以上的劑量,即可能出現中毒症狀。舉例來說,一個 60 公斤的成年人,攝入 0.12 公克以上的龍葵鹼,身體即可能會出現不適的反應。
龍葵鹼對胃腸道黏膜有較強刺激性和腐蝕性,對中樞神經有麻痺作用,尤其對呼吸系統、運動中樞作用顯著,對紅血球細胞還具有溶血反應。
這也是為什麼關於食用龍葵的安全性,坊間眾說紛紜,有學者、醫師提出認為龍葵在煮熟後,未達劑量的狀態下,少量攝取無妨,龍葵更是原住民自古以來會採集食用的野菜,環境適應力強、不怕病蟲害的龍葵也是許多農園喜歡種植的蔬菜之一。但就食藥署的角度,含有龍葵鹼的龍葵有食安風險,應避免食用。
常見的龍葵有兩種,分別為龍葵、與光果龍葵(又稱美洲龍葵),皆為茄科茄屬、全株帶有龍葵鹼,皆不可生食,皆應煮熟後少量食用降低中毒風險。兩者主要的不同處為「花萼」,光果龍葵的花萼於結果階段會向後反捲(後縮),而龍葵的花萼則呈現平坦狀。
龍葵含龍葵鹼,龍葵鹼會對動物神經系統產生影響為科學事實。龍葵能不能吃,仍爭議不斷,在歷史上,不管是歐洲、非洲與中亞皆有將龍葵作為藥引與用於料理的紀錄,也是台灣民間與原住民部落長期以來會食用的野菜。請各位客官自行斟酌其風險性,若真的要食用,烹飪方式建議可先以水川燙並將水濾掉,完全煮熟後再適量食用。
▼ 黑迪仔料理多變,煮湯、煮粥最常見~
夏季葉菜救星「赤道櫻草」,活力菜、颱風菜、日本龍葵都是它!
另一款常跟龍葵被混淆的植物則是「赤道櫻草(Asystasia gangetica )」,雖然外觀長得像龍葵,但是與茄科家族無關,赤道櫻草為爵床科(Acanthaceae)十萬錯屬(Asystasia),沒有毒性,可觀賞也可食用,又被稱為日本枸杞、活力菜、活綠菜、日本黑子仔、日本龍葵。
赤道櫻草原生於熱帶,相當容易繁殖,在溫暖、有陽光與足夠水分的狀態下,3~5 天即有嫩葉可採收,越採越旺,是近年來相當流行的觀賞植物,也被叫做「活力菜、活綠菜」。在台灣全年皆可開花, 2~5 月更是盛產,而在秋冬冷涼季節開花時,花瓣會呈粉紫色喇叭型,因此冬天賞花、夏季食用是赤道櫻草在台灣的常見型態。
在夏季旱澇交替明顯的季節裡,赤道櫻草耐旱耐濕性佳,能耐連日大雨、也能生長在低含水量的土壤中,是夏季少數能夠穩定供蔬用的葉菜作物之一,因此也有著「颱風菜」的稱號。
赤道櫻草料理方式與龍葵相似、口感也相似,但較龍葵葉片鮮嫩,久煮不易變色,也無龍葵之苦味,可煎炒、煮湯,由於草酸偏高,可以快速川燙後去水使用。
▼活力菜料理方式與龍葵一樣多元
▶ 參考資料
〈光果龍葵〉,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