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投資15年終來收穫期?Waymo能靠先行者優勢轉虧為盈嗎?

遠見雜誌

更新於 01月03日06:37 • 發布於 01月03日03:58 • 傅莞淇

身為投資自動駕駛技術最長久的供應商,Alphabet的自駕計程車公司Waymo在2024年繳出亮眼成績。在市場幾無競爭者的機會之窗,加速擴張的Waymo能否開始回收長達15年的投資?

2010年代,自駕車炒作來到高峰。但隨著Uber等參與者退出競逐行列、科技實質落地進展有限,討論熱度下滑。然而,人們對自動駕駛車輛的幻想從未消亡,Waymo也未曾停下前進的腳步。

脫胎自Google X實驗室2009年啟動的「私駕計畫(project chauffeur)」,Waymo於2024年底公布最新營運數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500萬」這個數字。

在三大營運城市鳳凰城、舊金山與洛杉磯,Waymo已累計超過500萬趟載客數。與2023年11月的70萬次相比,有七倍的增幅。也表示光在2024年間,Waymo就提供了400萬次服務。

自駕計程車的商業應用似乎有了長足進展。至少在提供服務的少數城市,顯露出吸引到主流大眾的一線曙光。這是否表示,Alphabet長達15年的押注,終於迎來收穫期?

Waymo近來宣佈一系列加速擴張計畫。2024年間,陸續在耕耘已久的舊金山、洛杉磯開放大眾叫車,不再需要註冊等候名單。鳳凰城則是自2020年以來就一直開放大眾使用。2025年初,預計在奧斯汀與亞特蘭大擴大營運。邁阿密排在2026年。

值得注意的是,東京測試預計在2025年展開。這是Waymo首個海外市場佈局,也是首次進軍靠左駕駛的城市。高層亦透露前進歐洲的興趣,足見Waymo展望全球的野心。

主要對手退場,其他競者未成氣候

Waymo宣布前進日本的時間點,緊接在通用汽車宣布放棄Cruise的自駕計程車業務之後。這也是通用原本預計要與本田聯手經營的目標市場。

通用在2016年收購Cruise。在百億美元規模的投資後,於2024年12月將Cruise的自駕技術轉向服務個人用車。在自駕計程車市場漸趨成熟之際,通用的決定令部分分析師感到驚訝。但也顯示與財力雄厚的Alphabet、亞馬遜與特斯拉競爭不易。

先前,Cruise被視為可與Waymo一較高下的市場主要競者。但在2023年,Cruise自駕車撞上一名遭肇事逃逸司機撞至自己車道上的舊金山女性。Cruise自駕車偵測到撞擊後停靠路邊,但在過程中將捲入車底的女子拖行了數公尺。

這起事故重創大眾對Cruise的安全信心。Cruise在首次報告時隱匿拖行事實,更進一步衝擊其聲譽。Cruise經營許可遭暫止,也吃下巨額罰款。

先前,Cruise(圖)被視為可與Waymo一較高下的市場主要競者。wikimedia commons by Dllu
先前,Cruise(圖)被視為可與Waymo一較高下的市場主要競者。wikimedia commons by Dllu

先前,Cruise(圖)被視為可與Waymo一較高下的市場主要競者。wikimedia commons by Dllu

與此同時,Waymo主導自駕計程車市場的地位日漸穩固。2023年間,Waymo每週大約提供1萬次付費載客服務。2024年5月來到每週5萬次,8月衝上10萬。至今,Waymo每週服務量已超過15萬趟。

Cruise退場,昭示著傳統車廠退出美國自駕計程車競爭主舞台。但後起之秀尚落後Waymo一截。

自駕計程車是馬斯克(Elon Musk)長期以來的願景之一,但數次承諾皆未能兌現。最近一次提出的日期,是2024年十月亮相的原型車將在「2027年前」開賣,號稱售價可低於3萬美元。

目前看來,特斯拉推出的自駕計程車沒有方向盤,設計有待監管批准。雖Model Y等車型理論上有望透過系統升級執行自駕計程車的功能,但馬斯克倚重攝影資料執行自駕任務的做法受到部分人工智慧專家質疑,還有待技術面的證明。

2020年被亞馬遜買下的Zoox,則還在測試階段。Zoox開發的車型無駕駛座與方向盤,有些人認為外觀貌似裝載輪子的烤麵包機。目前已在美國洛杉磯、舊金山與福斯特城等地上路,Zoox期望可在2025年展開收費營運。

Zoox開發的車型無駕駛座與方向盤,有些人認為外觀貌似裝載輪子的烤麵包機。取自X@zoox
Zoox開發的車型無駕駛座與方向盤,有些人認為外觀貌似裝載輪子的烤麵包機。取自X@zoox

Zoox開發的車型無駕駛座與方向盤,有些人認為外觀貌似裝載輪子的烤麵包機。取自X@zoox

成本高、應用未廣,盈利仍是漫漫長路

Waymo在舊金山等較親科技的城市逐漸成為熟悉的街頭成員,也吸引不少遊客嚐鮮。但要讓自駕計程車業務成為盈利事業,依然是一大挑戰。

Waymo的收費比Uber等叫車服務稍高,也不需支付人類司機薪資。但光是要買入、裝備一輛全電動車Jaguar I-PACE成為自駕計程車,估計就要十幾萬美元。這還不計後續的維護、保險費與所需算力,以及在後台監控乘車狀況的技術人力成本。

目前使用者基數不足,使得Waymo車隊在載客之間空跑的比例過高,也是另一個需要壓低的成本。根據《華爾街日報》(WSJ)記者分析,在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之間,大約4成的行駛里程車上並無載客,也就無從收費。

對此,Waymo新推出的第六代自駕車,已經與價格較低的吉利及現代汽車合作。也減少了每輛車須裝配的攝影機與光學雷達數目,致力壓低營運成本。未來硬體表現還能提升、成本下降的趨勢,也有望進一步縮減開銷。

另一個可能,是放棄或外包計程車隊,將重心轉向授權自家作業系統與軟體。Waymo已表明這是可能選項,在加強獲利能力之路上也是頗為可行的商業模式。

即便市場上缺乏強勁挑戰者,不確定的監管未來、中國汽車可能面臨的新關稅,以及仍待建立的大眾信任,仍為Waymo轉虧為盈的目標帶來龐大考驗。

在安全至上的交通環境中,僅只一次事故,就可能重創大眾對自駕計程車的信心。2024年底,一輛Waymo自駕車在洛杉磯與一台送貨機器人在路口相撞。雖然兩部機器皆未受到太大損傷,在碰撞後可繼續執行個別任務,但在愈來愈多自動化機器上路的未來,意外責任該如何歸屬,是有待釐清的問題。

目前,可在特定城市環境執行自動駕駛的Waymo處於第四級「高度自動」技術。達到人類駕駛等級的第五級自動車,則還相當遙遠。展望2025年,謹慎地進入更多城市、並提升車輛在更多天氣條件下行駛的能力,會是Waymo的發展重點。

科幻小說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所言,「未來已經到來,只是分配不均。」在未來好一段時日,仍將是描述自駕計程車場景的最佳註腳。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