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美食

16 種野菜季節曆,陪你度過四季!林試所與貓公部落合作,調查兩年繪製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2024年12月16日13:00 • 發布於 2024年12月16日02:24 • 上下游新聞
16 種野菜季節曆,陪你度過四季!林試所與貓公部落合作,調查兩年繪製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讓野菜陪你度過新的四季。林業試驗所(以下簡稱「林試所」)與花蓮豐濱貓公部落合作,以部落野菜採集跟八菜一湯文化為主軸,繪製野菜季節曆,用 16 種野菜組合「野菜鐘」和阿美族野菜知識,幫助大家走入野菜世界。(下載野菜曆點選這裡

林試所與貓公部落合作,製作蘊藏阿美族野菜知識與文化的野菜季節曆。(圖片提供/林試所)
林試所與貓公部落合作,製作蘊藏阿美族野菜知識與文化的野菜季節曆。(圖片提供/林試所)

扣合部落開心農場,用季節曆傳曆野菜知識

季節曆對大家而言並不陌生,繪製野菜季節曆插畫的貓公部落青年 Komay Kaysang 解釋,季節曆的目的是記錄季節變化,像農民曆紀錄節氣就是季節曆的展現。林試所跟部落共推部落季節曆,代表台灣愈趨重視原住民傳統與文化,也利於這些知識用通俗形式傳承。

貓公部落季節曆以野菜為主軸,跟阿美族野菜知識傳承有關。豐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Canglah Lahok 解釋,阿美族常自稱「吃草的民族」,擅長辨認與食用野菜。但野菜數量在自然環境中不斷消長,於是部落設立開心農場,提供耆老種植野,也傳承部落知識,有了這份季節曆,就能成為教導後輩與遊客野菜知識的媒介。

野菜季節曆的繪製主軸跟阿美族傳統料理「八菜一湯」息息相關。(圖片提供/林試所)
野菜季節曆的繪製主軸跟阿美族傳統料理「八菜一湯」息息相關。(圖片提供/林試所)

外出採集、訪談耆老,費時近兩年搜集野菜資料

林試所與貓公部落費時近兩年製作野菜季節曆。田間調查工程十分浩大,林試所研究員董景生解釋,四季盛產野菜不同,部落採集方式也會隨之調整。加上許多野菜科學命名方式與族語命名脈絡也相異,後者通常更強調植物特徵、生長習性等,還有些族名幾乎被遺忘,研究團隊必須定期造訪部落,向耆老學習辨認野菜跟族語名稱,建立穩固的科學資料。

林試所蓮華池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楊建宏是野菜季節曆研究團隊成員,他每個月跟著 Canglah 訪談部落耆老、辨認當季野菜,因耆老多不會講中文,還要請 Canglah 和其他族語老師翻譯、確認族名,每次調查往往搜集數十種野菜,再回研究室確認野菜學名與俗名。

為了確立野菜的科學資料以及部落名稱,不少耆老參與季節曆繪製過程,提供寶貴知識。(圖片提供/林試所)
為了確立野菜的科學資料以及部落名稱,不少耆老參與季節曆繪製過程,提供寶貴知識。(圖片提供/林試所)

Canglah 表示,阿美族利用的野菜相當龐雜、採集方式也很多元,如林投心、芒草心等植物僅是純採集,部落並沒有栽種,這時就需帶領研究團隊外出採集;有些植物縱使全年生長,耆老仍會選擇盛產、合適食用的季節使用。合作費時兩年,不僅是要連年觀察野菜生長現況,也是深入部落每戶家庭菜園,確認每種野菜利用情形。

Canglah 並補充,在辨認野菜族名過程,部落才發現許多野菜「名詞缺漏」,不論是有通用的稱呼卻不知道族名、或是會辨認卻沒有稱呼等,在田調過程中都需特別花時間科學鑑定、跟多位耆老訪談,才慢慢把不少野菜族名明確記載下來,耗費許多心力,但也讓部落更瞭解野菜。

林投心是貓公部落會用於八菜一湯的野菜,需要時都要到野外採集。(圖片提供/林試所)
林投心是貓公部落會用於八菜一湯的野菜,需要時都要到野外採集。(圖片提供/林試所)

扣合部落八菜一湯特色,篩選 16 種野菜

科學資料備足後,如何把眾多野菜知識濃縮至一張季節曆,也經過多次討論。董景生強調,季節曆主體是貓公部落,只要內容正確,都以部落文化傳承角度設計。因此像植物名稱附上族名,而非拉丁學名;月份寫下族語稱呼,也記載部落用苦楝、山芙蓉等植物開花時來區分冷熱兩季的習慣。

季節曆最終呈現的 16 種野菜亦是精挑細選,董景生解釋,當時林試所與部落決定挑選族人最常用在八菜一湯的野菜,先排除製作酒麴的野菜;而且部落八菜一湯較多是澱粉質含量少的山林野菜,雖有族人把芋梗、海藻等特殊食材加入湯中,後來在耆老們的加權、討論下被排除。

車輪茄不僅會用於八菜一湯,部落現在也會直接把它跟小魚干一起炒食。(圖片提供/林試所)
車輪茄不僅會用於八菜一湯,部落現在也會直接把它跟小魚干一起炒食。(圖片提供/林試所)

經過第一層篩選,仍有數十種植物在清單裡,Canglah 說明,林試所與部落認為季節曆要扣合「野」菜,若野菜多在菜園種植,「在田間介紹就好」,優先選擇幾乎仰賴採集、或因用量大而半採集的野菜。另外八菜一湯著重風味豐富,兼具酸、甜、苦等風味,亦把野菜風味納入考量,才定案不同盛產季節與風味的野菜。

最終呈現的野菜裡,仍有稻米、綠豆等與野菜定義相異的植物。Canglah 指出,部落會固定耕作這些作物,以「主食」角度納入季節曆中。過去族人在種植這些主食作物時,經常在農忙時互助,收成的米、豆子也會互相分享,在季節曆中呈現,是想傳承部落「你幫我、我幫你」文化。

紅黑串珠帶入部落文化,野菜料理一併呈現

季節曆的視覺呈現與料理介紹亦充滿巧思。例如季節曆呈現各野菜的「採集/種植鐘」,是由設計師莊棨州發想,部落提出以阿美族常用的黑跟紅色區分季節,並用珠串標示每種野菜的採集或種植期,將部落常見的串珠意象隱含其中。

季節曆最右側則放上野菜在貓公部落的主要料理方式,也有照片協助觀者知道植物真實樣貌。Canglah 說明,「八菜一湯」僅代表湯中添加許多野菜,且許多野菜有自己獨特的食用方式,像五節芒心也可水煮後沾上辣椒鹽巴水食用;車輪茄近年會與小魚干共炒後食用。

列出料理方式是讓外界知道,八菜一湯內容物可以很多元,野菜吃法能簡單、也能貼近現代飲食。

黃藤心雖不在貓公野菜季節曆上,但亦是阿美族常食用的野菜。(圖片提供/林試所)
黃藤心雖不在貓公野菜季節曆上,但亦是阿美族常食用的野菜。(圖片提供/林試所)

對內對外迴響熱烈,激起大眾學習野菜知識

野菜季節曆推出後迴響熱烈,部落不僅以此教導孩童野菜文化,青年在認識野菜過程也會討論如何用更現代的方式料理。Canglah 表示,縱使參與耆老不懂中文,看到野菜文化被圖像保存「很開心」,有遊客造訪時,更是帶領大眾瞭解野菜文化的最好工具。

Canglah 表示,未來希望與林試所合作酒麴植物、作物保種等議題,以此保存更多部落文化跟資源。Komay 也認為,經過這次與林試所合作,族人也學習到更系統性、科學性討論與記載部落資料,未來更有機會自主調查與保存傳統文化,例如野菜之外還有海菜,也都是值得調查的面向。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