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兒童職能治療師:用「遊戲角色能力值」理解孩子,看弱點也要看優勢【小烏龜世代】

親子天下

更新於 04月11日01:31 • 發布於 04月11日01:31 • 陳奕安
兒童職能治療師:用「遊戲角色能力值」理解孩子,看弱點也要看優勢【小烏龜世代】
兒童職能治療師:用「遊戲角色能力值」理解孩子,看弱點也要看優勢【小烏龜世代】

從事職能治療工作超過20年的兒童職能治療師張旭鎧,在家裡,是罕見疾病雷特氏症女兒的父親,罹患罕病的女兒發展遲緩,肌肉會持續退化、無法喊他一聲「爸爸」;工作上,是服務過數不清人數的孩子、協助幼兒趕上發展進度,回到生活與學習正軌讓家長孩子信任的「阿鎧老師」。

長期在兒童早療第一線服務的經驗,張旭鎧分享,自己見過因孩子兩歲不會講英文而焦慮、不願面對孩子發展遲緩實情、自己急性子而總是覺得孩子「慢慢笨笨的」⋯⋯等各形各色的家長與家庭。作為兒童職能治療師,同時也是陪伴孩子走過早療歷程的家長,會給予家長們哪些提醒?《親子天下》專訪張旭鎧,以下為第一人稱訪談內容:

我們現在看的兒童發展里程碑(隨著兒童的年齡成長,在不同年齡段發展具有共同性、代表性的表現行為)標準,在30、40年前就被採用,但現在孩子攝取營養充足,有些部分發展得比發展里程碑的指標更快,也有孩子發展更慢。舉例來說,以前會說「七坐八爬九發牙」,認為寶寶9個月大開始長牙齒,但現在不少孩子4、5個月就長牙;我也遇過家長反應,孩子會走會跑,但發展評估時需要確認2歲孩子是否會走樓梯,但日常在家只需要坐電梯,孩子沒經驗,因此不會上下樓梯。

發展慢,未必是孩子生理上有問題,可能很聰明但不想做動作、家庭環境讓孩子沒有相關表現機會⋯⋯,我們會說這是因為缺少刺激、缺少經驗造成某些能力遲緩或落後,我們趕快加強、經驗補足,孩子能力就能很快提升。

家長會在意孩子的學習與生活自理表現,所以當某些能力落後,我們一定要把基本能力建立好,讓孩子在學習與日常更順利,但有些部分可以適當調整,將重點放在生活品質、家人之間關係的提升。

例如,知道孩子動作能力不好,或許能夠好好穿鞋就好,不用一定要強迫孩子穿有鞋帶的鞋子、花很多時間綁鞋帶;如果孩子只有特定能力上的某項發展項目沒有過關,只要確定發展沒有落後,未必要「單純訓練某項動作」,可能這動作或許在日常中用不到,也可能未來就會自然習得,所以我有時反而是要對家長做一些教育、多說明,讓家長不要對欠缺能力過度緊張。

透過評估看見孩子的弱勢後,我想提醒,我們大人很容易發現孩子的不足、希望改進,卻常常忽視孩子的亮點。

我曾經評估過一位孩子,媽媽說孩子動作不協調、丟球丟不好、說話說不清楚;除了轉介其他專業人員,我帶著媽媽一起思考,孩子的優勢在哪裡?她才開始想到並分享「孩子很聰明、聽力很好,一聽到某些聲音就知道是爸爸回家;疊積木時可以創造很多造型,其實很有創意」。

我常用遊戲角色來形容孩子,電動遊戲裡的擬人角色會用五邊形呈現角色能力值,五邊各自分別代表防禦值、攻擊值、智力值等能力,不同項目分數有高有低;每個孩子都有這樣的能力值,某些部分弱、某些部分強,弱點可以多練習、達到強化,優勢可以變成興趣,成為他的專長甚至得到卓越成就。

(責任編輯:劉映均)

📌你家孩子也是「小烏龜」嗎?孩子發展進度緩慢怎麼辦?立即點開親子天下最新專輯【小烏龜世代 早療家庭指南】>>

加入親子天下LINE好友,睡前看好文

延伸閱讀:

小學教師視角:國小生專注力低,早療也教父母如何正確、專業幫助孩子

【小烏龜世代 早療家庭指南】系列報導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