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力積電去年虧損暴增3倍至67億元,蟬聯唯一虧損的晶圓代工廠!樂觀看待AI推升3D晶片需求與去中化商機,惟機會有多大?

今周刊

更新於 02月14日06:00 • 發布於 02月14日06:00

劉煥彥

圖片 今周刊資料庫 提供

力積電(6770)再度繳出令投資人失望的成績單,部分受到苗栗銅鑼廠仍未達經濟規模的影響,2024全年自結虧損擴大至67.77億元,遠高於2023年的虧損16.43億元。每股虧損也從2023年的負0.4元,擴大至2024年的自結數負1.64元。 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周四(13日)並未出席線上法說會,根據發言人譚仲民轉述,黃崇仁應邀參加本周在法國舉行的巴黎AI行動高峰會,見到了法國總統馬克宏及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這兩位領袖都向黃崇仁表示,希望能借助台灣的力量,厚植本身在AI時代的技術實力。 總經理朱憲國則指出,隨著AI浪潮大大推升對3D晶片的需求,以及國際半導體供應鏈去中化帶來的商機,這兩大趨勢可望成為力積電未來幾年的重要營運利多。

產品策略轉型、新布局、去中化商機 都是2025年營運助力

對於2025年展望,力積電總經理朱憲國提出以下三點說明,第一是產品線的策略轉型的重點。

「應用在AI領域的Wafer-on-Wafer 3D堆疊,還有2.5D的Silicon Interposer(矽中介層)的業務,在我們公司呈現完全不同的面貌。我們從2019年開始就開發Wafer-on-Wafer 3D堆疊技術,可以提供客户高頻寬、低功耗的edge AI(邊緣AI)解决方案。」

「我們的Wafer-on-Wafer 3D堆疊技術已經完成開發,獲得國際大廠採用及試產,將來1~2年Wafer-on-Wafer 3D堆疊技術與2.5D的Silicon Interposer,將成為公司獲利成長的主要動能。」

「銅鑼廠未來也將以3D AI Foundry的代工業務為先驅,進一步增加資本支出、擴大產能,因應未来AI相關應用的爆發性市場」

力積電自結財報顯示,2024年本業獲利(營業毛利)逐季縮小,並於下半年陷入虧損
力積電自結財報顯示,2024年本業獲利(營業毛利)逐季縮小,並於下半年陷入虧損

▲力積電自結財報顯示,2024年本業獲利(營業毛利)逐季縮小,並於下半年陷入虧損。(圖片來源:力積電法說會簡報)

力積電由於銅鑼廠已過了資本支出高峰,預期2025年資本支出將遠低於2024年
力積電由於銅鑼廠已過了資本支出高峰,預期2025年資本支出將遠低於2024年

▲力積電由於銅鑼廠已過了資本支出高峰,預期2025年資本支出將遠低於2024年。(圖片來源:力積電法說會簡報)

第二是力積電布局第三類半導體等新興領域。

「公司在氮化鎵及氧化物半導體的部分,以及矽電容(Silicon capacitor)這些新興領域,不斷有創新及技術突破,成功吸引了多家知名企業一起合作,預計未來幾年會有更多新產品在銅鑼廠投產。」

「這是有關目前為了要避開跟(中國)大陸的競爭,所以產品線進行的策略。」

第三是擁抱去中化的商機。

「這幾年來,由於歐美日系的代工客戶,因為地緣政治因素,積極撤離中國,使得台灣成為中國以外,全球半導體成熟製程最具競爭力的區域。」

「力積電作為12吋製程代工的首選,過去兩三年已經吸引這些歐美日大廠前來合作,產品線陸續到位,開始慢慢放量。」

「未來我們將吸引大型的歐美日客戶,導入新的產品線,帶來新的商機。」

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未出席今天線上法說會,由總經理朱憲國(中)等經營幹部說明最新財報及展望
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未出席今天線上法說會,由總經理朱憲國(中)等經營幹部說明最新財報及展望

▲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未出席今天線上法說會,由總經理朱憲國(中)等經營幹部說明最新財報及展望。(圖片來源:力積電法說會直播截圖)

印度合作案開始有技轉費入帳,將是獲利重要來源

朱憲國也報出力積電與印度塔塔合作案的好消息,就是第二筆技術移轉費用已經入帳,但他並未透露金額。

未來幾年技轉費對公司的獲利,還有現金流入,都會有明顯貢獻。我們已經派了建廠團隊,進入了(印度)Dholera的工業區,塔塔也派了近百人的工程師來力積電受訓。」

「隨著印度成為繼中國之後,全球經濟成長最迅速的一個區域,力積電未來將會擴大與塔塔合作,協同台美日客戶,聯手進軍印度半導體市場,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提升力積電本身品牌。」

印度塔塔集團下的塔塔電子,去年11月在當地科技展覽展出、將引進力積電技術移轉的印度第一座晶圓廠的模型
印度塔塔集團下的塔塔電子,去年11月在當地科技展覽展出、將引進力積電技術移轉的印度第一座晶圓廠的模型

▲印度塔塔集團下的塔塔電子,去年11月在當地科技展覽展出、將引進力積電技術移轉的印度第一座晶圓廠的模型。(圖片來源:印度塔塔電子臉書)

新客戶切入AI新應用,力積電PMIC業務今年可望顯著成長

去年11月力積電曾發布聲明表示,針對大型客戶需求,力積電已導入機台建置中介層、3D晶圓堆疊產能,展開高毛利的3D AI代工服務,並以新廠多達每月4萬12吋晶圓的擴產即戰力,協助國際級客戶迅速掌握AI爆發商機。

當時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在聲明中指出,面對中國同業在成熟製程的競爭,台灣業者必須思考新策略,且美國換人當家,勢必刺激全球供應鏈重組。

力積電過去二年強化非紅色供應鏈的行銷力度已見效,歐美客戶在電源管理晶片(PMIC)、NOR Flash等邏輯、記憶體製程平台的新產品開發進展順利,其中新PMI已達每月量產千片水準。

伴隨下游AI伺服器的出貨揚升,力積電PMIC代工業務可望在2025年新客戶切入AI新應用市場的帶動下,獲得顯著成長。

延伸閱讀:

去年唯一虧錢的晶圓代工廠》力積電虧損16億元後預估 下半年起可望否極泰來 四大動能中「這項」與AI高度相關

更多今周刊文章
新光三越氣爆櫃姐「嚇哭逃出來」,被要求去遠百上班、或扣自假回家!無限期停業怎麼算薪水?勞動部解釋
玉山金(2884)、永豐金(2890)…金融股2025年獲利大爆發,這3檔即將飆漲?達人點名它「股價還在低檔快卡位」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