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盼加速台灣電動車產業升級 工研院攜手產官研推動智慧充電分級標準

小七車觀點

更新於 03月07日20:26 • 發布於 03月06日02:00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研院)日前宣布攜手近 60 家產官研單位,共同組成「台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產業技術推動聯盟」(簡稱:電能補充聯盟),並於日前的會員大會上宣布,在智慧充電與電池標準化領域取得多項共識。聯盟將推動智慧充電分級標準(Level 1-3),完善交換式輕型動力電池產業標準,並與國際充電技術標準接軌,以提升台灣電動車產業的競爭力。

工研院副院長暨電能補充聯盟主席胡竹生指出,全球電動車產業正朝向智慧化與永續發展,標準化與技術創新是產業升級的關鍵。自 2020 年聯盟成立以來,已在充電技術領域凝聚多項產業共識並整合台灣充電產業資源,包括:推動雙向充電標準、電動車輛傳導式充電系統標準解析,並建構智慧充電指引。此次更完成智慧充電 Level 1-3 分級標準及驗測程序,未來將作為交通部補助電動大客車營運業者申請充電場域補助的依據,以加速智慧充電基礎設施的普及。

隨著共享運具、電動物流車市場擴展,充電技術的發展趨勢也朝向雙向充電、無線充電及自主充電系統邁進。電能補充聯盟將持續推動新型充電技術標準與示範應用,進一步提升電動車電能補充的便利性。同時,歐盟計劃於 2027 年全面實施「電池護照」制度,要求電池模組資訊透明化並可追蹤,電能補充聯盟已將該制度納入後續推動項目,以協助台灣業者符合國際市場標準,並強化電池回收與再利用效率。

對於台灣消費者而言,智慧充電標準化的推動將有助於提升電動車充電便利性,並減少不同充電設備之間的相容性問題。未來,隨著充電基礎設施的普及,電動車車主將可享有更穩定的充電服務,進一步推動台灣電動車市場的成長與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