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汽車】川普正式對汽車及零組件加徵 25% 關稅

財經M平方短評

更新於 03月27日04:11 • 發布於 03月27日04:11

重點整理

  • 3/26(週三),白宮發佈川普的總統聲明,自 4/3 起,對所有非美國製造的汽車,額外加徵 25% 關稅;同時,最晚 5/3 起對非美國汽車零件同步加徵關稅。

  • 對於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 的汽車,進口商可提交文件列明該車型所包含的「美國含量」,核查屬實後,僅針對「非美國含量」的價值進行關稅加徵。

  • 此外,川普向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 Mike Johnson 表示,希望能夠通過法案,讓美國民眾貸款購買美國製造的汽車時,減免利息,可視為對關稅負面影響的對沖。

  • 我們認為,本次針對汽車這一特定產業的關稅加徵,原因可歸納 (1) 推動製造業回流、(2) 圍堵現行關稅漏洞

  • 影響:(1) 對非美經濟體的經濟衝擊,預計集中在墨西哥、加拿大、南韓、日本、德國五大區域;(2) 對於美國物價,PPI 衝擊預計 0.8 個百分點,但考量廠商並非完全向下游傳導,因此對 CPI 、 PCE 的預計更小;(3) 車商視角觀察,非美系車商可能高於美系車商。

MM 研究員

川普課徵汽車關稅的原因

本次針對汽車這一特定產業的關稅加徵,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兩點:

  • 推動製造業回流:根據白宮聲明稿,此關稅是基於美國商務部 2019 年 2 月的 232 條款調查報告,調查指出,美國進口汽車及零部件的數量和進口條件,已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並削弱美國國內工業基礎的韌性。此後,COVID-19 疫情進一步曝露美國汽車業的脆弱性,包括缺工、缺料、缺零件等,海外諸國對汽車業激進的產業扶持政策,也讓美國在全球汽車產量中的份額、汽車業僱員數量無法改善。

  • 圍堵現行關稅之漏洞:一方面,儘管近年中國汽車、零組件受美國關稅影響,對美出口金額不再增長甚至衰退,但近年來,中國的汽車零組件大量進口至墨西哥,過程中存在組裝成車後藉美加墨協定流入美國的疑慮;另一方面,此前 3/12 美國全球鋼鋁關稅生效,但鋼鋁產品其實有更大的可能,是透過汽車等終端製成品的方式,間接進入美國。

汽車關稅的影響
  • 其他經濟體視角:各經濟體汽車對美國出口金額佔 GDP 的比重,以墨西哥(7.3%)、加拿大(2.7%)、南韓(2.2%)、日本(1.2%)、德國最重(0.8%),25% 的汽車關稅預計將分別造成 1.8/0.7/0.6/0.3/0.2 個百分點的負面衝擊。
file
file

( 行情快報:美國開打鋼鋁、汽車關稅戰!全球製造業無一倖免?)

  • 美國視角:根據紐約聯儲文獻研究,美國的進口物價每提升 10 個百分點,會造成 PPI 同步上升 2.6 個百分點,考量 25% 關稅、汽車類進口(HS Code 87)在美國總進口中佔比 12%,對美國 PPI 的衝擊約為 0.8 個百分點,但考量到 PPI 向並非全部下游消費端傳導,預計對 CPI 、 PCE 造成的衝擊將小於這個數字。

  • 車商視角:通用、福特、豐田和現代等,傳統上在加、墨有較多產能分佈的車商,理論上獲利能力受傷最重;但進一步觀察,通用、福特等美系車商,在美國本土儲備了較多「剩餘產能」,產能調整實際上具有更多彈性,特斯拉更是有近 45% 集中美國(加州、德州),產能佔比 40% 第二大的上海工廠主要銷往中歐,然非美系車商在美國的閒置儲備產能則相對較少,短期受關稅的衝擊可能更大。

file
file

( 3 月投資月報:墨、加兩地生產受打擊,美系車商剩餘產能成緩衝)

推薦閱讀

加入〈財經M平方〉官方Line,掌握最新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