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觀點投書:八炯用政治立場操弄大眾情緒,讓社會更分裂

風傳媒

更新於 02月04日21:40 • 發布於 02月04日21:40 • 林津明
黑熊學院舉辦的「台灣主站派、接力護台灣」遊行8日抵達華山中央藝文公園,與民眾一起完成「DEFEND TAIWAN」千人排字,圖為網紅八炯。(資料照,劉偉宏攝)
黑熊學院舉辦的「台灣主站派、接力護台灣」遊行8日抵達華山中央藝文公園,與民眾一起完成「DEFEND TAIWAN」千人排字,圖為網紅八炯。(資料照,劉偉宏攝)

前言

八炯,本名溫子渝,是經營 YouTube 頻道《攝徒日記》的台灣網紅。他剛開始拍影片主要介紹美食和旅遊,後來轉型做政治評論,特別關注中國對台灣的影響,很多人喜歡他敢講、敢罵的風格。但隨著他的知名度越來越高,爭議也越來越多。有人認為,他不只是表達意見,甚至在操弄大家的情緒,讓台灣社會變得更對立、更分裂。

從分享生活到帶風向

八炯剛開始做 YouTube 時,主要分享花蓮、宜蘭的好吃好玩的地方,內容輕鬆有趣。但後來他開始關注政治議題,特別是兩岸關係,批評中國政府,揭露統戰手法。他講話直接、不留情,讓很多人覺得他很「敢講真話」,粉絲數也因此快速成長。

不過,八炯在討論政治時,經常用挑釁、嘲諷的語氣,把複雜的問題簡化成「非黑即白」:不是支持台灣,就是幫中國說話。這種二分法雖然很有煽動力,卻讓人少了思考空間,很多人被情緒帶著走,失去冷靜分析的能力。

操弄情緒,讓人變得更對立

八炯最擅長的,就是激發大家的憤怒和不滿。他常用強烈的語氣,讓觀眾覺得「事情很嚴重」、「如果不站出來,台灣就完了」。這種手法雖然能快速吸引注意,但也可能讓人被情緒綁架,忽略了事情的全貌。

有些商家或公眾人物因為表達了不同的政治立場,就被他及粉絲抵制、攻擊,甚至遭受網路霸凌。這種現象讓社會變得越來越對立,大家不再理性討論,而是只看立場、劃分敵我。久而久之,社會的包容度變低,對話的空間也被壓縮。

八炯真的在捍衛台灣,還是在操弄認知?

支持八炯的人認為,他是在為台灣發聲,揭露真相,勇敢面對中國的威脅。但批評他的人則覺得,他其實是在利用大家的愛國心,透過煽動情緒來累積流量和影響力,甚至有點像在打「認知作戰」——用片面資訊和情緒化言論,影響大家的判斷,讓人變得只相信他說的話,不再願意思考不同觀點。

當一個人被塑造成「唯一的真理」,那就很危險了。因為民主社會最重要的,就是多元和理性,而不是誰聲音大、誰罵得狠就代表誰是對的。

八炯的崛起,反映出台灣社會對政治議題的高度關注。但他的影響力,也讓我們必須思考:在民主社會中,網紅和意見領袖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情緒化的對立嗎?還是應該學會冷靜思考,尊重不同聲音?

民主不是要大家想法都一樣,而是能夠包容不同意見,找到彼此溝通的空間。希望我們都能記住這一點,不被情緒操控,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推薦閱讀:鍾明軒反擊八炯「要他公開未剪輯影片」!她一看「這4字」秒傻眼:不是入黨了吧?

*作者為大學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