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給獎勵也要有技巧! 獎勵方式,會影響孩子的主動性!

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

更新於 2019年11月15日01:03 • 發布於 2019年11月09日04:00 • 天才領袖團隊

很多父母都到知道要獎勵孩子,但大家又會擔心,每件事都用獎勵的,日後會不會養成孩子要得到獎勵才去做,沒獎勵就不去做?

獎勵方式,會影響孩子主動性 !

1970年代的心理學研究認為,不該使用「外在獎賞(或動機)」,因為他可能會減少「內在動機」。1985年美國心理學家德西和瑞安所提出的「認知評價理論」(Cognitive evaluationtheory) 認為,利用外在強化來控制行為,最終會弱化個人的自我決定能力,導致內在動機的降低。而且,令原本有興趣的活動變成必須依靠獎賞,才能表現出好行為。把德西等人所做的整合分析,進一步研究並驗證此論點:「只要完成,就有獎賞」或是「做的出色,就有獎賞」這兩種方式都會削弱內在動機,因為獎勵減少了自主性與主動性。

認知評價理論認為「表現好就給獎賞」會削弱內在動機,內在動機被削弱,行為表現就會受到影響。
舉例來說,當孩子喜歡彈琴,父母為了讚許他每天自動自發練琴,答應練完琴就給點數(獎賞),集滿就可以換獎品,德西學派認為這樣的方式會削弱彈琴的内在動機,因為孩子是真心喜歡,有了獎賞之後反而會剝奪在這過程中所享有的樂趣 !

(下頁繼續)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