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奇幻台劇《百味小廚神第 1 季:中元大餐》在台北電影節舉辦了前3集的世界首映。在中山堂的放映空間,大人小孩跟著劇中怕鬼的孫子克服恐懼,學習「百味食譜」,幫助離世的廚師阿公重拾記憶。孩子對觀影的投入,不只存在於劇情的高潮迭起,就連片尾播放工作人員的跑馬燈,孩子們都意猶未盡。那次的震撼,給了所有關注兒少影視產業的人一劑強心針。
畢竟褪下大螢幕的熱血再轉回電視機,馬上被打回現實。台灣電視頻道有上百台,這十多年來,有播兒少節目的電視台卻只佔三分之一,超過九成是購片播映,只有8%為國內獨立製作兒少節目。製播兒少節目不賺錢,讓商業電視台紛紛打退堂鼓,除了公廣集團「穩定」產製《水果冰淇淋》、《下課花路米》、《青春發言人》、《換個爸媽過幾天》等兒少節目,其他電視台兒少自製節目,幾乎寥寥可數。
孩子打開卡通節目,卻只能看到「外國的月亮」,這看在富邦文教總幹事冷彬的眼裡滿是擔憂。她說,文化認同是潛移默化的,當台灣的孩子不停看著外國的孩子可以做出「你覺得很厲害的事情」,這件事的衝擊會演變成「覺得人家比你好」,缺乏自信的價值觀,不斷地植入孩子的認知。
冷彬在意「孩子能否看見自己」,為了復育這塊貧土,富邦文教基金會自2018年起推動「兒童節目人才孵育計劃」,從徵選兒少戲劇、節目劇本開始,由基金會提供製作團隊第一桶金,6年多來陸續製作出兩季共15集的兒童劇集《百味小廚神》;紀實節目《悄悄話》、《海洋日記》;實境節目《登山總動員》;動畫影集《鐵農夫》、《洗襪,洗襪》。不只產出節目,也培育兒童影視劇組。
當本土兒少影劇遇上城市電影節
過去的台北電影節,除了網羅國內外電影佳作,也經常將本土台劇首映擺上大螢幕。《百味小廚神》是首部在北影放映的本土兒童劇集,孩子熱情的觀影回饋,顛覆一旁大人工作人員的想像,也讓「闔家一起去影展」,成為台北電影節中的嶄新風景。
《百味小廚神》也寫下了幾個紀錄。第一,它是台灣睽違多年第一個劇本從兒童視角出發的本土兒童戲劇;再者,它也是富邦文教「兒童節目人才孵育計劃」自2018年起徵選兒少節目劇本之後,前後耗時4年,才完成的第一部兒童連續劇集。最重要的是,它為今年北影的親子放映場立下根基。
有別於去年僅有一檔兒少台劇,台北電影節今年首度攜手富邦文教基金會舉辦親子放映場,一共選映了五部短片。
其中四部是富邦文教「兒童節目人才孵育計劃」的作品,包括講述青少年如何面對朋友的離世的《秘密森林少年》,還有熱血的兒童海上冒險故事《海,我們一起》、偵探解謎遊戲《寄信人是誰?》,以及關於自信心建立的《屁孩是不是》。另還有一部,是由公視製播的兒童情境喜劇《什麼都沒有雜貨店》。
從一部到五部,台北電影節也放映本土兒童短片,這看在幕後推手冷彬的眼裡是個全新嘗試。北影的放映場域,不僅為兒少戲劇搭起舞台,也撐起台灣自製兒少戲劇的討論空間。北影節目組副理洪健倫說,北影是城市影展,必須去思考跟不一樣的市民產生更多關係與連結,才有了這樣的規劃。
兒少影劇產業崩盤:沒錢、沒人、不了解孩子
只不過,兒少影視產業蕭條數十年,單靠這幾年的挽回仍是力有未逮。冷彬在這幾年間也發現,起初認為資金不足,才撐不起兒少影視產業,而在產業垮掉之後,連帶從企劃、劇本、拍攝、編導、剪輯,幾乎每個環節都沒有人。比停在原點更糟的事,是發現大人對孩子的觀影視角仍有太多「不了解」,甚至存在著過多的先入為主與擔憂,對冷彬來說,這才是最匱乏的事情。
好比兒童戲劇與成人戲劇的取材截然不同。冷彬說,「兒童的東西不是陽春,它有自己作為兒少戲劇類型中的獨特條件」,兒童戲劇必須照顧兒童觀點,而富邦的孵育計畫,最早也從「孵劇本」開始,但前四年一共孵了15、16個劇本,實際有找到足夠資金完成拍攝計畫的只有《百味小廚神》。投報率有限,也讓他們反思無法回應「練兵」的初衷,去年起改徵短片,在有限預算內推著年輕劇組往前進。
在富邦文教近五年的倡議之下,文化內容策進院今年四月與富邦文教簽署「兒少影視內容人才培育與節目開發投資」合作備忘錄(MOU),結合政府與產業力量開發兒少影視產業。前文化部長史哲也出席見證,致詞時更語重心長地表示「當兒童的養分都是外來的,很難要求他們在未來的成人世界裡心中還有台灣。」此番話也顯見振興兒少影視產業有多麼迫在眉睫。
借鏡國際 卻看見台灣的「保守」局限
採訪這天,冷彬上午在台北市區接受《親子天下》專訪,晚上就要與夥伴陳詠雙,搭機遠赴德國慕尼黑參加兒少影展。這幾年,他們向國際取經,走遍澳洲、荷蘭、德國、北歐等各個兒少影視產業蓬勃發展的國家,兒少工作背景出身的她發現,最難處理的是大人面對兒童的「不信任」態度。
「你對孩子有多少的信任?你覺得大人跟孩子的關係是什麼?若覺得孩子不會就是要教,那麼所有的思維系統,都在回應『他不會』。我們似乎無法相信孩子在動手胡搞、觀看別的孩子學東西的過程中,其實也可以學到東西,」冷彬語重心長的說。
這幾年富邦文教也廣邀國、內外兒少製播團隊舉辦工作坊,某回荷蘭資深兒童節目製作人Jan-Willem Bult 分享,他們的自製的超人氣實境節目《Tool Box Kids》,給孩子一個工具箱,讓他們動手拆販賣機、咖啡機等大型器械。結果台下的製作人面露憂心:「孩子拿工具危險」、「家長會客訴」,儘管國外製作人提出證據說明拍了很久都沒事,孩子自己也會小心,還是無法說服大家。冷彬說,當大家都不相信孩子會自主學習,這就是最大的難題。
「我們總用勵志的方式,讓孩子覺得被攝者得經歷一個巨大挑戰,覺得什麼都很難,但國外不會如此。」冷彬說,自己作為兒少工作者與母親,每當在欣賞國外的兒少節目,經常感到慚愧,原本希望能為孩子做點東西,卻沒有人將兒童擺在主體的位置去思考。
孩子是最好的老師 兒少評審團帶給「大人」的震撼教育
經歷了這些震撼,他們不僅深刻反省,也向孩子學習。冷彬是兩個孩子的母親,這個時代有許多大人以為孩子只接受短影音,但其實他們也能看長片,小兒子前陣子盯著完全沒有故事情節的「鏟雪機移動」影片整整5分鐘,眼看時間軸走到尾聲,她心裡想著「呼~終於要結束了」,結果兒子大喊「再看一次!」讓她哭笑不得,也震驚自己對孩子的了解太少。
擔任孵育計畫製片的陳詠雙自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去新竹市做兒童影展。頭兩年在親子館擔任選片,她必須大量蒐集親子的觀後感,坐在副控室的她,看著小朋友遇到喜劇經常「笑到炸裂」,映後討論也很觸動人心,更促使著她一邊工作,一邊思考究竟什麼是兒童電影?
既然是要做給兒少的電影,孵育計畫到了最終評選階段,隨機邀請國小一年級至三年級的孩子來當「評審團」。若以2023短片徵件計畫為例,20幾組投件,最後僅剩下7組,扣除相似題材、拍攝期程尬不上的問題,最後只有四部取得登上北影大螢幕的門票。
陳詠雙形容,這群孩子是最可怕的評審團,講到哪些關鍵字會笑、會冷場,「蛤~~聽不懂啦!」諸如此類一刀見血的評語,給予劇組真實的回饋。但她認為,透過這項機制,也能讓我們練習不要用大人的觀點,去看待兒少在乎的事情。
什麼是兒少在乎,又能在預算之內拍攝出來的作品?冷彬認為可從孩子的生活中找題材,像是澳洲作品《失物招領箱》,劇情描述孩子們尋找遺失物的過程,這部作品每次在各種場合放映,總能讓親師生都笑得開心。也是在這種時候,她會回頭告訴編劇「很多事情,我們真的不需要想得太複雜」,更笑著說可以練習拍攝「小學生課桌抽屜像黑洞」的主題,7到10歲的孩子,真的不需要什麼太了不起的事情就能引發共鳴。
預算有限,所以只能拍攝日常,但動人的故事,往往也存在於日常的某些片刻。冷彬說,只要能在孩子的生活中,找到一件有共鳴的微小事情,並將它寫成一齣有共感的故事,也才有條件把這些事情往更瘋狂、複雜、奇幻的世界推進。
小檔案|冷彬
台灣大學社會系社工組畢業後,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取得社工系碩士,返臺進入基金會服務,曾任青少年社工,現任富邦文教基金會總幹事,積極推廣兒少影像教育、人才培育。另一個身份是資深的史奴比收藏家。
小檔案|陳詠雙
畢業於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從台北電影節志工開始參與影展工作,畢業後從事影展規劃、影視與紀錄片製作。現任富邦文教基金會「兒童節目人才孵育計劃」專員。
(責任編輯:林胤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