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以為拉傷!郵差1部位缺血壞死釀劇痛關節炎 怕丟工作忍3年

TVBS

更新於 03月31日08:18 • 發布於 03月31日06:26 • 林冠丞
李姓郵差因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導致變形和髖臼骨發育不全,進而引起髖關節嚴重關節炎。(圖/大里仁愛醫院提供)
李姓郵差因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導致變形和髖臼骨發育不全,進而引起髖關節嚴重關節炎。(圖/大里仁愛醫院提供)

台中市一名52歲的李姓男子,從事郵差已20多年,但他2022年開始2側髖關節出現嚴重疼痛,起初他以為是小拉傷,於是到藥局和診所拿止痛藥舒緩,結果情況持續惡化,甚至痛到走不了,最終診斷出是因兒童時期發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導致變形和髖臼骨發育不全,隨著時間推移,引起髖關節嚴重關節炎。但李男因害怕手術不如預期失去工作,選擇硬撐3年,好在前往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部,接受部長黃贊文的微創正前開人工髖關節手術,2個月後李男順利回到工作崗位。

據了解,李男20多年來擔任負責送郵件和包裹的郵差,平日以打羽球作為休閒活動,但2022年起,李男一直受到2側髖關節疼痛困擾,原本他認為是打羽毛球時拉傷,只是吃了一陣子止痛藥後,疼痛不減反增,前往住家附近醫院檢查才得知,是因為髖關節有嚴重的關節炎,需要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

不過李男擔心手術結果不如預期而失去工作,因此一直吃止痛藥苦撐,期間也曾跑遍北中南看診,但遲遲都沒有決定動手術,2024年底李男來到大里仁愛醫院找黃贊文求診,最終才選擇進行微創正前開人工髖關節手術。

黃贊文先是指出,早發性髖關節炎的病人大多在50到60歲左右發生,大部分是因為小時候髖關節發育不良,只是李男的情況較特殊,是「佩爾特病」所造成,起因是兒童時期出現「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導致變形和髖臼骨發育不全,隨著時間推移加上郵差工作,才引起髖關節嚴重關節炎。

至於為什麼會從事非傳統的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黃贊文解釋,因李男對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功能需求比較高,傳統手術需要切開肌肉,使長期疼痛造成萎縮的肌肉復原時間更久,且日後李男打羽球也容易有跌倒、脫臼和受傷的風險。

李男術後6小時就開始用助行器下床活動,2個月後順利回到工作崗位。(圖/大里仁愛醫院提供)

後續李男接受手術,醫療團隊為其設計個人化的療程,李男術後6小時就開始用助行器下床活動,隔天便開始進行肌力訓練和爬樓梯,2個月後順利回到工作崗位。而黃贊文指出,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量不只持續增加,年齡層有降低趨勢,民眾若是有類似症狀,建議及早看診。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延伸閱讀:

一週天氣預報》全台天氣變化、未來氣溫及降雨機率一次看

台中大樓巨響!24歲男翻15樓圍牆急墜亡 路人目擊嚇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