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找6毒物專家查寶林案 認「米酵菌酸」可能性高

TVBS

更新於 03月28日05:37 • 發布於 03月28日04:39 • TVBS新聞
圖/TVBS
圖/TVBS

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案持續延燒,衛福部也首次召開跨部會專家會議,不少專家認為致命的米酵菌酸毒素可能性大,但檢驗要有標準品,實驗室已趕緊訂購,預計下周送達,而毒物專家也示警,米酵菌酸無色無味,高溫殺不死,因此米食吃新鮮烹煮最好,避免重複多次加熱。

圖/TVBS
圖/TVBS

大火快炒粿條,沒想到這美食竟然和食安問題扯上邊,隨著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案持續延燒,不少專家將矛頭指向致命的米酵菌酸毒素,而衛福部27日晚間6點也首次召開跨部會專家會議。

這次參加成員包括食藥署疾管署人員感染科權威醫師、台大副校長張上淳、法務部法醫研究所代表、環境部化學署6位毒物專家和收治相關個案的新光馬偕北醫三總醫院代表,會議中專家認為米酵菌酸可能性高。

圖/TVBS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還是覺得最有可能還是從這個食物本身這個食物來的。」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法醫解剖完以後,相關的檢體也會分送給大家來檢驗。」

檢驗米酵菌酸要有標準品,但實驗室多數沒有,畢竟台灣先前不曾發生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因此食藥署台大北榮已趕緊訂購預計下周送達就可以展開檢驗,其實米酵菌酸是受唐菖蒲伯克氏菌污染的呼吸毒素,無色無味難察覺,存溫度在攝氏26到37度和中性pH值環境會迅速增殖,熱水煮沸或清洗也殺不死,只要米製品保存不當就可能增生。

圖/TVBS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如果說有米酵菌酸的汙染的話,外觀看不出來味道也沒什麼特別的。」

而醫師李建璋根據過往報告分析,受污染的濕粄條其實在烹飪和食用的過程中不會觀察到異味顏色和性質變化,也沒有口感異常,很難提早察覺,建議民眾近期若有疑慮米麵主食,吃新鮮烹煮的最好,要避免過度重複多次加熱。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