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世界站在歷史的轉折點,中國未來是悲劇還是喜劇:《中華博弈》選摘(5)

風傳媒

更新於 2024年10月08日21:10 • 發布於 2024年10月08日21:10 • 王飛凌
作者認為,中國的國家、經濟、社會生活和民族面貌,將發生深刻的重組與優化。(美聯社)
作者認為,中國的國家、經濟、社會生活和民族面貌,將發生深刻的重組與優化。(美聯社)

2021 年9 月,美國總統拜登在聯合國發表講話時宣稱必須做出「明確而緊迫的抉擇」,因為世界正處於「歷史的轉折點」,「我們面臨著世界決定性十年的到來—這十年將真正決定我們的未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對著同一群聽眾,似乎也回應了這一觀點,他宣稱「世界再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

在這場以中美競爭為中心的全球競爭中,利害關係和替代方案是既確定又明顯,同時重大且迫切。人們有著明確的路徑和捷徑,可以讓中華博弈有效、安全,而且很可能快速、和平地達至比較理想的結果。然而,這場博弈的實際結局既不確定,也不能保證,因為太多參賽者各有其既得利益、無數想法、不同理想和堅守的信念;在這種情況下人類的錯誤和不幸從不少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與中共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超高賭注、超高風險全球競爭,考驗著並將持續需要更多的智慧、遠見、意志、能力、資源和運氣,來塑造人類文明的未來。

1993 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經濟學家羅伯特.福格(Robert Fogel)在二十一世紀初寫下了他對未來世界的預測:

我們不應該害怕未來,(⋯⋯)我對未來六十年的預測包括人們壽命更長、更健康、糧食供應更充足、住房和環境得到改善、更多人獲得更高水平的教育、物質和精神不平等的縮小(不僅在國內,在國際上亦然)、薪水更高更彈性的工作、有更多時間陪伴子女、更緊密的家庭有更多閒暇時間在一起、更低的犯罪率和貪腐率、以及各民族和種族之間更加和諧。(在預見中國價值即「權威、孝順和紀律」可能會在世界上崛起後,他認為美國)應該為一場災難性的戰爭做好準備,或者學會忍受長期的文化和政治僵局。

名氣和權威都顯然遠不及福格的筆者,幾年後在2017 年出版的「中國三部曲」的第一卷中,試著提出了以下四種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可能情景:

第一種,中華人民共和國可能在政治和意識型態上進一步演變,成為一個更開放、更自由一些的秦漢政體,一個類似於十至十三世紀的宋帝國那樣的軟性開明的威權主義(如果還未變成有效的自由民主與法治國家的話),從而在西發里亞國際關係世界秩序下繁榮、強盛且長治久安。為此,北京將要重新解讀歷史,重新確定其世界觀,重新調整其戰略;透過體制上、國際上和意識型態上的充分保障,去克制甚至放棄其天下世界帝國的理想。

第二種,中華人民共和國可能回到毛澤東的革命政權模式乃至更甚,再次成為一個硬化的威權主義甚至極權主義和軍國主義政權,透過重塑和重新安排世界來自求生存。(⋯⋯)毛澤東當年走過這條路但是遭到了慘敗。但是那些使中華人民共和國致富和崛起強大的新財富、新技術可能為北京提供新的信心和資源,以及更多的實力、更聰明的詭計去再試一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華秩序可能會出人意料地得到統一世界的勝利,儘管它今天看來還是如此不可能,就像二十四個世紀以前秦國統一中華世界和七十年前中共奪取中國大陸的故事一樣。

第三種,中華人民共和國可能會在(⋯⋯)秦漢統治者們追求中華秩序的本質欲望和不懈企圖以及(⋯⋯)已經變化並不斷繼續變化的中國人口狀態、經濟現實和日益西化並與國際社會息息相聯的新的中國文化和意識型態之間拉扯分裂,導致政治混亂,甚至可能引發內戰。中原最終可能會失去一些中華世界的邊緣區域。中共暨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果由此崩潰,無論是和平還是暴力,都可能會帶來像二次大戰後德國和日本那樣的一個中華民族國家的鳳凰涅槃,或者造成一個擁有大規模殺傷力武器的失敗國家。

第四種,大概只是一種過渡性的未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可能繼續(⋯⋯)隱瞞其中華秩序的戰略選擇。不再大力去抵制、消減和取代美國並重新安排世界秩序 ,而是務實和有選擇地遵循西發里亞體系和西方的領導,抵制國內社會政治和意識型態變革的同時也壓制其菁英們對領導世界和重新安排定位世界的渴求,繼續發展、致富和小心謹慎地投機取巧。中共的秦漢政體雖然沒有中華秩序也能繼續存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忍受著伴隨這一選擇會有的那種種不滿乃至「屈辱」、困難挑戰和艱險不安。

2020 年,一群漢學家關於未來的結論是,「中國的未來是高度偶然的」,並將取決於「中國的行動者們如何應對數百個複雜且相互關聯的挑戰」以及國內外不斷積累的「關鍵性問題」。然而,關於北京面臨的挑戰與問題的學術評估和政策建議,該團隊「極少共識」,內部分歧很大,認為近數十年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崛起至關重要的「好領導、好政策、好運氣」不再是確定的,但也許仍可重新獲得和保留。

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未來,看來都是懸而未定。中國人和人類不僅處於某個十字路口或關口,而且似乎在茫茫荒野中徘徊。

…………

2022 年,美國一流智庫之一布魯金斯學會發布了題為《全球秩序未來展望》的報告,指出中美之間「新冷戰」的到來,並呼籲各國「向世界展示包容、不拘一格、務實、尊重和負責任的策略願景,走向全球秩序的新時代(⋯⋯)設法為所有人重建一個國際社會。」更具體地說,到2023 年底,一些國際經濟學專家認為,備受關注的中國崛起(主要是所謂的「中國經濟奇蹟」)正在結束。

對中國和世界未來的推測其實還有更多,範圍更廣,預測更多樣化、更詳細。汲取這些洞見,並基於我在本書及兩本前傳中試圖呈現的,基於數據的實證陳述和規範性分析,本著應有的慎重(雖然可能不夠謙遜),筆者在此提出以下三種中華博弈、中國和世界可能的未來:

第一,從自由主義和全球主義的角度來看,基於民族國家主權平等的西發里亞分權分立的世界政體秩序,將會延續或「回歸」。這是本書極力支持稱許的中華博弈之結局,因為這是對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世界來說,明顯更可取的政治未來。西方民主法治的持續領導地位,特別是美國作為最不具系統顛覆性的霸權國家地位,將在世界上持續存在。國家之間將繼續存在不團結、差異、差距、歧視,當然也有不平等和排斥,透過社會政治改革、經濟效率和技術創新的國家實驗,以及國際聯盟、重組、合作、制度和衝突,促進恆常的國際比較和競爭。中共黨國崛起和政治全球化各種力量的系統性挑戰,即使無法完全消除,也將受到有效的限制和削弱。

只要美國及其盟國全面、有力地參與中華博弈並取得勝利,這種未來出現的可能性就很大,機率遠高於50%。實現並保障這一未來的和平程度與整體成本,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參與中華博弈的嚴肅性、速度、風格和技巧直接相關。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時代,堅決反擊一個強大的系統性挑戰者確實會令人心生恐懼,但這種恐懼常被嚴重誇大和過度操縱。強調人人平等的全球主義議程和統一的世界政治治理,以及自詡將更加自由和公平的這類風潮,可能是理想的,甚至值得讚揚,但有本末倒置和被濫用的危險。我們早就應該徹底拒絕關於中共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崛起的各種一廂情願或被洗腦的幻想,以及懶散忽略或刻意無知。

第二,中國和世界一個更加理想、更加可取的未來,正如我在本書第四章中所概述的,是中國成為持續的西發里亞國際社會的一個完全融入的成員,並擁有充分轉型了的社會政治體系和世界觀。這可能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中華博弈中受到有效遏制和限制的同時或相繼發生,儘管並不是贏得中華博弈的必要或先決條件。

這樣的未來對所有人,尤其是中國人民(可能不包括中共黨國專制的一小撮統治集團)來說,顯然是可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政治和意識型態及其世界觀的成功轉型,將帶領中國崛起的力量和中國人民的強大能量,安全地從重定世界中心、重整世界秩序,轉向專注於改善中國人民和全人類的生活。中國的國家、經濟、社會生活和民族面貌,將發生深刻的重組與優化。這種未來的可能性也很高,但很大程度上有賴於中華博弈的進展是否對西方有利。中共黨國在中華博弈中的決定性挫折和失敗,對於這個未來的到來至關重要,儘管這既不是必要的也不是充分的。西方為了在中華博弈中獲勝的主要目標,應該充分、明智地接觸中國人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轉型提供幫助和賦能賦權。但這一目標本質上應由中國人民所有、所為和所成,中國人民必須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三種可能的未來,是北京在中華博弈中勝出。正如我在這三部曲中反覆論證的,中共黨國早已公開宣稱要為世界的未來進行全面、全方位、不間斷的鬥爭,按其形象特點即單一集權的專制獨裁甚至極權主義政體,來重定各國之間和各國人民之間的秩序。在最低程度上,中共將在中華博弈中穩步前進,確保這世界對其專制、非自由、以國家/政黨資本主義或裙帶資本主義為特色的治理來說更加安全,並以民主法治、市場經濟、公民社會和人權為代價。在最高程度上,這種未來意味著中共黨國奪取了美國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西方被取代和削弱,世界被重定中心且重整秩序為一個世界帝國,就像過去曾經統治整個已知中華世界千百年並使之停滯不前的中華秩序。

這樣的「中國夢」,或者更準確地說,「中共夢」,對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世界來說,顯然是一個不可取的中華博弈結局。它將把人類文明引向難以回頭的一路下滑,甚至無法逆轉,從而落入長期停滯、不斷的悲劇和無盡的次優化。也許出於有些偏見的樂觀信心,我認為這種未來的可能性小於上述兩種,但仍然是一個確實有可能的可怕結果。無論是部分還是漸進地,其實現的可能性其實並不小,因為在與「惡」的生存競爭中,「善」往往處於先天不利。正如卡夫卡(Franz Kafka)在1917 年11 月(當時世界正因第一次大戰和俄國革命而流血不止)所指出的,「惡識善,但善不識惡。」與好萊塢電影不同,人類歷史上俯拾皆是的例子告訴我們,理想且可取的,並不總是能戰勝不理想且不可取的,更不用說不戰而勝了。悲劇之所以能和喜劇一樣,在人類心靈、美學和劇場中占據一個重要且永恆的地位,是很有道理的。(推薦閱讀:黎蝸藤專欄:拜登高風亮節,抹不掉民主黨「換登」反民主汙點

*作者王飛凌(Fei-Ling Wang),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現任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納恩國際事務學院教授,為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CFR)成員。本文選自作者著作《中華博弈:抉擇世界秩序的全球競爭》(八旗文化)

留言 4

  • 葉俊良
    中國未來是如何干台灣屁事?光是一堆低素質人口就可能搞死地球
    2024年10月09日02:57
  • 小曾
    舔共紅媒又再大外宣 🤮
    2024年10月09日01:39
  • 張阿忠
    中共夢 只不過是 侵吞 別人的夢而已!
    2024年10月09日10:29
  • ChienMing
    一黨專政 極權 無聊
    2024年10月09日03:46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