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蔡幸儒
2015年曾傳出麥當勞總部將出賣台灣經營權的消息,一時間引起各界譁然與揣測。然而,麥當勞總部做出這樣的決定,實際上並非代表要全面退出台灣市場,2017年6月,台灣德昱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昌霖,正式成為麥當勞台灣地區的授權發展商,而麥當勞也從總部直營轉為「特許經營」的授權模式。
除了麥當勞的經營模式變革外,攤開國際連鎖速食品牌在台灣的經營結構,可以發現肯德基、漢堡王也分別經歷了3次經營權大移轉。但到底為什麼這些國際品牌的經營權會有這麼多次的變動呢?
投資台灣初期:多選擇授權或合資模式!
「許多品牌在初期進入新市場時,若對當地的市場較不熟悉,多會選擇尋求當地夥伴合作的方式做拓展,其優勢一是可以透過合作夥伴的資源加速拓展,其二則是可以借用合作對象對於當地市場的熟悉經驗,更容易融入當地市場環境」台灣連鎖加盟協會副秘書長柯建斌說到。
最早進入台灣市場的麥當勞,是與經營新加坡麥當勞創下佳績的「寬達食品」、雙方各入股50%股份共同成立「台灣麥當勞餐廳股份有限公司」。肯德基與漢堡王早期也是以授權方式分別與統一企業和大成集團合作,而摩斯漢堡則與東元集團合資。然而,這種商業合作雖然各有各的盤算,但也不難看出國際品牌期望以本土大品牌資源,帶動自身品牌在台發展的企圖!
發展期:隨營業狀況擴大投資或抽手轉賣
然而,代理商將海外市場逐漸培養起來後,許多品牌也嘗試增加在台投資。漢堡王原先以代理授權方式與大成集團合作,但後來進一步合資創立「家城公司」擴大投資。雖然後來因為市場經營成效不佳,大成主動將股權出售回總公司,但從品牌投資方式的轉換上,也看得出國外品牌在當時對於台灣速食市場的成長潛力期待!
然而,肯德基則不同,1995年統一企業與美國百勝集團的授權合約期滿後,統一卻並未將經營權交還百勝集團,而是將股權轉賣給港商Wybridge,而百勝集團為了能確實掌握肯德基在台實際經營狀況,在隔年被迫在台成立子公司,導致肯德基1996~2001年加盟及直營並行的混亂狀況,最終百勝與Wybridge達成協議,「台灣桑德斯公司」併入百勝的台灣子公司,成立「台灣百勝肯德基公司」!
各品牌經營權大地震後,不約而同轉向「授權加盟」
攤開這幾年國際連鎖速食品牌的經營權變化,除了摩斯漢堡始終以合資方式在台經營、SUBWAY維持全球一貫的授權加盟外,肯德基在歷經長達9年的直營之後,又在2010年將「台灣百勝肯德基公司」經營權賣給英商怡和集團,回歸到百勝集團一直以來主要採取的特許經營模式。麥當勞和漢堡王也都在2017年出售台灣經營權改以「授權發展」方向經營。這背後暗示的意義又是什麼?
發展授權對品牌商的成本較低,但考驗代理商的經營能力
根據全球市調公司歐睿國際的調查數據顯示,台灣的速食產業(含外送服務業)的市場規模成長率,從2013年4.5%,直到2018年跌至3%,顯示目前台灣速食市場正面臨發展的新瓶頸!輔仁大學餐旅管理系副教授林希軒分析,市場的規模大小常常會影響到品牌擁有者的經營策略,「直營不管在資金、人才管理、營運上所要負擔的成本都相對來得大,」然而當市場漸小、競爭越趨激烈時「選擇授權方式對品牌而言相對有利,因為他們要做的就只是『賣品牌』,其餘的營運成本就由加盟者自行負擔。」從近年來各大品牌紛紛轉為授權模式,正面想是台灣市場發展穩定、總公司可將心力轉到其他市場的開拓,但另一方面也暗示著台灣速食市場的未來成長動能可能有限!
麥當勞執行長Steve Easterbrook曾表示「尋求策略夥伴,並藉由分享麥當勞價值觀與願景,來驅動市場的加速成長,是麥當勞從2015年就開始的全球振興策略」顯示麥當勞要加速在地化管理與決策的管理因應。
漢堡王執行長黃耀忠也表示,品牌塑造、大舉展店、提高獲利就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因此,各品牌授權代理商在接下經營任務之後,如何帶領品牌穩定經營並持續獲利就是大考驗,最終台灣速食產業能否持續維持餐飲龍頭地位,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日本麥當勞如何脫離經營低潮?打造「Fun Place To GO」、達到業績新高峰
▶20年首次品牌視覺大翻新!漢堡王極簡摩登設計想強調什麼新形象?
▶肯德基數位旗艦店推自動取餐櫃、蛋塔自販機,「搶快」再升級的策略是什麼?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