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我也可以成為什麼嗎?」《永生戰》裡的教養反思

親子天下

更新於 2021年05月13日10:40 • 發布於 2021年05月13日10:40 • 蘇岱崙
「我也可以成為什麼嗎?」《永生戰》裡的教養反思
「我也可以成為什麼嗎?」《永生戰》裡的教養反思

如果能永生不死,你願意嗎?

耗資超過台幣4億元,由兩大男神孔劉、朴寶劍主演的韓國科幻題材動作電影《永生戰》,原本2020年底就要上映,因為疫情關係,延至4月上檔。從鋪天蓋地的宣傳影片和劇照中,充滿驚險槍戰、飛車追逐、神秘實驗室……不難領略這是一部以高強度動作特效為亮點訴求的影片。不過,這部電影除了精彩的特效以外,劇情和角色設定也有許多令人深思玩味之處,甚至教養反思。

(以下文章有雷,如果尚未看過影片,請斟酌往下閱讀)

孔劉(左)飾演保護永生人徐福的特務人員。CATCHPLAY提供
孔劉(左)飾演保護永生人徐福的特務人員。CATCHPLAY提供

孔劉(左)飾演保護永生人徐福的特務人員。CATCHPLAY提供

今年27歲的朴寶劍電影中飾演「永生人」徐福,是在神秘實驗室裡,運用幹細胞和基因改造技術被創造出來的「人」。他比複製人功能更進階,透過基因改造技術,具備人類無法做到的永生不死,也擁有神奇的超能力。

徐福的細胞也存有永生能力,也因此,徐福成為兵家必爭的「武器」。被取名為徐福,乃是源於秦始皇當年冀求長生不老,派出使者徐福率領童男童女遠赴海上仙島取長生不老藥。

41歲的孔劉飾演情報單位前特務人員閔基憲,罹患腦瘤,對於病痛和死亡有深沉的痛苦和恐懼,答應成為實驗對象,也接下了保護徐福的任務。

徐福(右)成為四方搶奪目標,負責護送他的閔基憲帶著他逃亡。CATCHPLAY提供
徐福(右)成為四方搶奪目標,負責護送他的閔基憲帶著他逃亡。CATCHPLAY提供

徐福(右)成為四方搶奪目標,負責護送他的閔基憲帶著他逃亡。CATCHPLAY提供

徐福從出生就生活在實驗室中,在虛擬的世界生存著。10歲的徐福,從來沒有踏出過實驗室一步。在韓國有著「國民弟弟」稱號的朴寶劍,擁有一副娃娃臉,過去在戲劇電影中多半飾演善良的角色,在電影中總是流露出無辜眼神與表情,以及對於實驗室以外真實世界的好奇。

徐福誕生以來從未踏出過實驗室,對於真實世界無比好奇。CATCHPLAY提供
徐福誕生以來從未踏出過實驗室,對於真實世界無比好奇。CATCHPLAY提供

徐福誕生以來從未踏出過實驗室,對於真實世界無比好奇。CATCHPLAY提供

科幻片底下藏著的親子教養叩問

就像童話故事〈國王的新衣〉裡孩子的叩問一樣,徐福首次踏出實驗室,面對四方重兵搶奪,平靜無波、一發接一發問著護送他的閔基憲:「我為什麼危險?」、「你為何不是壞人?」讓同樣也是「動機不單純」的閔基憲答不出口。

這些提問,在此處巧妙的帶著觀眾停下來思考:所謂的好人、壞人是什麼?壞人臉上都有寫「我是壞人」嗎?想要利用別人,所以對他好,這樣是好人還是壞人?如果親子一起看這部電影,這是個可以和孩子延伸討論的話題。

在實驗室裡總是吃健康食物,徐福無法抵擋泡麵的魅力。CATCHPLAY提供
在實驗室裡總是吃健康食物,徐福無法抵擋泡麵的魅力。CATCHPLAY提供

在實驗室裡總是吃健康食物,徐福無法抵擋泡麵的魅力。CATCHPLAY提供

另外一個值得家長思考之處,和徐福的「身世」有關。徐福雖然是在實驗室被創造出來的,但是他是有「媽媽」的。這位媽媽由張英南飾演的實驗室主任研究員林世恩博士,眼尖的觀眾可以發現,張英南也是熱門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裡那位飾演護理長、後來揭曉正是女主角恐怖母親的演員,演技充滿了反轉。

林世恩運用自己的基因創造出徐福,在實驗室裡養大的徐福,欣賞的是平靜無波的大海,吃的是健康食物,但是他每天都要打針,抑制分裂太過快速的細胞。

這些給徐福吃的食物、打的針劑,也都是為了讓他能「健康成長」在一幕徐福將「媽媽」要他吃的營養食物推開時,他問了一句「為什麼我得要健康?」這個「為你好」背後也有許多動機,這也是徐福開始洞悉自己被培養出來的原因並不單純、別有目的。

「媽媽」林世恩(左)用自己的基因創造出徐福,乃是出於對生命的眷戀。CATCHPLAY提供
「媽媽」林世恩(左)用自己的基因創造出徐福,乃是出於對生命的眷戀。CATCHPLAY提供

「媽媽」林世恩(左)用自己的基因創造出徐福,乃是出於對生命的眷戀。CATCHPLAY提供

隨著劇情的推進,林世恩創造徐福的起心動念,也被揭露。徐福被創造是出於人類對於生命的貪心、眷戀、不捨、對失去的彌補,他擁有人類所羨慕的能力,永遠不死,但是他並不被視為一個「人」:不能吃自己想吃的食物、不能去想去的地方、不能擁有自己的願望和人生。在他所有的叩問中,最讓人揪心的是這句:

媽媽因為想當醫生,所以成為醫生。我以後也能成為『什麼』嗎?

徐福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甚至不被視為是個「人」。CATCHPLAY提供
徐福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甚至不被視為是個「人」。CATCHPLAY提供

徐福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甚至不被視為是個「人」。CATCHPLAY提供

徐福不只生理細胞成長快速,他對人世的頓悟也呈現高速理解。在實驗室外的世界走了一遭,去了他想去的地方後,他最後還是選擇回到眾人所冀望他去的地方,一個他永遠不會擁有自我的地方。

電影結局並沒有順遂每個人的願望,至少不是個讓觀眾開心的結局。若說這部電影可以給家長什麼啟發,大人得時時刻刻寫在手上心上提醒自己的是,孩子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遺憾,或是未竟的夢想而存在;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他該去的地方。就像詩人紀伯倫的詩句提醒「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孩子」。(從《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到《上流兒童》  吳曉樂

加入親子天下LINE好友,睡前看好文

延伸閱讀:

劉軒:「感恩」是值得培養的思考習慣,4步驟教懂孩子

教養「驚」句第一名 別再問孩子:「你那是什麼態度?」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