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曼娟 攝影/張國耀(張曼娟提供)
編按:單身者的老後,也可以有很多家人。作家張曼娟前陣子經歷一個人外宿養傷,卻有夥伴們輪流照顧、關懷她,讓她篤定自己曾提出的「新家人主義」。單身者的老後,願意付出,即使沒有血緣、婚姻關係,朋友也能成為家人。
一個尋常的秋日,我跑完了上午的行程,準備趕赴下一個行程,心裡想著別的事,沒看清路況,腳下的階梯比想像中更高,抬腳卻沒能邁過去,反而被絆倒,身子飛起來重重摔落。雖然摔跤或拐到腳是常有的事,但這一次確實有些不同。
我在地上趴了好一會兒,才把自己的神智聚攏,慢慢坐起來。原本還樂觀地想著,休息一下就可以繼續今日行程,然而,當我的腳無法落地,寸步難行,便知道摔得不輕。
左腳除了嚴重扭傷,還加上骨裂,接下來幾天活動都要取消。我很快做出決定,既然失去了行動能力,就不能回家裡住了,家裡的父母親不僅無法料理我的生活,還會給印籍看護添麻煩,在我休養等待復原的時間裡,都必須得外宿。
一個人外宿養傷 幸有夥伴輪流照看
一個受了傷,生活無法自理的人,孤伶伶住在外面,似乎是有點淒涼的。我有想過是否該找個看護來照顧,但因為只傷了左腳,情況不算太糟,只要是解決了三餐,就沒有什麼大問題了。
起初因為不想給工作夥伴們添麻煩,所以除了便當就吃泡麵,傷口的疼痛加上心情低落,使我漸漸失去胃口。夥伴們輪流來照顧我:不嫌麻煩地帶我去餐廳吃美食;在我回診治療時負責接送;看完醫生後開車去看看雨中的鄉間美景;煮好吃的料理送來,或是帶著火鍋料一起享用火鍋。哪怕是在養傷期間,也充滿著歡笑與美好時光。
沒有血緣、婚姻 用「關心」建立「關係」
我想起約莫30年前,因為單身主題接受訪問,曾有個年輕記者問我:「如果一直單身,不會覺得很寂寞嗎?」我告訴她,我應該會和好朋友們,建立起宛如家人的關係。「這就是我的新家人主義。」我是這麼說的,但其實只是一個理想,並不知道該如何實踐。「沒有血緣和婚姻關係,真的能成為家人嗎?」記者覺得疑惑,當時的我也無法回答。
許多年過去了,我現在可以篤定地說,與自己選擇的朋友建立起家人關係,是確實可以實踐的,關鍵在於「緣分」和「建立關係」。
當然不是所有相遇的朋友都能成為家人,歲月會做出篩揀,價值觀近似、彼此在乎、相互欣賞,就算長時間一起相處,也不覺得乏味或膩煩,更不會以愛為名,為對方帶來束縛,能夠謹守界線,這些都是重要條件。
這一次受傷,讓我知道無血緣家人可以給予的支持,也知道自己不會孤立無援。當我康復之後,會繼續為夥伴們料理午餐,我記得誰不喜歡洋蔥;誰愛吃番茄;誰是無肉不歡的;誰需要大量的青菜;誰如果沒吃到飯或麵就沒有飽足感……這些重要的細節是我始終放在心上的。
家人是什麼?有了「關心」才能建立「關係」,他們就是我的家人。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2020年10月號,原文標題為《新家人主義》)
※50後你有哪些夢想?一起來完成50件想做的事!
歡迎加入50x50夢想計畫→https://pse.is/SW4KL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