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新竹市停車場再升級! 多元智慧化支付方案提升繳費便利性

上報

更新於 2022年12月01日03:29 • 發布於 2022年12月01日03:29 • 呂中英
新竹市停車場再生計畫,增設智慧化系統、提供更多友善車位。(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市停車場再生計畫,增設智慧化系統、提供更多友善車位。(新竹市政府提供)

在新竹市,停車場空間比過去改善許多!在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前副市長沈慧虹105年啟動「停車場再生計畫」下,投入超過1億元改善多處老舊停車場的軟、硬體設施,努力帶給民眾舒適、安全的停車環境。迄今已完成 27 座停車場再生計畫,並提供多元智慧化支付方案,讓民眾停車繳費更加智慧有效率。

安裝車輛在席顯示器系統,減少民眾找車位時間及降低空污排放。(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市代理市長陳章賢表示,透過智慧化票證及智慧停車應用服務,發展智慧化、主動化、即時化先進智慧停車管理系統,致力改善每座停車場,持續打造城市智慧交通,並積極建置各項智慧化的停車管理設備,提供民眾綠能、安全、智慧化之停車場所,並以「友善、人本」的服務模式,完成每項建設。

市府自105年11月起至107年10月底陸續完成東大、府後等9座停車場的改 造,停車環境煥然一新,108年起再加碼推動11處停車場無人自動化管理,分 別為火車站後站停車場、慈雲路停車場、湳雅街停車場、果菜市場停車場、停一(機車)停車場、停二(機車)停車場、台溪停車場、東園市場停車場、北大路停車場、東區區公所後方停車場、延平停車場。

市府更與民間業者合作,於東區區公所後方停車場啟用全市首創「影像智慧停車柱」,車輛以智慧車牌辨識系統直接進出場,民眾可至收費亭按壓車牌號碼即可繳費,或可利用超商、第三方支付等方式繳納,停車繳費更省時方便。於109年及110年增加武陵路73巷及民權路停車場,並於111年3月完成全市23場停車場無人化智慧停管系統設備建置,繳費機提供多元智慧化支付方案,未來將持續改造停車環境,讓民眾停車繳費更加智慧有效率。

為舒緩日益嚴峻的停車問題,市府爭取中央「前瞻基礎建設-城鄉建設-改善停車問題計畫」,獲交通部公路總局核定補助2.87億元,並積極進行新建停車埸評估與建設,至2023年,在前瞻經費補助及市府自籌經費挹注下,興建7座停車場,包含:新竹漁人碼頭停車場、關埔國小新闢停車場、新竹市立棒球場停車場、新竹市圖書館地下停車場、馬偕地下停車場、及國際展演中心地下停車場等,其中新竹漁人碼頭停車場、新竹市立棒球場地下停車場已完工啟用。

「新竹市立棒球場停車場」引進全國首創智慧調撥停車,依賽事規模調撥停車場內汽車格為機車格,提供「智慧車牌辨識系統」、「車位在席燈號」、「場內剩餘車位導引標誌」、「多功能繳費機」、「行動支付繳款」、「手機智慧尋車」、「電子票證扣款」、「汽機車停放空間調撥」、「入場資訊看板」等9大智慧功能,全面提升民眾觀賽期間停車的方便性。

「馬偕地下停車場」完工後則可解決馬偕醫院附近停車不足及路邊車輛違停問題,保留停車場一樓平面綠地,串聯汀甫圳、新源市場與藝文高地的綠廊,並打造下沉式廣場,提供居民更多休閒場域。馬偕地下停車場與馬偕醫院的地下一樓,設置連通道,讓民眾停車後就可直接由連通道前往馬偕醫院,提升便利性與安全性。

在停車繳費多元支付方面,除路邊停車可利用超商、銀行及電信代扣、第三方支付繳費之外,111年9月起,也開始提供11處立體、地下停車場停車費開放掃碼使用第三方支付(包括街口、linepay、applepay及悠遊付等),也將持續擴及全市各公有停車場。

未來市府將持續進行停車場環境改善工程,藉由智慧停車管理、停車付費與多元整合支付票證等計畫,提升大新竹之交通便利性。在停車管理及付費上,推動路外停車場自動扣款支付,預計在114 年完成80%;在多元整合支付票證部分,在119年完成整合所有金流、票證業者。

(新竹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