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以前街邊店隨便開都賺」 一之軒董座為何挑戰24小時賣麵包?

天下雜誌

更新於 2022年05月31日04:05 • 發布於 2022年03月10日08:30 • 楊孟軒
「以前街邊店隨便開都賺」 一之軒董座為何挑戰24小時賣麵包?
「以前街邊店隨便開都賺」 一之軒董座為何挑戰24小時賣麵包?

捷運南京三民站旁的一之軒門市外,今年開始出現好幾台引人注目的新設備。

擁有白色機械手臂的自動咖啡機,能選購吐司、蛋塔和蛋糕的自動販賣機,以及線上預約取貨、總共32格的自助取物櫃。共通點是無需店員,顧客可以自行操作,宛如小型無人商店。

設備目前僅在門市營業期間開放使用,一之軒董事長廖明堅在一旁和設備廠商人員討論進度,「再3個月,我們要做到24小時營業。」屆時,一之軒會成為全台第一家全天候賣咖啡麵包的烘焙店。

以36層酥皮的丹麥菠蘿、現做麻糬和冰糕聞名的一之軒邁入42年,是台北老牌烘焙店代表,如今擁抱最新的科技,背後是廖明堅對疫情的沉痛領悟。

(王建棟攝)

董座:從前太自傲,街邊店隨便開都賺

新冠疫情剛爆發時,經歷過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廖明堅很樂觀,以為市場很快會回歸太平。但兩年過去,他看著外送平台業績大爆發成長4倍,自家的客流量卻掉了超過1成5。

烘焙同行中,電商起家的亞尼克透過線上銷售,生乳捲在去年5到8月最嚴峻的疫情期間照樣大賣,業績逆勢成長兩成,亞尼克董事長吳宗恩更大方發出6個月年終獎金。

一之軒雖然在2020年中趕緊籌備電商、建立會員制,但緩不濟急,「我沒有危機意識。以前太自傲,街邊店隨便開都賺,沒有經營線上銷售,」廖明堅語帶自責。

撇除電商,廖明堅創立的一之軒,在烘焙業其實是前衛的代名詞。

歌林家電業務出身的廖明堅,29歲那年頂下師大路店面,最初做統一麵包的經銷商,後來他觀察到顧客注重新鮮,於是改裝店面販售現烤出爐的麵包,也是台北市第一家把製作過程透過玻璃窗呈現給顧客、主打開放廚房的烘焙店。

2016年,工業4.0話題正夯,他買了Pepper迎賓機器人放在門市和顧客互動;2019年他從日本烘焙店得到靈感,投資超過500萬導入影像辨識結帳系統,節省1倍以上結帳時間。

廖明堅懂得透過科技優化服務流程,達到吸睛效果,卻沒辦法跟上消費行為因疫情帶來的急速變化。

「我們的產品沒問題,但消費模式完全變了,」過去一之軒只要顧好門市,等顧客走進大門消費,如今顧客躺在家中滑滑手機,各式餐點食品就會送上門。

一之軒並未因此加入Foodpanda等外送行列,「不合算,利潤會被吃掉」廖明堅掐指一算。

「一之軒必須主動走出去,接觸更大群的C(customer,顧客),」廖明堅語氣堅定地說。

攻社區團購、通路DM,尋找新客群

廖明堅分析,疫情讓街道人流減少、衝動性購物下降,但目的性購物依然存在。因此他把目光轉到全台26間門市周圍的社區管委會,鎖定社區居民團購商品的需求。

正好一之軒負責教育訓練的主管當過社區主委,很熟悉社區管委會運作模式,不僅開課教門市店長如何打進社區,去年中秋節前,他還帶著每位店長到商圈去拜訪,親自示範如何跟主委談中秋禮盒的生意。

另一條新渠道是攻入超商的DM目錄,一之軒的品牌知名度也發揮效果,中秋禮盒和母親節蛋糕訂單,去年就在疫情下拉出長紅,表現較前年成長五成。

(王建棟攝)

與管委會和通路合作的新模式,雖然要給出不小的折扣優惠,但對營收不無小補。一之軒在2020和2021年的營收,都較2019年下滑15%,仍能維持損益兩平。對於實體門市為主的一之軒而言,相當不容易。疫情期間,糕餅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周子良曾估計,麵包店的生意平均會掉三到四成。

「業績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讓員工走出安逸空間,並讓顧客知道,我一之軒還在這,」廖明堅說。

打破烘焙店的時間與空間限制

已經71歲的廖明堅,名片上印的頭銜是「總學習長」,時時警惕學習的重要。

疫情這一課讓他學到的是:顧客已經習慣零接觸,加上服務業面臨少子化和缺工,未來烘焙業一定得自動化。

去年,廖明堅找廠商合作一系列的自動化設備,包含32格自助取貨櫃,顧客只要透過電話和Line訂購,門市人員就能事先備好商品。顧客自行操作付帳,對應的櫃位就會自動開門,不用進到門市就能取走商品。

機器人咖啡機則能減少門市人員的服務流程,由顧客親自操作又有新鮮感。而自動販賣機目前能夠販售約20種常溫和冷凍商品。廖明堅坦言,無人設備仍在試營運,怕顧客遇到問題找不到店員協助,尚未開放24小時運作。

(王建棟攝)

但廖明堅深信,自動販賣機模式如果實驗成功,下一步他就能打破空間限制,把一之軒的麵包、蛋糕和甜點推入捷運車站及大型企業中,鎖定如土城鴻海上千人規模的辦公室設置販賣機。

近幾年包含悟饕、黑沃咖啡等餐飲業也都設置自動販賣機,政治大學企管系特聘教授黃國峯則觀察,台灣街邊店和小吃攤很多,販賣機一定要設在不便的地方才有效果。大型廠辦確實是一個好的切入點,但販賣機有容量限制,消費時間也過於集中在用餐或上下班尖峰時間,對後勤補貨是要克服的問題。

友善地球發展素食,卻有意外收穫

創新之外,廖明堅也有傳統的一面。

走進一之軒位在新店的辦公室,早上9點廖明堅帶領員工做早操、分享他看到的新知和觀點。牆上貼著大大的企業核心價值:快樂、利他、分享,在他的辦公室門外則提醒員工:請示總經理前,先想好3個答案。

和許多傳產相同,一之軒員工年齡偏大,資歷15年以上有100多名。「我很重感情,從不開除員工,連優退這種話我都說不出口。一之軒是靠這群員工撐起來,我不照顧他們,誰照顧他們?」

即便步伐緩慢,廖明堅也已經做好組織轉型架構,他要將電商部門、門市及工廠,切割成3個利潤中心,未來可以成立分公司,各自營運承擔盈虧。

廖明堅感性地說,賺錢已經不是他第一要務,「我現在只想照顧好500多位員工,做一些對世界友善的事。」就像他兩年前大力發展素食麵包,連雞蛋和牛奶都不用,喚起顧客對畜牧業造成地球暖化的重視。

雖然全素產品不好賣,目前僅佔整體10%,但廖明堅笑著說,只要心存善念,好事就會跟著發生,例如疫情最嚴峻的時候,一名房東願意每個月少收10萬房租,「因為他信佛吃素,素食麵包正好符合他的需求。」

一之軒每年約能賣出1萬個母親節蛋糕,今年才剛進入3月就已收到超過8000個訂單,大部份都來自素食蛋糕。廖明堅的女兒廖珮綺也決定創業,在東區開一間全素、友愛地球的主題咖啡廳。

兩年疫情的風浪,廖明堅看得很開,笑說創業以來賺了30、40年,總不可能永遠都一帆風順。話峰一轉,廖明堅展露老牌烘焙店的韌性這麼說,「最壞的時段已經過去,新的商業模式也要上軌道,生意會慢慢回來,今年要挑戰8億營收。」

【延伸閱讀】

老闆為何用她名字開餐廳?外場服務生做到副董,鐘雅玲4大款待祕訣

沙鍋魚頭憑什麼代表台灣小吃進軍Netflix?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743期《Web3 泡沫中的真實商機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7

  • 敏裕
    沒有請員工的店,是促進誰的經濟,為什麼要去消費。
    2022年03月25日04:46
  • Timmm-🐱🐱
    很難吃
    2022年04月11日12:20
  • Rona Lin
    一之軒的麵包真的太難吃了
    2022年05月24日09:34
  • ☆ тайваньский ☆
    了無新意。 像白癡一樣。 整個都在學便利商店模式。
    2022年05月18日02:22
  • Bruce Hu
    能全面執政的政黨不分顏色 只要沒有選舉期間 選完都當人民是個屁 這些政客咖小的鳥態樣 只花時間去弄美照,拍梗圖 不然就常常去巴黏著所謂的網紅 造成都賺飽飽的 還自以為是無敵鐵金剛 啥小都能嘴炮 政客弄得像演藝圈 演藝圈管到政治圈來 部份網紅兩邊的啥小事情都能管 出事就78毛的唉唉叫 這些咖小都需要年輕人支持 啃,把年輕人看得那麼簡單嗎? 做人還是要有點溫度 囂張不會有落迫來得久啦! 不是很會說話就能吃遍天下的 一個疫情發展已經接近快三年了 紓困及疫苗還有隔離方案弄來弄去 就是不要看看人家歐美日做法 非得要搞來搞去理會都不理會大眾需要 所以呀!要完票選上了,咱們算個屁 底層民眾誰內心真誠關心 都在某取個人名聲及權利益而已 假鬼假怪裝模作樣的真小人一堆 只是沒選舉這些都是跩什麼樣的 跟全面執政政黨有關聯的側翼群 就只能用選舉機會給教訓的話 讓這些政客咖小們好好自我反省 執政黨防疫第一線長官 吃吃喝喝、唱歌喝酒很活躍 手下部屬應付小三婚外情很行 還會有人沒時間洗衣服也用來說嘴 以及健康自由還能開記者會 主持電台的扁不用關嗎
    2022年05月10日04:48
顯示全部